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原創

日期:2022年1月25日 下午8:04作者:慧澤李編輯:Sukie

最近新能源板塊業績預增的公告絡繹不絕,成為節前A股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尤其是在鋰電上遊端,紛紛秀肌肉,贛鋒鋰業、石大勝華、容百科技、多氟多等預告2021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300%,天賜材料、華友钴業、天華超淨、上機數控等預告2021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0%,恩捷股份、當升科技、璞泰來、運達股份、通威股份、奧特維等多家公司預告2021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

1月24日開盤後,沉寂許久的鋰電賽道卷土重來,迎來大爆發。截至收盤,鋰礦指數大漲超6%,鹽湖提鋰板塊大漲逾5%,鈉離子電池、鋰電池、儲能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鋰電池股掀起漲停潮。贛鋒鋰業當日以134.87 元/股漲停,總市值為 1938.73 億元。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01業績暴漲,享儘紅利

贛鋒鋰業的經營業績在2021年前三季度就表現出眾,前三季度營收70.54億元,同比增長81.19%,歸母淨利潤24.73億元,同比增長648.24%。

2022年1月24日盤後,贛鋒鋰業發佈全年度的業績公告,預計2021年全年淨利潤可達48億元至55億元,中位數為51.5億元,同比增長368%–437%;扣非後淨利潤可達29億元至36億元,增速更是高達621%–795%,基本每股收益為3.43元/股至3.93元/股,上年同期為0.79元/股。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對此,贛鋒鋰業在公告中總結原因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及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下遊客戶對鋰鹽的需求強勁增長,公司鋰鹽產品產銷量增加且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公司鋰電池板塊新建項目陸續投產、產能逐步釋放,故公司經營性淨利潤同比增長。

的確如此,「量價齊升」是贛鋒鋰業2021預告業績暴漲的主要動力。

受益於下遊新能源汽車的旺盛需求,鋰鹽價格在2021年一直持續上漲,到了2022年初,這種勢頭依然沒有減弱的動向。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2022年1月17日-1月21日,SMM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為34.5-35.3萬元/噸,均價較上周上漲2.3萬元/噸;SMM工業級碳酸鋰價格為32.7-33.5萬元/噸,均價較上周上漲2.3萬元/噸,同比漲幅均超400%。

要知道,在2021年1月的時候,電池級碳酸鋰綜合價格處於6.8-7.6萬元/噸,工業級碳酸鋰綜合價格處於6.5-7.1萬元/噸,一年的光景,價格整整翻了五六倍。

2021年,贛鋒鋰業鋰產品產銷量分别為 5.43 萬噸、6.3 萬噸。

產能方面,贛鋒鋰業2021年12月3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2021年有8.1萬噸的氫氧化鋰、4.05萬噸碳酸鋰,及1600噸金屬鋰產能。氫氧化鋰是贛鋒鋰業的一大亮點,產能佔比居全球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贛鋒鋰業的這份超預期業績預告,幾乎整個鋰礦、鋰鹽行業的情況抛出水面,或讓市場重新對其所處的整個賽道進行擡高式的估值。

1月24日收盤後,國務院正式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其中明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政策層面的出台,無疑對鋰電板塊未來行業利好的確定性增加了籌碼。

鋰礦板塊的另一巨頭——天齊鋰業,還尚未披露業績預告,但其原料自給率更高、成本更低,且主要產品為價格更高的碳酸鋰,2021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增速或許會更亮眼。

儘管鋰鹽價格持續飙升,市場需求旺盛、供給緊張,為鋰礦企業帶來了豐厚利潤,但鋰礦板塊近期經歷了大幅回調。

數據顯示,Wind鋰礦指數自2021年9月10370點跌至2022年1月24日的7288.46點,板塊跌超30%,被譽為「鋰礦雙雄」的贛鋒鋰業、天齊鋰業跌幅居前。其中,贛鋒鋰業股價自2021年9月高點224.4元/股以來,已下跌約40%。

02加速一體化,鋰電池成新看點

過去我們一直以為贛鋒鋰業就是個「投資鋰礦、賣鋰鹽」的土豪,現如今,不能這麽認為了,因為贛鋒鋰業2021年以來一直在往下遊試探,已經滲透到鋰電池、電池回收的板塊,這不禁讓寧德時代打了個哆嗦。

其實,寧德時代同樣在一體化戰略上耕耘,只不過是自下而上,不斷地投資正負極、電解液、隔膜材料,不斷地的投資鋰礦等。

概括的講,贛鋒鋰業業務涵蓋上遊鋰提取、中遊鋰化合物及金屬鋰加工、下遊鋰電池生產及電池回收等產業生態鏈的各個環節,擁有五大類逾 40 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鋰化合物生產商及全球最大金屬鋰生產商。

贛鋒鋰業的老本行「鋰礦鋰鹽」業務有多牛,大部分投資者都是知道的。

在鋰礦上,公司以澳大利亞 Mount Marion、Pilbara Pilgangoora、愛爾蘭 Avalonia、 中國寧都河源礦山作為資源儲備。

其中 Mount Marion 為目前鋰原材料的主要來源,該礦目前具備總資源量242萬噸 LCE,氧化鋰平均品位1.37%,現有鋰精礦產能45萬噸,是全球第二大已投產的鋰輝石礦山。

Pilbara Pilgangoora 钽鋰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鋰輝石礦山之一,鋰資源約合693萬噸 LCE,預計到2022年中期鋰精礦產能將增加至18-20 萬噸。

