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國内生長激素龍頭長春高新(000661.SZ)披露2021年半年度報告。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63億元,同比增長26.71%;歸母淨利潤19.23億元,同比增長46.85%。
業績雙位數增長,但二級市場卻似乎並不買單。在公佈業績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長春高新股價僅微漲0.27%。而在第二個交易日(8月17日),截至收盤,股價大跌4.57%,收報294.87元/股。
長春高新主營業務為生物製藥及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輔以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和服務等業務。醫藥產品覆蓋創新基因工程製藥、新型疫苗、現代中藥等多個醫藥細分領域,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
最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長春高新2021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9.63億元,同比增長26.71%;歸母淨利潤19.23億元,同比增長46.85%;經營性現金流為13.05億元,同比增長60.48%。
通過分析發現,長春高新上半年業績主要來自子公司金賽藥業的貢獻。數據顯示,金賽藥業實現營業收入37.88億元,實現淨利潤18.59億元,為長春高新貢獻約76%的營業收入與約97%的淨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金賽藥業由長春高新持股99.5%,是國内唯一擁有完整的粉針劑、水針劑、長效水針劑全產品線的生長激素廠商。
對於上半年業績增長,公司表示,報告期内,金賽藥業合理制定、及時優化調整銷售政策,通過持續服務和全流程管理來提升患者滿意度、加強患者管理,持續做好新患者開發工作,有力提升了公司經營業績。
同時,第二季度全國範圍内逐步實施新冠疫苗大規模集中接種,各地疾控中心的庫房和接種人員資源較為緊張,子公司百克生物努力克服上述不利因素影響,積極推進水痘疫苗產品銷售工作,努力確保生產經營穩定。
長春高新上半年業績保持雙位數增長,淨利潤增逾40%,成長性十足。然而,公司在今年8月初一度陷入「增高針」風波,引發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憂慮。
8月4日,有媒體報道稱,近年興起的生長激素或被濫用,可能帶給使用者健康風險。消息發佈次日,長春高新股價開盤即封跌停,市值蒸發超過120億元。
對此,長春高新次日緊急召開投資者電話及網絡會議,說明公司生長激素的情況。會上回應稱,公司產品均銷售至合法醫療機構,具有超過60年的使用歷史,經過國内外幾十年臨床應用,充分證明其安全有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長春高新8月6日發佈公告,披露股東及高管增持股份計劃,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内以自有或自籌資金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金額合計為3000萬元至5000萬元。
對此,投融資專家許小恒表示,股東、董監高增持能夠振奮投資者投資信心,是上市公司維穩股價的一種常見舉措。
儘管「增高針」事件陰霾未散,但在半年報業績公佈後,公司獲券商機構認可並集體唱多。
國信證券認為,公司上半年業績略超預期,作為生長激素優質賽道中的龍頭公司,長期成長驅動力並未發生改變。公司通過内生和外延擴充研發管線,在各個疾病領域儲備新產品,生長激素市場空間巨大且消費屬性強,成長動力十足。
中泰證券認為,公司業績符合預期,隨著疫情常態化,生長激素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公司内部研發加外部合作雙輪驅動,佈局多個新藥研發領域,打造長期發展基石,受益於行業高景氣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國金證券認為,公司業績超預期,生長激素增長強勁,公司持續加大生長發育、兒童大健康、腫瘤防治、女性健康等領域的投入,持續鞏固競爭優勢。
作者:鷹眼狙擊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