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龍化成(300759.SZ)公佈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期内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預計雙雙錄得增長,再度延續了近些年的增勢。
或是受此消息的影響,該公司的股價(以下均指前復權)於1月24日上漲5.25%,報收130.8元/股,最新總市值為1038.78億元。
營收、淨利再創新高
康龍化成於2004年成立,並在2019年1月以及11月先後登陸A股、H股市場。公司提供從藥物發現到藥物開發的全流程一體化藥物研究、開發及生產服務。主業是CRO業務,業務模式主要是接受客戶委託,按照行業法規及客戶要求提供從藥物研發到上市過程中的全流程或部分流程服務。
按照主營業務類型可以劃分為實驗室服務、CMC(小分子CDMO)服務、臨床研究服務、大分子和細胞與基因治療服務、其他業務。
從2021年上半年的營收、利潤構成來看,實驗室服務是康龍化成最核心的業務,期内貢獻了61.7%的收入和71.33%的利潤;其次則是CMC(小分子CDMO)服務,期内貢獻了23.2%的收入和23.42%的利潤。
1月21日公佈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康龍化成預計實現營收73.41億元至74.95億元,同比增長43%至46%;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5.83億元至17億元,同比增長35%至45%;預計實現扣非淨利潤12.81億元至13.61億元,同比增長60%至70%。
對比以前的業績數據不難發現,雖然康龍化成2021年的歸母淨利潤增速有所下降,但是其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卻還是雙雙創下了新高,是公司截至目前的最佳業績表現。
據康龍化成自己解釋,期内盈利能力表現不錯的主要包括主營業務、非經常性損益兩方面的影響。
主營業務方面:其一,公司經營計劃有序開展,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長,成熟服務線規模效益、運營效率逐漸提升,盈利能力提高;其二,公司持續推進新業務的佈局和發展,新業務在投入階段毛利率相對較低;其三,公司收入主要以美元計價,2021年度美元兌換人民幣平均匯率相比上年度大幅下降約6.5%,對公司營業收入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有一定負面影響。
非經常性損益方面,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約為人民幣3億元至3.5億元,較上年度下降約2170.21萬元至7170.21萬元。
CRO高景氣度能否延續?
實際上,包括康龍化成在内,目前已經有9家CRO板塊A股上市公司預告了2021年的業績,無一例外業績全部是上揚的,大部分的預告淨利潤增速都超過了50%。
不過,雖然CRO概念股2021年的業績表現都還不錯,但是這些公司前段時間的股價表現或許不那麽令人滿意。
數據顯示,自2021年8月至今,整個A股CRO板塊的概念股全部是下跌的,義翹神州、皓元醫藥、諾泰生物累跌超30%,泰格醫藥、藥明康德、昭衍新藥等多股累跌超20%。
具體到康龍化成,該公司的股價在2021年8月5日達到巅峰244.6元/股,隨後開始回調,至今已累跌超4成。
之所以會出現整個板塊概念股業績持續增長,股價卻集體下跌的情況,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CRO行業素有黃金賽道之稱,獲得了各路資金的青睐,因此這個板塊多出超級長牛股。例如,康龍化成即便股價跌了不少,但自2019年1月28日上市至今,累計漲幅其實仍然超過了14倍。
不過,經過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的快速瘋漲之後,CRO板塊本身就有回調的需求。
其二,在股價下跌期間,CRO行業迎來了不少真真假假的利空消息。
例如,2021年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發佈了《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的徵求意見稿。這份文件的出台被認為不利於CRO行業,尤其是那些業務偏重於國内市場的CRO企業。
又如,在2021年12月中旬,有消息稱,美國商務部可能會將一些國内的CRO廠商納入實體名單,引發一波大跌。不過這則消息後來被證實是僞利空。
總的來看,CRO概念股最近大半年持續下跌既有持續上漲後自身需要回調的因素,又有外部利空消息的擾動。
展望未來,CRO行業的前景還值得期待嗎?
眾所周知,CRO是依附於藥物研發、生產的外包服務行業,存在的目的是幫助縮短新藥研發週期,提升效率同時節省成本等。
而在新藥研發愈加復雜、困難,新藥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CRO行業發展很迅速。從全球範圍來看,醫藥外包所依賴的新藥研發市場有望繼續增長,而中國CRO市場規模的增速要遠超歐美,是當下行業發展的熱點區域,也是行業主要增量之所在。
據Frost&Sullivan統計,2019年全球CRO行業市場規模為626億美元,預計2024年可達960億美元,有望成長為全球千億美元規模的市場。
Frost&Sullivan數據還顯示,中國CRO行業規模將在2024年達到222億美元,預計2019年至2024年的年復合增速為26.5%,其中藥物發現領域為26.0%、臨床前領域為18.2%、臨床領域為30%。
不過,相較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而言,國内CRO行業集中度較低,綜合型企業少,雖然前景向好,但仍有待進一步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康龍化成等上市企業作為行業領先者其實具有資金、名氣等方面的優勢,有希望憑借優勢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這也有助於公司業績延續增長。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前景光明,業績延續增長並不意味著康龍化成的股價就一定能止住跌勢,大幅回暖。
除了可能需要繼續回調消化股價暴漲帶來的估值飛升之外,該公司也即將迎來解禁潮。
據悉,康龍化成將在1月28日迎來上市三年的首發限售股解禁,新增流通數量3.73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的46.97%,是解禁前流通盤的1.31倍。
此次解禁涉及股東11位,包括深圳市信中康成投資合夥企業、Pharmaron Holdings Limited、深圳市信中龍成投資合夥企業、實控人樓小強等。
這些股東持股這些年賺了不少,後續如果選擇減持套現可能會對康龍化成的股價帶來衝擊。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