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政策風向標】一出好戲!東航打頭陣,國企混改再次吹響集結號
原創

日期:2020年10月14日 下午7:54作者:李瑩編輯:彭尚京

國企混改一浪高過一浪。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經下發,近日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與此同時,在10月12日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務院國資委高層介紹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有關情況。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一環,國企混改成為市場關注熱點。借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落地,國企混改聲浪和力度熱度達到一個新高點。

第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經下發:混改依舊是熱議重點

國企改革重要里程碑《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已經下發,國企改革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本次國企改革再上議程的大背景是,國家高層對國企改革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國企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

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未來三年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系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有項目、有完成的時間節點,也可衡量、可考核。

也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國企改革重大舉措的再深化。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出台了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為國企改革搭建「四梁八柱」。

《行動方案》聚焦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獲得很高的關注度。

9月27日,全國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併重組和戰略性組合。市場認為此舉將打破兼併重組和戰略性整合國企與民企之間的界限。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國資委從來沒有在國企和民企的兼併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方面設置界限。

國資委理所當然支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兼併重組,也同樣支持中央企業和中央企業之間兼併重組,支持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兼併重組。

只要兼併重組能夠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能夠避免企業之間的無序競爭,能夠比較好地提升產業的集中度,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同時,《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通過推動國有企業的上市以及圍繞上市進行的各種改革。

無獨有偶,近日國務院對外印發《關於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其中也明確指出鼓勵混改試點企業上市,支持國有企業依託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截至目前,各級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超過1000家,佔A股市場的26%左右,市值大概佔32%左右。

兩個重磅方案都為國企混改指明方向,通過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合作進行股權改革,以創新之效推動企業上市或分拆上市;上市公司體外優質資產繼續注入上市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本身的併購重組功能,推進各方通過這樣的平台去共同發展等。

翁傑明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是全部。不存在「一混就靈」,不能夠「一刀切」,一窩蜂而上,而是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根據工作的成熟度,「一企一策」來加以推進。

第二,混改引入社會資本超1.5萬億,世界級龍頭徐工混改成標桿

近年來,國企混改實現一系列重大進展。

據國資委統計,從2013年以來,中央企業推進的混改事項達到4000項,引進各類社會資本超過1.5萬億元;

按照統計口徑,混改企業的戶數已經超過中央企業法人單位的70%以上,上市公司已經成為混改的主要載體。統計數據表明,上市公司的總資產佔到中央企業整體的68%,利潤佔到86%。

即使在新冠疫情「黑天鵝」突襲的2020年,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各種不確定性,混改依然穩步推進,並得到眾多戰略投資者積極認購。

2020年前8個月,中央企業通過投資入股、併購重組、增資擴股等方式,依然引進超過1700億元社會資本,同比增長28%。

一直以來國資委積極推動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就了多個徐工集團、海康視威等幾十個國企混改標桿。

作為2020年全國混改第一大單,9月22日,徐工機械(000425-CN)控股股東徐工有限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合計引資約210.6億元。

徐工有限是徐州市國資委管轄的二級企業,公司持有上市公司徐工機械38.11%股權。徐工機械是世界級起重機裝備龍頭,國内汽車起重機市佔率為40%;國外,公司整體移動式起重機市佔率穩居全球第一。

借助混改,徐工有限控股股東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徐工有限18.41%、8.59%、6.14%的股權分别轉讓給江蘇國信、建信投資、交銀投資。

徐工有限增資項目共引入12名戰略投資者參與,投資總額達到147.9億元,其中徐工金帆作為員工持股平台,向徐工有限投資8.685億元,佔比 2.72%。

徐工有限自2018年8月被納入「雙百行動」改革試點企業,用時2年完成混改落地,混改效率有目共睹。

混改後,公司也將在機制上做重大調整,在管理層面進行市場化重新選聘,在決策過程中,内部和市場化的戰略投資者在未來的董事會席位中各佔3席,能夠保證相互制衡,使決策更加市場化。

此次混改靴子落地,長期將有利於公司優化資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使股權結構更加多元化,決策機制更加靈活高效。

如果說徐工混改是近三年裝備製造業第一大單,那麽東航混改預示國企混改正在有序探索電力、電信、軍工、民航等重要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三,東航310億混改,拉開三年混改大幕

伴隨著《行動方案》落地,國企混改再次掀起巨浪。

10月12日,東方航空公告,為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有關要求,公司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引入國壽投資控股、上海久事集團、中國旅遊集團及中國國新資管推進東航集團股權多元化改革。

上述四家企業分别增資110億元、100 億元、50億元、50億元,本次增資合計310億元。

這意味著東航正式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東航混改也成為《行動方案》審議通過後,央企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首單」。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成重災區,東方航空也受到很大衝擊。2020 年上半年,公司客運收入為203.17億元,同比下降62.03%,佔公司航空運輸收入的84.88%。

航空客運需求大幅萎縮,航班生產量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67.20億元,同比減少194.71億元。

東方航空上半年業績也跌入冰點:營業總收入約251.29億元,同比下滑57.25%;歸母淨利潤約-85.42億元,同比下滑539.63%。

為儲備現金過冬,公司資產負債表壓力陡增。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負債總額為2244.70 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為973.18億元,佔負債總額43.35%;非流動負債為1271.52億元,佔負債總額的56.65%。

流動負債中,帶息負債(短期銀行借款、超短期融資券、一年内到期的長期銀行借款、一年内到期的應付債券以及一年内到期的租賃負債)為698.66億元,較 2019年末增加71.16%

借助混改現金增資,有助於緩解東航現金流壓力,修復資產負債表,並為為後疫情時期東航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本次東航集團混改很好诠釋了國企混改中,中央企業和中央企業之間兼併重組。混改之後,東航集團將成為多元股東的央企集團。

此次參與東航混改的中國人壽資產,是混改活躍元素。此前其還參與過中國聯通、中糧集團混改。在這些富有實戰經驗的混改「老將」參與下,國企混改也將效率、質量雙管齊下,呈燎原之勢。

在政策催化下,國企混改再次吹響集結號。但我們仍要認清,國企混改是起點而非終點。

混改之後,企業内部治理、組織架構調整、業務調整、併購等公司管理和經營層面的運作,是牽制各方股東重點所在。

另外,混改之後進行後續融資、併購、上市抑或拆分上市等資本層面的繼續運作,也是混改一個重要價值延伸,成為股東們的大挑戰。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4日
【市場觀潮】快看!經濟復甦,哪些被低估的行業還有賺錢效應?
10月13日
【政策風向標】數字人民幣箭在弦上,法定數字貨幣元年到來!
10月9日
預見| 「二羅創富志」之羅永浩的AB面
9月29日
特稿| 當「内循環」遇到「雙節」 多方助力旅遊業「回血」!
9月16日
【市場觀潮】人民幣匯率底氣十足 雙循環「撐腰」升值週期
9月14日
【行業一線】 豬「飛」雞「不跳」, 别忽視「雞週期」!
9月3日
【併購情報站】誰能幫康美藥業走出泥沼?
8月13日
【政策風向標】市場化利率改革又進一步 工農中建統一換錨!
8月7日
【市場管觀潮】我國外貿順差增近50%,轉戰内需亦刻不容緩
8月4日
【車企動態】北汽新能源55億定增 被造車新勢力「逼」急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