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超有料】汽車輕量化升溫,這些優質個股浮出水面,部分股價已翻倍》文章中分析到汽車輕量化的行業前景與兩大細分賽道——輕量化材料與一體化壓鑄。
關於第一賽道,在《【財華洞察】汽車輕量化升溫,立中集團的一招鮮,能否吃遍天?》中我們著重分析了輕量化材料中最具發展前景的免熱處理材料,以及代表公司——立中集團在免熱處理領域構築的護城河。
這次我們聊聊汽車輕量化的第二大賽道——一體化壓鑄。
所謂的一體化壓鑄,簡而言之就是車身的零部件以及相應的構造由繁瑣從簡,將多個零件的復雜結構變為只使用一個零件,從而使得車身結構大幅簡化,最終達到降低車重、減少能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體化壓鑄本質上屬於高壓鑄造工藝,即原本設計中多個單獨、分散的小件經過重新設計高度集成,再利用壓鑄機進行一次成型,最終得到一個完整大零件,難度較高,需要借助大噸位壓鑄機進行生產。
在一體化壓鑄的未來發展空間方面,專家對6000T-8000T壓鑄機未來需求進行了測算,到2025年,新能源車產量預計為700-800萬輛,其中約有60%能用上一體化壓鑄,而一台壓鑄機的產能一般為8000-10000輛/月。
一體化壓鑄常見的實現途徑包括:電池車身一體化、後底板一體化、電池一體化、電驅動殼體。
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將電池上蓋與車身地板進一步合二為一,從原來電池包「三明治」結構,進化成整車的「三明治」結構。動力電池系統既是能量體,也是結構件。這種融合簡化了車身結構和生產工藝,是對傳統車身設計的一次颠覆性變革。
後底板一體化技術實現的公司有旭升股份(603305.SH)、文燦股份(603348.SH)、拓普集團(601689.SH)和廣東鴻圖(002101.SZ)等。
一體化壓鑄最主要的優勢就是降本、輕量化、提高生產效率。零件少了,加工工序少了,重量輕了,優勢很大。相比於傳統車,新勢力車企應該會更願意加碼一體化壓鑄,主要是他們沒有衝壓、焊接產能,轉型包袱小,更有動力和意願去推廣一體化壓鑄工藝。
特斯拉、比亞迪最先掀起一體化壓鑄浪潮,蔚小理後續跟進,華為、福特、大眾、智己、小米等車企都在規劃,一體化壓鑄工藝方興未艾,蓄勢待發,前景可期。
比如,2022年5月份,比亞迪(002594.SH)首款搭載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的e平台3.0車型海豹正式發佈,得益於一體化技術的優勢,使得車身結構和生產工藝得到簡化。
比如,特斯拉(TSLA)拉率先使用後底板,Model Y採用一體壓軸後底板總成。Model3的後車身結構從70個部件變為ModelY的2個部件,最終將變為1個部件。特斯拉未來計劃一體化壓鑄底盤,將用2-3個大型壓鑄件替換由370個零件組成的整個下車體總成,重量將進一步降低10%,對應續航里程可增加14%。
蔚來(9866.HK)發佈的電動轎跑ET5,該車型採用了四活塞鋁合金一體式鑄造卡鉗,其中就涉及到一體壓鑄。ET5 使用超高強度鋼鋁混合車身,使車身後地板重量降低 30%。
當然,大部分車企還沒有自己做一體化壓鑄的能力與意願,因此,目前一體壓鑄主流方式是下放給零部件供應商來做。比如本文重點提及的旭升股份(603305.SH)。
作為行業内少有的同時掌握壓鑄、鍛造、擠壓三大鋁合金成型工藝及量產能力的企業,旭升股份的主要業務是做精密鋁合金零部件,並專注於為客戶提供汽車輕量化的解決方案,旗下產品主要聚焦於新能源汽車領域,涵蓋多個汽車核心系統,包括傳動系統、控制系統、懸掛系統、電池系統等。
旭升股份積極佈局一體化壓鑄,已成功開發出適用於混動一體壓鑄電池盒以及DHT電驅總成的大尺寸結構件,2022年1月成功自研並量產後底板總成,實現首台國產6800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正式投產,並獲取新勢力和新能源客戶小鵬汽車、比亞迪定點及訂單。
01一體化壓鑄方面的優勢
旭升股份的第一大優勢是產品覆蓋面廣——包括後底板一體化、電池一體化、電驅動殼體等;
早就瞄準了壓鑄產品中大化的趨勢,旭升股份從材料、設備、客戶三方面制定了一體壓鑄的戰略:
其一,材料端:和一些大學建立聯系,同步做材料研發,未來想要建立自己的一個材料研究院。
其二,設備端:2年多4500噸壓鑄機運營經驗,大噸位壓鑄機運營局經驗積累;新建廠房已經預留了6000T和8000T壓鑄機的坑位以及航道。其在模具方面也有很多年生產經驗,公司所使用的模具全部自行設計、生產,在模具設計和制造能力上優勢顯著
其三,客戶端:目前和知名廠商進行談判,前端產品和技術的探討,但是因為產品還沒有定點所以目前還沒有進行一體化壓鑄的大額投資。
02超大型壓鑄機的引領者
