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大訂單來了!「超材料」龍頭光啓技術(002625.SZ)股價一字漲停
原創

日期:2022年1月26日 下午8:37作者:飛魚編輯:Sukie

又有軍工企業簽訂大單!

1月25日,光啓技術公告,全資子公司光啓尖端於1月24日與客戶在成都簽訂大型復雜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的長期供貨合同,合同含稅金額達19.87億元。

在利好的刺激下,1月26日,光啓技術開盤直接一字漲停,截至收盤,公司股價上漲10%,市值455.9億元。

史上最大訂單

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公司與該成都客戶都發生類似的交易,且交易數據呈逐年增加。2018 年銷售金額613萬元,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比例1.32%;2019 年銷售金額6297.5萬元,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比例13.09%;2020 年銷售金額8726.08萬元,佔公司年度營業收入比例13.71%。

而2021年達到的19.87億元,佔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主營收入的320.64%,佔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超材料業務營收的486.94%。

大訂單來了!「超材料」龍頭光啓技術(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02625.SZ'002625.SZ/a)股價一字漲停

本次簽訂的合同中的大型復雜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經過公司多年研制,已於2021年2月通過客戶驗收並順利投產。此前,公司募投項目709基地一期已於2021年提前竣工投產,可年產40000公斤超材料產品,可以滿足上述產品的生產交付需求。

這也是迄今為止光啓技術簽訂的最大單筆合同金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光啓技術表示,本次合同的簽訂,意味著重要客戶對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高度認可,證明了公司產品在性能、質量等方面能夠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是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具備較強競爭力的有力證明。

業内人士也表示,與不久前和沈陽客戶簽訂的1.2億元獨家研制協議不同,該筆訂單是單一客戶的單一產品訂單,也是超材料技術在我國航空結構大部件中的成功應用。不僅證明了超材料技術的有效性和穩定性,而且也表明光啓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強大的設計、研發、制造能力。

超材料景氣度高,公司迎業績爆發

光啓技術目前是國内知名的「超材料」尖端裝備研制與生產商。

光啓技術最早可追溯至 2010年,劉若鵬博士和他的團隊成員陸續回到中國後組建成立民營非企業性質的深圳光啓高等理工研究院,公司於2015 年借殼龍生股份上市,2017年完成了超材料尖端裝備企業深圳光啓尖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資產注入,經過三年的建設,2020 年公司超材料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已經超過 60%,公司主營業務已從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制造轉型成為超材料尖端裝備的研制與生產。

作為當今世界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是一種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復合結構或復合材料,主要通過在多種物理結構上的設計來突破某些表觀自然規律的限制,從而獲得超常的材料功能。

大訂單來了!「超材料」龍頭光啓技術(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02625.SZ'002625.SZ/a)股價一字漲停

目前主要作為隱身材料廣泛應用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係統、單兵 AI 裝備等多個尖端裝備領域。

業界普遍認為,在軍事裝備上應用超材料結構產品,替代傳統隱身塗料技術,如同披上「隱身衣」,能大幅度提高裝備的隱身性能。

截至2020年12月,光啓在超材料領域的專利授權已達2000 餘件,在全球超材料競爭格局中佔據絕對領導地位。

此外,超材料產品的特殊性能已經取得各大軍種和軍工企業的認可,光啓的軍工客戶種類和數量也在急劇增加。僅在2020年12月下旬光啓的公告中就分别增加了成都B客戶和C客戶,沈陽的某客戶,以及南昌的某客戶投產通知。

業績方面,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85億元,同比增長18.65%;淨利潤1.21億元,同比增幅18.22%,連續三年實現三季度業績雙增長。

大訂單來了!「超材料」龍頭光啓技術(a style='border-bottom: 1px dashed #007767;text-decoration:none' href='/search?searchbar=002625.SZ'002625.SZ/a)股價一字漲停

結語——

光啓技術經過十餘年堅持不懈地對於底層基礎科學的研發、投入,在超材料領域實現了由「0到1」的歷史突破,將超材料由實驗室研究推向至產業化應用,成為細分賽道當之無愧的獨角獸。

從近幾年訂單情況來看,公司景氣度不錯,未來發展值得跟蹤,不過由於軍工行業信息不甚透明,所以具體情況需要綜合權衡為好。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26日
【一語道破】股價暴漲暴跌!富祥藥業股東高位「精準套現」?
1月26日
【熱點零距離】數字貨幣概念持續火熱,證通電子摘得4連板!
1月26日
【預見】高瓴、高毅等頂級機構參與定增的用友網絡,成色幾何?
1月26日
【市場觀潮】山東路橋漲停!「十四五」建築業發展規劃發佈,裝配式建築迎新機
1月25日
【趣點】淨利預增超23倍!家里有「礦」的江特電機(002176.SZ)潛力十足?
1月25日
「豬、房業務」慘淡!淨利暴降超70%,順鑫農業(000860.SZ)慘吃跌停板
1月25日
【焦點】淨利預增10倍!巨化股份(600160.SH)堪稱化工行業「預增王」!
1月25日
【觀察】業績亮眼,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能否精彩紛呈?
1月25日
【解讀】大全能源業績預增超四倍,擬募資百億加碼矽料
1月25日
【行業一線】繼九安醫療、熱景生物後,醫療器械還有誰能「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