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漲停潮!
1月14日,中藥板塊強力拉漲,概念股掀漲停潮!佐力藥業、以嶺藥業、精華制藥等5只個股漲停,大唐藥業、眾生藥業大漲8%,太極集團、千金藥業、漢森制藥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1月13日下午,國家藥監局召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會議強調,要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打造東北道地藥材品牌,加強中藥質量安全監管。
而就在前一日,全國首次中成藥聯盟集採也落地完成。其中,多類常用藥降價,有產品甚至降至8分錢一片。
可以說,在多重消息利好下,「吃藥」行情卷土重來。但實際上,中藥股在過去近3年時間里一度萎靡不振,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個股反彈才慢慢有了起色。據同花順數據統計,自2021年11月以來,中藥板塊73只個股中,有70只出現上漲。其中,龍津藥業累計漲幅高達220%,精華制藥、隴神戎發、紅日藥業股價已翻倍。
不過,中藥股漲勢喜人的背後究竟有何支撐,這一波漲勢又能維持多久呢?
中藥產業屢獲扶持
中醫中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寶貴的文化遺產,沿用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近幾年來,在國家大力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下,中醫藥行業的多項政策相繼發佈,為中藥行業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2021年12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八部委聯合發佈《「十四五」國家藥品安全及促進高質量發展規劃》也提出「鼓勵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向中藥新藥轉化」等内容。
緊接著,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又發佈《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醫藥支持政策落地提速。
1月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審中心關於發佈《中藥新藥復方制劑中醫藥理論申報資料撰寫指導原則(試行)》《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說明書撰寫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並自發佈之日起施行。
近期,多地還在積極推進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向新藥轉化。
據天津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實施方案》顯示,實施方案包括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在内的21項重點任務。
東北證券鄧利軍指出,2021年中藥創新藥獲批數量達到11個,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同時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一系列振興中醫藥行業的利好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藥在治理慢性病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未來行業規模存在巨大發展潛力,擁有配方以及品牌優勢的中藥企業技術壁壘較高,競爭格局相對良好,具備較強的定價權。
隨著中藥行業政策的密集出台,中藥的剛性需求持續增長。另一邊,中藥材價格上漲驅動下,藥企成本壓力倍增,因此不少中藥企業上市公司陸續提價,包括同仁堂、華潤三九、九芝堂均對旗下自有的安宮牛黃丸產品的價格進行調整,太極集團出廠的藿香正氣口服液也漲價。
藥股或迎「新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下遊需求旺盛,疊加提價影響,中藥企業業績有望迎來一波「紅利」。目前已有20餘家藥企的2021年度業績呈現預增態勢。
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從未來業績增長性看,預測13只中藥企業2021年全年的盈利增幅將超過30%;其中東阿阿膠拔得頭籌,2021年淨利潤增速有望大超9倍。
對此,部分機構券商表示,隨著企業業績逐步兌現,中藥板塊有望持續獲得資金追捧,業績邊際改善的中藥股有望迎估值修復。
德邦證券認為,中藥板塊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低估值疊加業績優的個股有望持續向上,貫穿2022年一季度的春季行情,並有望獲得更持久的景氣週期。
華安證券認為,2022年是中藥板塊業績和邏輯兌現的關鍵一年。建議關注三條主線:有老字號的傳統品牌中藥、有提價能力的特色品種以及有激勵保障的低估值標的。
中航證券認為,中藥板塊的估值水平依然合理,並未出現泡沫,持續上漲可期。中藥在慢病、未病、保健和療養等領域重構了自己的價值體系,同時臨床效果突出的中藥產品會同創新藥一樣持續綻放光芒。在投資上,建議繼續聚焦中藥創新和中藥消費品賽道。
展望後市,強勢儘顯的中藥板塊能否繼續在二級市場上「大放異彩」呢?且持續關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