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熱點】鈉離子概念卷土重來,維科技術漲停一馬當先!
原創

日期:2022年9月21日 下午7:54作者:飛魚編輯:May

鈉離子電池板塊卷土重來。

9月21日,維科技術(600152.SH)一馬當先,強勢衝高,上午10點附近就封住漲停,目前公司報收12.27元/股,市值為64.41億元,自4月末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50%。

與此同時,傳藝科技(002866.SZ)、豐山集團(603810.SH)、同興環保(003027.SZ)均錄得漲停10%,七彩化學(300758.SZ)亦大漲6.22%。

鈉離子電池風口正起,維科技術大漲16.9%!

維科技術的股價強勢,和近期比較火熱的鈉離子電池不無關系。

9月9日,維科技術與浙江鈉創在浙江紹興簽訂《深度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深化鈉電研發合作,共享各自在鈉離子電池研發的技術積累,共同參與制定鈉離子電池相關行業標準和規範文件的制訂。

值得注意的是,維科技術還將參與後者的A輪融資,同時,維科技術將在江西維科產業園建設鈉電產業化基地,項目初期擬建2GWh鈉電池生產線,主要面向低速車和儲能市場。浙江鈉創將出資參與鈉電池產業化基地建設,並對鈉電池產業化提供技術支持。該項目將於2022年開工建設,2023年6月實現全面量產。

據悉,維科技術於2019年與浙江鈉創就「鈉離子電池制造技術」展開了初步探索合作。浙江鈉創設立於2018年,是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新政策的鼓勵下建立的創新型企業,是國内鈉電領域領軍企業之一。

鈉離子電池,乍聽起來可能比較遙遠,其實與鋰離子原理基本一致,是電池家族的一個新的品類。鈉電池最大優點是便宜,因為鈉資源的豐富度遠高於鋰資源,缺點自然是能量密度較低。數據顯示,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為70-200Wh/kg,與三元鋰電池240-350Wh/kg範圍無重合,但高於鉛酸電池的30-50Wh/kg。

現階段,鋰價猛於虎,每一次Pilbara鋰精礦拍賣價格都較國内現貨大幅溢價,成為鋰礦挺價的「信號彈」導致鋰電池成本大幅提升,給產業鏈帶來壓力,這也催促企業尋求新材料體系。

而鈉電池自然進入視野,其明顯的成本優勢,較好的倍率、低溫和安全性能,廣受市場關注,替代邏輯有望再次被強化。而且鈉離子電池的制造工藝與鋰離子電池相似,現有的鋰電設備大部分可兼容鈉離子電池的生產,能夠較快進行產能切換。

業内人士預計,鈉離子電池有望在能量密度較低要求的儲能、工程機械、通信基站、兩輪車等場景實現商業化,對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等成熟的儲能技術形成一定的補充。

身為新能源「標桿」的寧德時代已經明確將在2023年開始推出鈉離子電池,明年或迎來鈉電產業化元年。

產業鏈企業也紛紛佈局,此前9月18日,七彩化學和美聯新材(300586.SZ)同時公告,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暫定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產業化項目,而後者正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一種,此舉無疑是助推鈉離子電池的產業發展。

在接二連三利好消息催化之下,鈉離子電池板塊取代鋰離子電池板塊成為二級市場的新寵。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1日收盤,本周鈉離子電池板塊指數累計漲幅為4.5%,遠高於鋰電池板塊指數累計漲幅的2%。其中,維科技術以16.9%的區間累計漲幅位居鈉離子電池板塊漲幅榜前列。

股價大漲,維科技術業績成色幾何?

維科技術是國内排名前5的3C消費類數碼電池供應商,客戶包括主流手機品牌,其產品大量用於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個人穿戴設備等。

截至目前,公司各類電池的營收佔比已達90%以上。其中,消費類鋰電產品貢獻主要營收,其他為小動力電池等。

公司1998年登陸A股,原本主業為紡織,2012年,受國内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等疊加影響,紡織主業江河日下,承受了極大的經營壓力,導致大幅虧損。

公司自2016年開始轉型新能源業務。2017年維科精華(也即現在的維科技術)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直接及間接方式合計持有維科電池100%的股權,並直接持有維科新能源100%的股權。

與此同時,公司也一直在關停、剝離原有紡織資產,轉型和「甩包袱」兩不誤,一番折騰,算是勉強實現了從傳統紡織企業向新能源企業轉型之路。

但是,公司的轉型並不順利,剛納入麾下的維科電池,2017年就出幺蛾子。維科電池2017年業績下滑,與業績承諾的數額相差甚遠,且計提了大額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而訴訟對象主要是來自其大客戶金立手機。

金立手機資金鏈問題主要源於2016年和2017年這兩年營銷和投資費用投入過大,但手機銷量卻不匹配,導致公司出現嚴重的債務危機,金立手機供應商紛紛受之牽連,江粉磁材、歐菲科技等上市公司2017年業績也受到了一定衝擊。

維科技術剛轉型鋰電池,就遭遇「陣痛期」,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手機市場的飽和,導致消費類鋰電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公司的轉型很難一勞永逸,想站穩腳跟並非易事。

業績方面,近幾年公司營收增長乏力,從2018至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别為16.03億元、16.45億元、17.45億元、20.75億元。而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别為0.55億元、-0.64億元、0.5億元、-1.27億元,業績不穩定,四年累計虧損0.86億元。其中,2021年虧損嚴重,只要是受原材料價格大漲及市場需求的疲軟,疊加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公司產品競爭力並不強,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2.37%。與此同時,三費的大增,直接促使公司出現虧損。這也反映出維科技術業績表現,極易受到消費電子鋰電池行業景氣度的影響。

到了2022年上半年,隨著下遊市場需求及景氣度提升,產能利用率的提升,維科技術營收同比增長了27.85%至11.83億元。但是,由於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以及原材料價格繼續高企,維科技術毛利空間再度被擠壓,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3.84百分點至10.16%,導致扣非之後歸屬股東淨利潤依舊虧損1,239.59萬元。

或許是基於業績不穩定性及消費電池鋰電池賽道擁擠,維科技術才選擇牽手浙江納創,「卡位」鈉離子電池賽道,以謀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結語——

維科技術由於沾邊時下最熱門的等概念,股價較為活躍,21日盤後龍虎榜顯示,多家知名遊資席位現身。

但也應考慮到公司經營的壓力,從紡織業到消費鋰電,再到現在的鈉離子電池、儲能等熱門賽道,維科技術的轉型很難一帆風順,未來業績的颠簸不排除再度出現。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1日
向下試探,激光雷達成了永新光學的「新大陸」
9月21日
百年老店遇危機?福特汽車Q3指引下滑,股價創11年單日最大跌幅
9月21日
【IPO前哨】近岸蛋白(688137.SH)會是下一個「新股刺客」?
9月21日
漲停!擬收購啓迪清源40%股權,川能動力「意欲何為」?
9月20日
左手鈉電池材料,右手隔膜,美聯新材的新能源「野心」
9月20日
股價大漲超2.3倍!乘上「儲能」東風,派能科技儘顯黑馬本色?
9月20日
8天6板的新華聯,成為新一輪抱團的「妖股」?
9月20日
騰訊戰略入股醫療器械龍頭魚躍醫療子公司,加碼大健康?
9月20日
【觀察】機構調研動向大曝光,A股加速突圍有望了?
9月20日
【熱點】股價反彈1.8倍!訂單飽滿,正帆科技成長可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