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日半導體設備龍頭北方華創閃崩後,今日存儲芯片龍頭兆易創新「慘吃」一字跌停!
8月31日,半導體芯片股集體收跌。截至收盤,兆易創新、立昂微、華微電子等多股跌停,韋爾股份跌超9%、芯海科技、士蘭微、華潤微等紛紛下跌。
消息面上,兆易創新、韋爾股份昨晚均抛出減持公告。其中,千億市值存儲芯片龍頭兆易創新的大筆減持可謂吓尿股民,公告顯示公司股東朱一明和香港赢富得有限公司擬合計減持不超過2134萬股,佔總股份的比例不超過3.21%。以今日153.05元收盤價計,減持金額合計32.66億元。
股東密集減持
兆易創新是國内領先的存儲器芯片及MCU供應商,主營存儲器、微控制器和傳感器的研發、技術支持和銷售。
上半年,「後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全球範圍内對PC、Pad、汽車、AIoT設備等終端產品的需求強勁,半導體產業景氣度回升。
受益行業的高景氣,A股芯片存儲龍頭兆易創新股價自五月底起穩步攀升,至7月30日累計漲幅達92%,但隨後開始震蕩回調,於8月3日直接跌停封板,隨後一路陰跌連綿不絕,
直至減持利空消息加持,今日兆易創新再度跌停,超1600萬單封死跌停板!
據悉,此次減持的原因均是出於自身資金需求。其中,公司第一大股東朱一明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328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約2%;香港赢富得有限公司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06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約1.21%。
實際上,這不是大股朱一明在過去12個月内的第一次減持。早在2020年11月19日,公司減持結果公告顯示,朱一明於上海證券交易所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減持471.53萬股,股份減少1%。據悉,減持價格區間為174-218元/股,減持套現約9.59億元。
除此之外,公司大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在年内也多次減持,累計套現近20億元,目前持股比例降至5.28%。
私募大佬增持?
從股東結構上看,截止二季度末,朱一明、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香港赢富得有限公司分别為其前第一、第三、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别為8.49%、5.71%、4.86%。
與一季度相比,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從第四大股東躋身第二大,期間增持超2000萬股,持股佔比為6.56%。
與此同時,私募大佬葛衛東在二季度也繼續重倉增持。
據芯片股兆易創新公佈的中報顯示,混沌投資董事長葛衛東大幅增持843.20萬股,到二季度末持股達到2951.21萬股,成為兆易創新第五大股東。持股市值達到55.45億元,亦是目前披露的葛衛東的重倉股中持股市值最大的一只標的。
即便股東瘋狂減持套現,是獲利離場的表現。然而,私募大佬的「高舉」增持在一定程度說明半導體的景氣周期仍在,公司股價能否上行還得回歸基本面。
上半年盈利超7億元
從業績來看,今年上半年半導體板塊業績向好,目前整體淨利潤規模達到363億元,板塊增長中位數達到80%,創歷史記錄。
個股中,兆易創新上半年淨利潤同比翻倍實現7.86億元,逼近去年全年盈利水平,並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在業務上,公司除了主營Nor Flash存儲產品,公司還積極切入DRAM存儲器市場,與長鑫存儲密切合作,於今年6 月推出首款自有品牌DRAM產品,實現了從設計、流片,到封測、驗證的全國產化,並持續推進規劃中的其他自研產品。目前公司DRAM產品已在主流消費類平台獲得認證,並在諸多客戶端量產使用。
與此同時,隨著物聯網終端需求不斷推進,公司在微控制器業務全面佈局產品線。截至上半年,公司已成功量產28個通用MCU係列。
上半年,公司各業務產品線收入均有所增加,其中存儲器業務增加約12.83億元,微控制器業務增加約5.5億元,傳感器業務增加約1.48億元,實現總營收達36.41億元,同比增加119.62%。
另外,在同比公司中,中穎電子、芯海科技、北京君正與兆易創新商業模式相似且業務重疊性高,據光大證券劉凱分析師表示,2021年可比公司平均PE為100倍,兆易創新估值水平僅為90倍,大幅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即便如此,光大證券認為,持續看好國產半導體設備材料等細分領域機會,對公司維持「買入」評級。
截止發稿,兆易創新近一個月獲得11份券商研報關注,平均目標價為231.84元。對比當前153.05元收盤價差距較大,兆易創新未來股票估值能否達到預期?且拭目以待!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