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趣點 |「名媛」背後的經濟邏輯與反思
原創

日期:2020年10月16日 下午6:23作者:毛婷編輯:彭尚京

最近一則關於「上海名媛」的網文,因為滿足人們的窺探欲望而一下子成為熱搜。話題本身、現象本身頗具爭議,並由此而產生對其杜撰之猜測。不論文章真實性如何,相信諸位看官都明白這背後的社會產業鏈確實客觀存在,而其經濟邏輯也確實經得起推敲。

拼單的經濟效益

「上海名媛」一文的一大亮點是各種「拼」,從五星級酒店下午茶到絲襪,都能一「拼」了之。用最低廉的成本獲得最大效益,而無損人前或朋友圈體面,十分符合經濟人效益。

經濟學最基本原則「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通過拼團以精準的時間分隔、效用分割來實現成本最優化,而其實現的效益卻與完整的付費享用沒有差别,例如你支付全價入住酒店拍出的朋友圈照片,與你拼團低價租用某時段拍出的酒店照片,沒有本質上的差别,僅是你個人體驗的區别,如果你並不在意個人感受,完全為朋友圈的社交效應服務,那麽效益是一樣的,但拼單卻實現了成本的最優化。

由此可見,這些被虛榮的女孩子遠比吃瓜群眾想的精明,那麽為什麽她們寧願選擇走捷徑,而不腳踏實地地實現夢想?

口紅經濟學

2008年經濟金融危機期間,美國媒體發現口紅等低價消費品的銷量反而大增,這種經濟現象被稱為「口紅效應」。在經濟不景氣之時,人們對收入和未來預期降低,削減了對大宗商品,例如房屋和汽車的消費,但仍有強烈的消費欲望,轉而購買比較低廉的奢侈品,例如口紅,多少帶有一些逃避現實的消極。

從「上海名媛」的消費模式來看,她們通過拼單滿足一時的虛榮心,也有以此逃避現實之感,其實正反映了她們對於自身前途的憂慮和焦躁,不是通過自強和努力晉升階層,而是希冀用粉飾的朋友圈來建立人設,虛構浮華沾親帶故地擠進階層。或許她們是貪圖捷徑,但這卻與整個社會營造的價值觀一脈相承——對於成功的定義不是看過程,而是看結果。

類似地,在資本市場上,資本熱愛追逐浮華的泡沫,這導致懂得賣故事的企業估值受追捧,也為企業的財務造假提供了動機。

從「名媛經濟學」看商品包裝、代言和營銷效益

在本世紀初,中國台灣學者已經提出「名媛經濟學」這一理論,指的是真正的名門閨秀走進商業代言的新經濟圈,用自身的影響力、高品位,為商品賦予營銷價值。

這有理可循。在當今商業社會,商品不僅僅具有實用價值,還得具備營銷渠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固然有道理,首先得「酒香」,有質量作為大前提,自然會吸引消費者尋覓,然而「酒香」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營銷價值的包裝,可降低消費者「踩雷」的幾率,也建立自身的「口碑」來吸引更遙遠用家。

同理,「名媛」代言其實降低了「貨不對板」的風險,也節約了在琳琅滿目的同質商品中找尋最優的時間成本。

「上海名媛」用包裝吸引目標階層的注意,這個邏輯本身沒有問題。在網絡帶起的快節奏中,商業社會的輪換週期越來越短,時間變成奢侈品,這也讓新一代對產品外觀、顔值的訴求與父輩存在明顯差異。用長時間深入了解一個人,這樣的精神深度和時間效率對於習慣快節奏、注重觀感效果的眾多千禧一代來說有點難度。但是,通過品牌辨識快速定位,不合則快速輪換,能最有效節省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所以,她們按照市場標準、精準面向目標群體自我包裝和推銷,非常符合經濟人的理性邏輯。然而,這種快時尚忽略了商品最重要的功能——「實用」和「質量」。但沒關係,因為完美的故事包裝有資本賣賬,而資本最終能夠實現故事,這不由得讓人想起近年創投圈的一句話。

