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窺業績】一年巨虧超百億,溫氏股份該何去何從?
原創

日期:2022年1月25日 下午3:48作者:虹小豆編輯:Sukie

受「豬周期」掣肘,2021年養豬業相當難受!

繼牧原股份、立華股份發佈慘淡的2021年全年業績預告之後,又一養殖大戶驚現138億虧損。

1月21日,千億養殖巨頭溫氏股份發佈2021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130億元至138億元,上年同期公司還盈利約74億元。

【窺業績】一年巨虧超百億,溫氏股份該何去何從?

對於業績變臉,溫氏股份表示,報告期内,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同時因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公司外購部分豬苗育肥、持續推進種豬優化等因素推高養豬成本,公司肉豬養殖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深度虧損。

業績巨虧

2021年7月30日,「豬肉股概念龍頭」溫氏股份股價一度跌至12.14元/股,創下歷史新低,距巅峰時腰斬近6成。 究其原因?這與豬肉價格持續下行有關。2021年,豬價「牛市」猶如2015年「牛市」那般轉瞬即逝。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豬價重返「10元時代」,甚至有些地方還跌破自繁自養成本線。

溫氏股份也同樣在劫難逃。2021年公司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1,321.74萬頭,毛豬銷售均價為17.39元/公斤,同比下降48.18%。

在豬周期影響下,控制成本成了重要的突破口。但據溫氏股份半年報數據統計,飼料原料連續上漲推高養殖成本,直接導致肉豬類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50.02%至-11.63%,公司肉豬類產品利潤同比大幅下降。

與此同時,2021年年初正值豬價高峰期,公司卻不惜重金高價去買小豬仔,外購部分豬苗育肥進一步推高養豬成本,肉豬業務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

據行業數據顯示,溫氏股份四季度完全成本約17.6元/公斤,相較於「豬茅」牧原股份存在較大差距,牧原一季度養殖成本尚不過16元/公斤,該公司2021年全年成本控制目標為14元/公斤以下。

除此外,公司大幅計提的資產減值等因素也進一步加劇了公司年度虧損。

公告顯示,報告期内,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和要求,攤銷股權激勵費用約5億元,對目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初步計提了減值準備約25億元,同時公司為應對行業低迷期而增加融資,財務費用同比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溫氏股份業績失溫,淨利預損超百億已是不爭的事實,且其預虧金額已完全超過百濟神州,成為A股2021年度最新的預虧王。

何以為繼?

從業務構成看,2020年公司肉豬類產品收入佔比達6成之多,是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其次,肉雞類、其他養殖類產品收入佔比依次達32%、3%。

至2021年上半年,豬周期影響下,公司肉豬類產品營收大幅下滑,佔比總營收的47.63%。不過,作為肉豬替代品的肉雞卻迎來「上升期」,同期收入佔比達到了44.59%,可謂與肉豬類業務旗鼓相當。

【窺業績】一年巨虧超百億,溫氏股份該何去何從?

半年報顯示,公司養禽業務經營活動有序推動,養雞業務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日益明顯,轉型升級持續深入推進,轉型成效逐步顯現。

2021年全年度,溫氏股份累計銷售肉雞11.01億只(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長4.76%,其刷新了2020年度以來的新紀錄,成為了目前唯一一家肉雞銷量連續兩年突破10億只的企業。

此外,公司強調,報告期内養禽市場總體行情有所好轉,公司養禽業生產成績連續多月維持公司歷史較高水平,雖因飼料原料價格連續上漲而拉高養殖成本,但公司養禽業務整體有盈利。

如果說肉豬業務是造成公司虧損缺口,那麽短期内發展肉雞業務或將是彌補虧損最快的途徑。

其實,溫氏股份早期是從養雞起家的,面向黃羽雞市場。2019年6月宣佈收購京海禽業後,開始進軍白羽雞行業,目前已打通上下遊產業鏈。

據國際產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小白雞上市量約1億只。由此可見,在家禽板塊,溫氏股份正以國雞為主業,不斷開拓新市場。

實際上,在生豬養殖行業普遍虧損的境況下,像溫氏股份這樣逆勢轉型發展的企業並不少。此前,牧原股份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養殖建設及屠宰項目,不久後又牽手「屠宰一哥」雙匯發展,其產業鏈觸角已達下遊屠宰業務。

後語

豬周期周而復始,何時才是到底豬周期的拐點誰也沒法定論。

東莞證券指出,展望2022年,若能繁母豬產能持續去化,結合生豬滞後能繁母豬產能10個月,行業有望在三季度左右迎來拐點。考慮到2021年四季度消費旺季使豬價出現一定的反彈,或一定程度上影響豬周期時長。若後續豬價下降,生豬養殖公司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或加速豬周期見底進程。

天風證券估算,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高點對應的生豬出欄量高點,預計2022年年中左右達到本輪周期豬價低點。

但不管怎樣,對豬企而言活下去就能成為最大赢家。所以,我們會看到部分豬企非但沒有因虧損而止步,反倒是在繼續擴張,轉型尋求新發展。

二級市場上,溫氏股份近半年來止跌反彈,由每股12.14元最高漲至每股21.65元,區間漲幅高達78%。不過,近期股價有所回落,截至1月24日收盤,每股報收19.28元,總市值1225億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5日
【觀察】營收、淨利雙雙再創新高!康龍化成(300759.SZ)的增長故事能否延續?
1月25日
【焦點】旅遊板塊持續走強,曲江文旅(600706.SH)摘得5天4板!
1月24日
【焦點】淨利預增超21倍!士蘭微(600460.SH)年報為何如此「靓麗」?
1月24日
【市場觀潮】機構忙調研,股價卻下跌:海爾生物何時騰飛?
1月24日
【解讀】業績預增,德賽西威能否成為智能汽車領域的先行者?
1月24日
【觀察】光伏玻璃生產線成功點火,金晶科技能否搶佔光伏發展機遇?
1月24日
乘風而起的預製菜|「奇妙之旅」拉開序幕?機遇與挑戰並存
1月24日
【焦點】再獲10億元訂單!搭乘海上風電「東風」 ,東方電纜發力可期?
1月24日
【窺業績】2021年淨利暴增4倍至260億元!京東方A「好故事」在後頭?
1月21日
【預見】進軍預製菜,唐人神開辟新的增長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