7月14日,兩輪電動車的龍頭,愛瑪科技(603529.SH)開盤高開高走,再次喜獲漲停,報收59.60元/股,市值342.5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愛瑪科技7月14日主力資金淨流入7059.02萬元,主力淨量(dde大單淨額/流通股)為0.81%,兩市排名96/4726。
自3月21日漲停以來,愛瑪科技就進入上升趨勢,股價連續攀升,不到4個月漲幅高達132.7%,目前已經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
半年報預期業績大增
股價大漲的原因來自與一則利好消息。
7月13日,愛瑪科技發佈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0%。
半年報的預喜,倒不算很意外,主要是今年一季度,愛瑪科技的營收、淨利潤已經開始錄得大幅增長,增幅分别為46.65%、108.93%。
公開資料顯示,愛瑪科技成立於1999年,並於2004年步入電動兩輪車行業,是中國最早的電動兩輪車製造商之一。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託車、電動摩託車等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由於電動兩輪車「經濟性、便捷性」特徵明顯,能夠同時解決城市「四輪車使用成本高」及鄉鎮地帶「公共交通不發達」痛點,所以曾經風靡祖國大江南北,橫穿於各縣城,被親切的稱為「小電驢」。
按理說這早就是一個成熟的競爭充分的市場,艾瑞咨詢發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兩輪電動車市場增量空間幾近見頂。年銷量為4100萬輛,相較於2020年下跌13.9%。這是2018年以來的首次銷量負增長,且跌幅創2013年以來的新低。
在一個貌似觸及天花板的行業,愛瑪科技為何業績還能大幅增長?原因或與電動車的新國標有關。
2019年4月15日,新《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針對舊版電動自行車易篡改指標、提升車速等問題進行了強制性要求,也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指標,過渡期不超過5年。
在此之後,電動兩輪車2019、2020年國内電動兩輪車銷量達到3700、4760萬輛,同比增長30%、29%。2021年旺季不旺,7月受到台風、暴雨等天氣影響,行業銷量僅微增。而今年為新國標替換第四年,部分省份預計將嚴格執行,電動兩輪車銷量有望超預期。
曾經對不符合政策的兩輪電動車實行了3-5年的過渡期管理,現如今,部分城市過渡期臨時牌照已經失效,兩輪電動車市場受政策影響,未來2-3年必將迎來換購高峰。機構預估,在此期間大約有1億多輛超標電動自行車需要換購,兩輪電動車市場在未來三年將成為風口,行業迎來「二次爆發」。
除了政策驅動的「存量替換」需求外,還有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疫情後復產復工,乘坐公共交通需要24-72小時核酸證明等要求,一些市民開始考慮更便捷的出行方案,電動車和自行車便成為首選,同時,高油價的影響,以及海外市場的熱銷,也使電動兩輪車的景氣度持續超預期。
行業競爭趨於激烈,盈利能力不容樂觀
但是行業的競爭還是不容樂觀。
曾經的愛瑪是時尚的前沿,公司2009年一擲千金,花費3000萬請周傑倫代言,要知道,當時天後「王菲」洗發水廣告代言費只有2000萬元。
不過隨著市場的變化,消費者口味也在不斷變化、雅迪、小米、新日、綠源,小牛,九號等電動車品牌層出不窮,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的目光,而愛瑪電動車或許看起來太老了,步履沉重。
目前來看,愛瑪科技或許存在著單價低和毛利率低的雙重挑戰。
數據顯示,愛瑪科技的電動自行車和電動兩輪摩託車均價分别為1427元、2031元,而小牛電動2021年的單車均價已達2959元。《2022年中國兩輪電動車行業白皮書》顯示,在兩輪電動車5000-6000元價格帶,愛瑪科技勉強進入前五,而6000-7000元價格帶TOP5中,愛瑪科技已無蹤影。
盈利方面,2021年公司毛利率僅有11.7%,相比之下,同行業的雅迪控股2021年毛利率為15.2%,小牛電動的毛利率則高達21.9%。儘管愛瑪科技提出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來提升品牌溢價,鼓勵經銷商加大對中高端產品的銷售力度,降低低端產品在公司銷量中的佔比,但仍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老對手雅迪控股還不斷挑起「價格戰」,愛瑪科技的市佔率被進一步侵蝕。
據艾瑞咨詢數據,2017-2019年,愛瑪科技的市場佔比雖然位列第一,但與雅迪的競爭十分膠著。2020年後,雅迪實現反超,並逐漸拉開差距。2021年,雅迪市場佔比達33.7%,銷量1380萬餘輛;愛瑪的市佔率19.5%,銷量867萬輛,落後近一個身位。
在拱手讓出老大位置後,「造車新勢力」又不斷崛起,小牛電動、九號公司等新玩家入局,行業競爭趨於白熱化。
產能方面,愛瑪科技正在急速狂奔。
2021年6月,愛瑪科技登陸A股,募集資金18.1億元,主要用於天津愛瑪電動車自行車整車及配件加工製造項目、江蘇愛瑪塑件噴塗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公司終端店面營銷網絡升級項目等。2021年9月,公司又公告,擬在浙江台州建設智能電動車及高速電摩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億元。
今年7月11日,愛瑪科技發佈2022年度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公司擬募集不超過人民幣20億元,繼續加碼擴大產能。
業内人士看來,產能擴張,或許是愛瑪科技不得不採取的選擇,面對競爭對手們的強勢來襲,以價換量保住市場地位,防止赢家通吃的局面出現,或許才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
結語——
「愛瑪,愛就馬上行動」——愛瑪電動車的這句口號和此前的代言人周傑倫一樣,深深根植於很多80、90後心中。
不過在資本市場,愛瑪科技還是新人,公司能否利用資本市場的優勢,在強敵環伺的紅海中,保住自己頭部企業的地位,值得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股價大漲的同時,股東們也在減持套現。
6月16日,愛瑪科技公告稱,中信投資、金石智娛、三峽金石及金石灏沣擬合計減持公司不超過3.00%的股份,同時公司董事彭偉、劉建欣擬分别減持公司不超過0.1918%的股份。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