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市場管觀潮】我國外貿順差增近50%,轉戰内需亦刻不容緩
原創

日期:2020年8月7日 下午8:17作者:覃漢計編輯:彭尚京

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在國土面積上也是名列前三。1978年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與外界的連接,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對外貿易邁上了新的台階。

197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到2018年翻了超過200倍,達到了4.6萬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我國因此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與世界經濟深度捆綁。但從另一方面看,外界經濟出現停滞或者衰退,我們也將難以幸免。例如,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衝擊下,我國GDP增速同比下滑近5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同比下滑近6個百分點。

進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國際貿易主義擡頭等多重因素打擊下,全球經濟迅速冷卻,我國對外貿易活躍程度大大下降。

前7月外貿進出口雙降,外貿順差增近50%

8月7日,海關總署對外公佈了前7個月外貿數據。數據顯示,1-7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7.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9.4萬億元,同比下降0.9%, 進口7.76萬億元,同比下降2.6%。【市場管觀潮】我國外貿順差增近50%,轉戰内需亦刻不容緩

上圖可見,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加上國際貿易摩擦,使我國今年前7月外貿進出口增速創下了2017年以來的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前7月增速下滑主要是受今年一季度出現-6.8%的經濟增速拖累,限制了對外貿易。二季度開始,我國外貿進出口呈現出復蘇態勢。二季度外貿進出口7.67萬億元,同比下降0.2%,降幅較一季度收窄6.3個百分點。到了7月份,隨著海外國家製造業繼續回升,支撐外需回暖,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改善更為顯著,7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93萬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出口1.69萬億元,同比增長10.4%;進口1.24萬億元,同比增長1.6%。

整體來看,疫情對我國進口的衝擊遠大於出口,衰退性順差格局也將一直會延續。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7月我國貿易順差4422.3億元,同比增加45.9%,環比擴大33%。在對美貿易方面,因兩國在貿易層面激烈交鋒和美國經濟大衰退,導致中美貿易額下滑幅度較大,前7月與美國進出口2.03萬億元,同比下降3.3%,這也使美國成為與中國貿易額出現下滑的少數國家之一。在7月份,我國對美貿易順差1.08萬億元,減少5.7%,而在今年前6月對美貿易順差減少10.8%。

民營企業亮點多,偏剛性產品出口逆勢增長

民營企業在我國遭遇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不僅起到穩就業的作用,還充當了活躍對外經貿的角色。

今年前7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7.83萬億元,同比增長7.2%,佔我外貿總值的45.6%,比去年同期提升3.8個百分點。其中,出口5.12萬億元,同比增長6.4%,佔出口總值的54.5%;進口2.71萬億元,同比增長8.7%,佔進口總值的34.9%。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有進出口實績的民企達到40.6萬家,同比增長超過3萬家。民營企業數量持續增長以及貿易佔比的提升,是我國外貿内生動力強、發展活力足的證明。商務部原副部長認為,今後民營企業的出口佔比份額會越來越大,未來5年會佔到中國出口的60%~65%。

民營企業進出口逆勢上揚,主要是由三個因素造成。

一方面,政策支持民營企業渡難關。疫情期間,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減稅降費的財政政策,以及通關、檢驗檢疫便利,並加強貨幣信貸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和房屋租金。

另一方面,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對生活用品、紡織品(如口罩)、家用電器、衛生潔具等產品需求增加,而在這些領域多數民營企業是強項;歐美市場需求萎靡的情況下,民營企業加大對東盟、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的經貿,抵消了一部分在歐美市場失去的貿易額。其中前7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2.51萬億元,同比增長6.6%。

最後,國外相關企業倒閉潮為我國民營企業帶來了機遇。新冠疫情肆虐下,引發全球不少企業破產倒閉。一家貿易保險公司近日的研究報告稱,全球仍面臨破產企業數量激增三分之一的局面。這種局面在美國尤為顯著,美國破產法院記錄顯示,今年5月美國有722家企業申請破產保護,較去年5月的487家企業同比增長48%。

