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專題前兩篇文中,筆者回顧了半導體行業發展從無到有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誕生了一係列偉大的人物和公司,以及闡述了現在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詳見文章《半導體編年史:傳奇的湮滅與誕生》、《後摩爾時代:三代半導體的崛起》。
從第三篇開始寫具體的投資機會,三代半導體分為碳化矽(SiC)產業鏈、氮化镓(GaN)產業鏈。碳化矽主要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和工控等領域,氮化镓器件主要應用在5G基站等領域。
本文是專題係列第七篇,繼續偏重兩條產業鏈中的碳化矽的路線。寫下IDM龍頭,揚傑科技(300373.SZ)。
碳化矽的優勢
筆者在本專題中已連續寫了多篇碳化矽路線的文章,原因在於機構看好該領域近年的成長空間。對於碳化矽的成長空間,根據天風證券的近期研報預判:
產能擴張+長晶技術提高+開發新技術將帶動襯底成本每年以10%-20%的速度下行,預計碳化矽2022年將迎來增長拐點,全球市場空間約為7-10億美元。2024-2026年為加速成長期,市場空間約15億美元。2024-2026年為加速成長期,市場空間約21億美元。
碳化矽目前應用最火的就是新能源領域,可以歸為汽車電子的範疇。在節能減排上,碳化矽到底有何優勢?
據天風證券測算:每輛車使用SiC相較於Si材料1年的能源節約測算:1)相當於每輛轎車每年節省5.5桶的油量;2)車主每年節省超過$146.15美元的電力成本;3)每年減少690kg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加速成長,成本降低,優勢明顯,那麽未來市場空間如何?新能源汽車&光伏需要多少片碳化矽?
天風測算SiC在新能源汽車中6寸矽片我國用量預計2025年將超過120萬;SiC在光伏領域6寸矽片用量預計2025年將超過130萬片。
揚傑科技的優勢
揚傑科技是老牌功率半導體IDM廠家,產品覆蓋廣泛。按照前瞻研究院的歸類,揚傑科技是從事第三代半導體器件的廠商。(備注:IDM:半導體分立器件芯片設計制造、器件封裝測試、終端銷售與服務等產業鏈垂直一體化)
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分立器件芯片、整流器件、保護器件、小信號、MOSFET、功率模塊、SiC等,能夠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產品解決方案。產品主要應用在電源、家電、照明、安防、網通、消費電子、新能源、工控、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2021上半年公司矽片、芯片和器件收入佔比分别為7.20%、16.13%和75.69%。
公司深耕功率半導體領域,目前已擁有4寸和6寸晶圓生產線,並進一步規劃8寸晶圓產線和對應的中高端功率二極管、MOSFET以及IGBT封裝工廠,持續投資擴充晶圓制造及先進封測產能。
在MOSFET板塊,公司計劃加速研發SGTMOSFET、SJ-MOSFET等高端產品,積極對標國際品牌,儘早完成進口替代;在IGBT板塊,公司擬加大芯片研發投入,實現IGBT芯片的量產,並加快8寸IGBT晶圓研發設計。
在研發核心優勢上,根據2021年半年報的表述:
公司通過整合各個事業部的研發團隊,組建了公司級研發中心。公司級研發中心在原有SiC研發團隊、IGBT研發團隊、MOSFET研發團隊、晶圓設計研發團隊、WB封裝研發團隊、Clip封裝研發團隊、新工藝研發團隊、技術服務中心8大核心團隊基礎上,今年新增氮化镓研發團隊,形成了從晶圓設計研發到封裝產品研發,從矽基到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氮化镓研發,從售前技術支持到售後技術服務的完備的研發及技術服務體係,為公司新品開發、技術瓶頸突破、擴展市場版圖等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根據目前最新的三季報財務情況,公司在2021年1-9月公司實現收入32.41億元,同比+75.76%;實現歸母淨利潤5.65億元,同比+115.17%。2021第三季單季度(7-9月)收入11.61億元,同比+64.24%;歸母淨利潤2.20億元,同比+86.59%。
對於營收在2021年前三季度大幅增加,公司在三季報中解釋為,主要係2021年經濟復蘇,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公司搶抓機遇,積極擴大市場份額,2021年1-9月營業收入同比快速增長(見下圖)。
投資機會挖掘
從股價表現來說,公司股價在去年四季度(10月初)以來快速攀升,從10月初的46元附近漲到短期最高點81.50元(11月24日),後震蕩下跌至今但日線MA60(60日均線)仍然維持在62元以上。漲幅主要貢獻來自11月19日-11月24日短短幾天的突然爆發。筆者查詢那段時間的公司公告及新聞資訊,並未發現利好消息,只能暫且歸為市場波動的範疇。
實際上,去年四季度(10-12月)公司的公告非常少,只有區區6條。而在公司研報方面,Choice數據顯示同期研報也只有6條。
目前無法從已公開的公告、新聞及機構研報信息解釋股價的上漲原因。但筆者注意到一則信息。
揚傑科技於去年12月底在交易所互動平台中披露,截至12月20日公司股東戶數為41000戶,較上期(12月10日)減少2000戶,環比降幅為4.65%。這已是該公司股東戶數連續第4期下降,累計降幅達36.92%,而據Choice數據,第四季度(10月-12月)公司股東總戶數降幅達37.17%,也就是說籌碼呈持續集中趨勢。
而統計同期對應股價表現發現,去年四季度(10月08日-12月31日)籌碼持續集中以來股價累計上漲49.15%。具體到各交易日,33次上漲,29次下跌,其中,漲停1次。
從機構評級來看,近一個月(去年12月01日至今)該股被1家機構評級買入。預計目標價最高的是東北證券,12月1日東北證券發佈的研報給予公司目標價位105.00元。
從業績來看,筆者查詢了單季度的扣非淨利潤情況,發現自2019年以來,公司扣非淨利潤呈快速上升趨勢,曲線很好看(見下圖)。
扣非淨利潤這張圖,或能解釋股價上漲的原因。但對應機構研究較少,目前這只股是價值尚未被市場充分挖掘的潛力股,還是股價上漲只是昙花一現,尚無法下定論。目前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籌碼呈集中趨勢(股東數減少)。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