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焦點】開盤大跌9%!大基金擬減持萬業企業不超過2.1%股份
原創

日期:2021年9月2日 下午8:20作者:飛魚編輯:Sukie

9月1日盤後消息,萬業企業(600641.SH)公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因其自身經營管理需要,擬自披露該減持計劃公告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内,採取集中競價交易與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2.1%。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大基金持有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771.73萬股,佔公司目前總股本7.07%,位列第三大股東。

9月2日開盤,萬業企業應聲大跌超9%,後抄底資金湧入情緒回暖,收盤跌4.35%,目前股價自8月25日高點下跌已超20%。

那麽,大基金為何減持?萬業企業的質地如何?

大基金的密集減持

大基金最近減持動作頻頻。9月1日晚,除萬業企業外,雅客科技亦公告,大基金擬減持股份不超過1%。

8月31日,三安光電發佈公告,持股8.469%的大基金擬減持不超過2%公司股份。8月30日晚,瑞芯微發佈公告稱,減持計劃減持數量已過半,大基金累計減持0.65%股份。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最近四家減持名單,今年以來,大基金還減持了兆易創新、晶方科技、安集科技、北鬥星空、長川科技、長電科技、通富微電、太極實業等多家半導體公司股權,合計減持金額44.74億元。

據Wind統計,大基金在二季度内共出現在18只股票的前十大股東之中,期末參考市值合計為638.68億元。

【焦點】開盤大跌9%!大基金擬減持萬業企業不超過2.1%股份

A股走勢上看,近期半導體板塊也表現較弱。自7月30號以來,半導體指數下跌超10%,其中兆易創新股價下跌超36%,安集科技下跌超30%。

作為產業風向標,大基金的減持引發了不少投資者的質疑和討論,是這些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嗎?

不過,在業内人士看來,在資本回收期,大基金減持是順理成章且早有計劃的事情。從企業公告來看,減持是緩慢而有序的,大多在公告後的半年内執行。消息公佈可能短期影響市場情緒、帶動相關公司股價出現波動,但長期看,這些公司已經具有了獨立循環和造血能力,大基金減持不會對公司基本面產生影響,不改這些公司長期向好發展趨勢。

安信證券報告稱,隨著大基金一期的良性退出,更有利於將資金針對性地投入到較為薄弱的設備材料領域,幫助國内企業在高額研發投入下打造更加良好的生態,早日實現在關鍵領域上對國外設備的進口替代,扶持國内半導體設備企業做大做強,極大地推動了國產設備在國内的滲透率提升,國產半導體設備將站上風口浪尖。

萬業企業的「芯」徵程

提到半導體設備,就不得不說萬業企業。

公司從2015 年開始從房地產轉向集成電路行業,2017年牽頭成立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然後於2018年先收購凱世通,2020年參股收購國際氣體傳輸係統精密零部件領先供應商 Compart Systems,間接成為第一股東,大踏步邁向半導體設備的新徵程。

公司背靠的浦科投資,資源強大,有豐富的跨境收購經驗,操盤過瀾起科技、新加坡 STI 和長川科技等一係列項目。再加上國家大基金的入局,兩大股東為萬業企業定下了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大基調。

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9億元,同比增長28%,歸母淨利潤2.79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集成電路設備收入同比增長223%,增速迅猛。

公司的主要亮點在收購國產離子注入機之光——上海凱世通,前瞻性的切入了離子注入機的賽道。

離子注入機是半導體產業中位於芯片制造前段工序的關鍵設備,價值量較高。其作用在於使用高壓離子轟擊向單晶矽中引入雜質以改變其電性能,號稱晶圓制造的「加農炮」。

2020年中國離子注入機市場規模達44.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3%,目前由美係企業壟斷,國產替代需求非常迫切。

凱世通的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瞄準低能大束流市場,在核心指標上已達到或超過國外同類產品。在萬業的資源支持下,凱世通基於已有的超越7納米離子注入平台開發面向前沿工藝的離子注入機,向先進制程進軍。2021年Q2公司首台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順利通過驗證,另有兩台順利交付,並獲得兩台新訂單,業績釋放在即。

券商研報顯示,國内晶圓廠以及存儲廠未來2年-3年處於持續擴產期,為國產設備廠商提供豐厚成長土壤。國内主要芯片制造企業正積極尋求擴產,新增產能合計約52萬片,經測算,國内離子注入設備市場規模將超過100億元。

另外,萬業企業並不止步於離子機,在浦科投資的推進下,公司聚焦半導體裝備材料上下遊,通過對外並購不斷增厚公司在該領域的積累,目標是成為國内重要的半導體裝備材料集團。

結語——

總的來說,萬業企業身處半導體設備的核心賽道,正迎來國產替代的高速成長期。公司的資本運作能力,產品佈局的眼光,都堪稱優秀。

有投資界人士表示,"硬科技"將成為未來的超級賽道,無論是大基金的減持還是是估值的修復,都是為資金抄底提供了機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9月2日
傳統基建卷土重來,「三鐵」之中誰能跑赢?
9月2日
職教風起丨中公教育的喜與憂:是被誤傷還是「積聚勢能」?
9月2日
寧德時代又被減持,新能源車是否存在泡沫?
9月1日
【熱點零距離】 斬獲60億元大單!半年淨利約6億元,晶盛機電成「資本新寵」?
9月1日
【熱點零距離】 砸1.53億元投建鋰電負極項目!中國寶安優勢何在?
9月1日
【解讀】大基金擬減持近9000萬股!股價暴跌近7%!「雙料龍頭」三安光電還好嗎?
9月1日
【一語道破】易事特股價暴跌19.97%,第三代半導體板塊為何「高台跳水」?
9月1日
【預見】媲美工業母機的行業龍頭50億元定增,恒立液壓大有前途?
9月1日
早盤大幅高開超10%!星源材質「攀上」韓國巨頭LG新能源,欲斬獲43億元訂單?
8月31日
【聚焦增減持】減持超32億!兆易創新「慘吃」一字跌停!跌出「黃金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