在出口增長的產品中,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製品(如日常生活所需塑料品)等表現亮眼,這些產品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剛需或者是偏剛需。前7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5.5萬億元,同比增長0.2%;包括口罩在内的紡織品出口6343.2億元,同比增長35.8%;塑料製品出口2989億元,同比增長11.5%。

例如,在紡織品領域,民企比亞迪(01211-HK002594-CN)疫情爆發初期增設口罩生產線,目前日產能已經突破5000萬只,其中5月份出口超過10億只口罩,給比亞迪2020年的業績帶來了貢獻;在塑料製品領域,從事塑料製品的潔特生物(688026-CN)不僅出口防護物資,還出口生物實驗室耗材產品,今年上半年實現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收入4125.97萬,淨利潤2329.57萬元。

但從眾多相關企業經營業績看,在特殊時期獲「概念股」稱號的不少企業業績卻未能有大的改善。以下是A股口罩概念股一季度、中期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市場管觀潮】我國外貿順差增近50%,轉戰内需亦刻不容緩

在A股39家口罩概念股中,一季度營收取得正增長的企業只有16家,有23家企業營收負增長。整體看,口罩概念股中,外貿業務營收比重一般並不高,且隨著不斷有新晉口罩概念股,競爭擠壓造成不少企業出口下滑。

轉戰内需成為更重要的業績增量

外需方面,未來仍可能繼續受貿易摩擦、疫情反復等因素階段性擾動,所以我國外貿進出口數據或在短期内難以回到往年的正常範圍。

在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培植内需,成為中國未來最大的潛力市場和發展重心。華泰證券分析師預測稱,今年三季度内需復蘇確定性強於外需,對應我國進口可能較出口數據表現更為積極。因此,拓展内需市場、出口轉内銷成為當下眾多出口型製造業企業的共同選擇。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内銷的實施意見》,指出支持出口產品轉内銷,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鼓勵外貿企業拓展銷售渠道,促進國内消費提質升級。

廣東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數據顯示,6月份内銷金額同比增長3.8%。深圳方面,據深圳海關統計,上半年,深圳關區共有近1500家企業辦理加工貿易内銷業務,内銷貨值64.05億元。

為此,拼多多推出「外貿轉内銷」產業帶縱深計劃,鼓勵外貿企業線上化,入駐電商平台;而近期,淘寶特價版宣佈推出「看看」頻道,主推外貿轉内銷商品。淘寶特價版也將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助力更多外貿轉内銷商品來打通市場。其中有華紡股份(600448-CN)、嘉欣絲綢(002404-CN)與淘寶進行了合作,擬提升内銷市場的銷量和品牌知名度。

但同時也因注意到,很多企業因缺乏内銷渠道、人才團隊、市場認知,對如何轉内銷充滿疑慮。外貿企業的主體一般都是工廠,過去只是單純從事生產的這一中間環節,這意味著企業對於工廠到國内消費者的這個環節是比較陌生的。

此外,引流效果顯著的電商平台基本掌握在「阿里系」、「騰訊系」和「頭條系」手中,這類電商平台中間費用高,外貿企業利潤空間會因費用高而受擠壓,或會導致轉内銷後「只賺熱鬧不賺錢」。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8月4日
【車企動態】北汽新能源55億定增 被造車新勢力「逼」急了?
7月28日
市場觀潮 | 突破! 黃金牛市如何鍛造?
7月20日
登場!旅遊漲價 電影院讓利 行業艱難復工後的業績考
7月17日
【房地產動態】限購升級! 深圳嚴控樓市過熱苗頭
7月14日
【觀察】A股及hth登录入口网页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在摸索中前行
6月16日
整體回暖,局部現「火苗」,誰在託底樓市?
5月27日
兩會瞭望之地攤經濟:大佬直播「鬥法」VS地攤「耍寶」,最美是那一縷煙火
5月25日
兩會瞭望之升級版混改:「混」與「改」漸入深水區
5月1日
微軟代言,微創網絡發展前景如何
4月2日
31省房地產投資規模出爐,各省「因城施策」空間即將開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