產品競爭力方面,已成功開發出適用於混動一體壓鑄電池盒以及DHT電驅總成的大尺寸結構件,2022年1月成功自研並量產後底板總成,實現首台國產6800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正式投產。
行業内的競爭對手們也是摩拳擦掌,動作頻出。
比如,文燦股份一台6000T壓鑄設備於2021年11月完成首次半片式後底板試制,試制產品在蔚來完成白車身安裝下線。
廣東鴻圖2022年1月22日生產的6800T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底盤一體化結構件正式下線。
拓普集團2022年2月基於7200噸巨型壓鑄機為華人運通正向開發的一體化超大壓鑄車身後艙正式量產下線。
公司榮獲蔚來汽車2021年「質量卓越合作夥伴獎」,零跑汽車2021年「零跑開發獎」,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還曾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參與了《壓鑄模零件第19部分:定位元件》(GB/T4678.19-2017)國家標準的制定。
除特斯拉外,北極星、採埃孚、長城汽車、寧德時代等現均已成為公司的重要客戶之一,客戶資源儲備較為殷實。
2022年以來,公司鋁壓鑄板塊受益於在手訂單的持續放量,新增長城DHT雙電機、奔馳電機殼體、LUCID動力系統、車身系統、電池系統等部件項目順利量產。
2021年6月,旭升股份與海天金屬簽約,將在未來三年内向海天金屬訂購總價約2億元的壓鑄島設備,機型覆蓋1300T-4500T、6600T和8800T,並與海天金屬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共同開發應用於一體化壓鑄領域的超大型壓鑄機。雙方就推進落實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汽車輕量化發展達成了深度共識。
與海天金屬的戰略合作,是旭升股份在中噸位向大噸位壓鑄機的探索過度期的必要動作,強強聯合是汽零板塊的常見現象。
03產能&業績
公司目前佈局9 個制造基地,第十個制造基地在湖州南浔,正在籌劃階段。
其中,位於寧波北侖的1-5號工廠以高壓壓鑄板塊為主;6號為鑄鍛件工廠,一期已投產,二期預計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7號工廠以擠壓產品為主,目前已有兩條生產線正在調試,基本可以投入使用;8號、9號對應可轉債募投項目,分别是「高性能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項目」和「汽車輕量化鋁型材精密加工項目」,目前還在建設中,預計工廠2023年上半年投產。而受疫情影響,位於南浔的10號工廠拿地進度比預期要慢,預計7月份取得土地之後將立即開工建設。
10號工廠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2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為21.68億元,分二期實施。項目用地面積約為約合542畝。其中,一期用地約260畝。
最新業績方面,2022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9.92億元,同比+96.34%;實現歸母淨利潤1.2億元,同比+33.71%;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09億元,同比+34.56%。 歷史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公司營業收入從當初的5.69億元,增至2021年的30.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9.66%,常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關於第二季度的業績預估,公司官方表示,3月份上海疫情影響約1億左右,目前第二季度環比不會下降,優於很多公司,有些產品6月份量加大,下半年非常有信心補足疫情缺失的部分。
公司2021年鋁制零部件的毛利率為23.52%,較上年減少 8.98%,主要是主要原材料合金鋁的價格上漲、海運費增加等因素影響。
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公司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有一些改善,公司在低點對鋁價有一些鎖定。
汽車輕量化趨勢下,一體化壓鑄市場空間廣闊。憑借大噸位的一體化壓鑄機,旭升股份能否「旭日東升」?還需接受市場與時間的檢驗!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