公司持股100%的寧都河源礦山鋰資源量為約合10萬噸LCE,平均氧化鋰含量1.03%。

在鹵水礦上,公司以 Cauchari-Olaroz、Mariana、青海海西良鋰鹽湖作為資源儲備。

公司持股 46.67%的Cauchari-Olaroz 鹽湖,含鋰鹵水資源量為約合2458 萬噸 LC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鹽湖提鋰項目之一,支持年產量超過 4 萬噸電池級碳酸鋰並持續 40 年, 2022 年上半年試車生產。

公司持股 88.76%的Mariana 鹽湖推斷鋰資源量為約合 519.6 萬噸 LCE。

在鋰粘土上,公司通過 Sonora 項目佈局鋰粘土提鋰,該項目總鋰資源量為約合 882 萬噸 LCE。

但是,對贛鋒鋰業來說,未來更多的期待則在於鋰電池,尤其是動力電池。理由是,動力電池的回報率要更高一些。

回顧2021年上半年中報,公司鋰係列產品、鋰電池業務營業收入分别為 29.61億元、7.64億元,同比增長 66.07%、84.27%,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别為72.85%、18.80%。

由此看出,鋰電池業務的總佔比雖然不高,但是其增速卻很高,且高於傳統業務,這是不是說明公司在有意的將一些上遊的鋰鹽等原材料内部消化掉以轉移到鋰電池的生產線呢?

通俗點來說,鋰電池這樣終端產品或許更具有誘惑力。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贛鋒鋰業就開始了鋰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活動。

公司的鋰電池業務已佈局消費類電池、聚合物小電芯、固態鋰電池、鋰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五大類二十餘種產品,設立6家鋰電池研發及生產基地,產品廣泛應用於動力大巴、機場設備、電動船舶、光伏儲能、智能家居、5G 通訊、藍牙耳機、醫療器械等領域。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在動力電池這一賽道,贛鋒鋰業的子公司贛鋒鋰電扮演重要角色,截至2020年底,贛鋒鋰電磷酸鐵鋰電池產能已達到1GWh。

2021年6月,奇瑞新能源申報的一款A00級新車Costinec1,其配套電池來自贛鋒鋰電的磷酸鐵鋰電池,這是贛鋒鋰電動力電芯的首次外供。

2021年7月,贛鋒鋰業宣佈以自有資金對控股子公司贛鋒鋰電增資20億元。同時,贛鋒鋰電也對外引入了20家投資方,引資金額合計9.7125億元,其中小米有參與且為領投方。

2021年8月,贛鋒鋰業發佈公告稱,同意贛鋒鋰電以自有資金投資84億元,建設年產15GWh新型鋰電池項目。

2020年贛鋒鋰電的營收為12.95億元,淨利潤3272.16萬元。2021年一季度,贛鋒鋰電的營收3.27億元,淨利潤1655.17萬元,已經達到去年全年淨利潤的一半。

2022年1月22日,江西贛鋒鋰電二期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項目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56億元,佔地290畝,建築面積33萬㎡,設計年產能達10GWh,包括磷酸鐵鋰方形硬殼電芯、軟包電芯及固態電池等產線,這也是贛鋒鋰電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產能提升。

2021年7-8月,贛鋒鋰電先後與東風汽車、巴特瑞、晶科能源等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合作範圍涵蓋汽車動力電池、固態電池開發、光伏儲能應用及廢舊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等多個領域。

業績方面,2020年,贛鋒鋰電營收為12.95億元,淨利潤3272.16萬元。2021年上半年,贛鋒鋰電營收7.85億元,淨利潤2699.8萬元。截至上半年,公司總資產35.68億元。

產品方面,贛鋒鋰電第一代混合固液電解質電池產品已通過多項第三方安全測試和多家客戶送樣測試,能量密度達235~280Wh/kg。第二代固態鋰電池基於高鎳三元正極、含金屬鋰負極材料,目前該產品能量密度超過350Wh/kg,循環壽命接近400次。目前第一代、第二代固態電池為固液混合電池技術,即半固態電池產品。

近日又有新進展,由東風汽車與贛鋒鋰業合作開發的首批50輛東風-贛鋒高比能固態電池車在江西省新餘市完成交付。

鋰電回收利用方面,公司子公司循環科技退役鋰電池拆解及金屬綜合回收項目已形成34,000噸的回收處理能力,未來將擴大三元前驅體項目的產能,進一步豐富了鋰原料的多元化供應渠道,實現鋰、鎳、钴、錳等金屬的資源綜合循環利用。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一個比較大的看點是,贛鋒鋰業未來會不會將贛鋒鋰電分拆上市呢?正如五礦集團分拆長遠鋰科、長城汽車計劃分拆蜂巢能源上市那樣。

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會不會讓寧德時代打一哆嗦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5日
【解讀】大全能源業績預增超四倍,擬募資百億加碼矽料
1月25日
【行業一線】繼九安醫療、熱景生物後,醫療器械還有誰能「打」?
1月25日
【窺業績】一年巨虧超百億,溫氏股份該何去何從?
1月25日
乘風而起的預製菜|百舸爭流千帆競,五類玩家各顯神通
1月25日
【觀察】營收、淨利雙雙再創新高!康龍化成(300759.SZ)的增長故事能否延續?
1月25日
【焦點】旅遊板塊持續走強,曲江文旅(600706.SH)摘得5天4板!
1月24日
【焦點】淨利預增超21倍!士蘭微(600460.SH)年報為何如此「靓麗」?
1月24日
【市場觀潮】機構忙調研,股價卻下跌:海爾生物何時騰飛?
1月24日
【解讀】業績預增,德賽西威能否成為智能汽車領域的先行者?
1月24日
【觀察】光伏玻璃生產線成功點火,金晶科技能否搶佔光伏發展機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