從「名媛」看創業和創投

近年創投圈很流行一句話「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這也是本次「名媛」與之前「天王嫂」事件的一個爭論點,不惜代價打造「名媛」,嫁入豪門,多方獲益。不論「真名媛」還是「假名媛」,嫁入豪門自然就成了「真」的。

初創企業也是一樣。在萌芽期,資金通常是其最迫切的需要。初創企業需要資金來驗證想法,但資金方卻需要效益的可預見性才決定投還是不投,這本身就自相矛盾:沒有資金如何能驗證某一個未孵化的想法是否具有經濟效益;從資金方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錯,沒有可預見的收入,為何投資。

於是,PPT展示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一個很模糊的「想法」,初創企業家可以粉飾包裝得絕無僅有,用非常具有前景的「外形」和故事,來吸引投資者和消費者。資金有了,流量也有了,於是「想法」有機會成形。

當然,成功的例子有許多,例如當前非常火爆的新經濟企業,利用概念獲得創投資金和流量,再開始用心打造產品和服務,並最終取得成功,而創投資金也能通過IPO或者轉讓而實現高利潤退出。

然而,失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例如伊麗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美麗、進取、偏執,沒有成熟麗人的收斂和深沉,卻以其直率和野心打動了眾多政經界大咖。她的夢想是發明一種只需在病人手指上紮一下取一兩滴血就能完成醫院實驗室里各種血檢的驗血技術。憑借大膽的設想、迷人的個人魅力、背後大佬的背書以及虛假的實驗數據,她設立的希拉洛斯(Theranos)公司取得了持續不斷的融資,個人財富也累積達數十億美元。

哪個環節出了錯?巨額資金最後無法掩飾謊言。這與依靠流量就能「Make it」的互聯網存在本質上的區别,資金投入未能改變實驗結果,也無法篡改科學真相,最後一切終成泡影。

所以「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並非放諸四海而準,名媛養成記與初創企業一樣,有成亦有敗。但如果將一切的瓊台樓閣都建基於虛無的泡沫,終將崩塌而一無所有。

這不得不逼迫我們反思。

被消費的大眾心理

被消費了「上海名媛」固然可憐,但因為這而全民自嗨甚至幸災樂禍更加可悲。用虛榮粉飾的所謂成功和搏眼球的流量反而獲得喝彩,這如何不讓腳踏實地的努力寒了心。若任由這種風氣滋長,崇尚捷徑、崇拜虛榮,不屑努力,最終是整個社會文明的沉淪和泯沒。

資本市場亦然。會講故事的企業能夠獲得資金青睐,而為人們的生活實務奠基、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未來鋪路的企業卻因為沒有亮點而遭資本抛棄,最終的結果將是泡沫爆破後的頹垣敗瓦,以及產業斷層的動蕩和混亂。望深思。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5日
一語道破 | 告别黃金時代!房地產「金九銀十」黯然失色
10月15日
預見 | 燃爆引擎!補齊電商,百度在沉默中「超級進化」
10月14日
【政策風向標】一出好戲!東航打頭陣,國企混改再次吹響集結號
10月14日
【市場觀潮】快看!經濟復甦,哪些被低估的行業還有賺錢效應?
10月13日
【政策風向標】數字人民幣箭在弦上,法定數字貨幣元年到來!
10月9日
預見| 「二羅創富志」之羅永浩的AB面
9月29日
特稿| 當「内循環」遇到「雙節」 多方助力旅遊業「回血」!
9月16日
【市場觀潮】人民幣匯率底氣十足 雙循環「撐腰」升值週期
9月14日
【行業一線】 豬「飛」雞「不跳」, 别忽視「雞週期」!
9月3日
【併購情報站】誰能幫康美藥業走出泥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