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預見】股價下行、解禁來臨,寒武紀切入車載智能芯片尋未來?
原創

日期:2021年7月20日 上午11:06作者:砍柴人編輯:lala

上市一年,股票走勢不佳的寒武紀,近期面臨約250億元市值解禁壓力,考驗公司「股東天團」的意志。壓力不是來自一方面,在丢掉華為海思大客戶後,寒武紀的主營業務面臨新舊切換的調整壓力。

2021年公司步步為營,成立寒武紀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行歌科技」)準備進軍車載智能芯片領域。在一片全新的天地打拼,寒武紀的戰略虧損將何時畫上休止符?

250億市值解禁,考驗寒武紀「股東天團」

寒武紀是顯生宙生命大爆發的時期,代表了新紀元的開始。以「寒武紀」命名的國產AI芯片龍頭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256-SH,以下簡稱「公司」或「寒武紀」)希望用地質學上生命大爆發的時代來比喻人工智能的未來。

在中國經濟動能轉化的當下,憑借其超前的人工智能芯片佈局、天才創始人,以及頂流股東陣營,在成立短短5年内,寒武紀便迅速躍升為全球智能芯片領域知名企業,並成為科創板市值排名前十的企業。

不過眼下看,寒武紀的市場表現不容樂觀。2020年上市,寒武紀開盤價為250元/股,比64.39元發行價高出近300%。當日公司股價漲29%報274元,成交42.9億元,總市值達1096億元。

時隔整整一年,寒武紀股價表現不振,7月19日收盤報116.8元。

本周寒武紀還面臨解禁壓力。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12個月限售期已經屆滿,將於7月20日起上市流通。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數量共計約2.0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51.81%,按照7月18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約為250億元,涉及3名戰略配售股東和29名限售股股東。

寒武紀上市前夜,戰略配售參與者有聯想北京、美的控股、OPPO移動,分别獲配8000萬元、2億元、1億元,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保薦機構相關子公司參與跟投。

本次限售股流動,聯想北京(持有限售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0.31%,以下同)、美的控股(0.78%)、OPPO移動(0.39%)的限售股均已經解禁。

此外,29名限售股股東中,還有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科大訊飛、北京中科算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

一直以來,寒武紀的股東「天團」是同行業和投資者津津樂道的話題。AI智能芯片領域新入局者,都將面臨一個拷問,你的投資人能和寒武紀比嗎?

話又說回來了,解禁不一定面臨減持。寒武紀的股東「天團」各個財大氣粗,押寶剛剛創立的寒武紀,即是看中了寒武紀創始人團隊技術背景,更是押寶人工智能黃金賽道。當下是人工智能蓄力期,對於這些股東來說,靜待市場爆發需要一場持久戰。

如何著眼未來?

中國不缺芯片設計廠商,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韋爾股份(韋爾+豪威+思比科)等國内芯片設計企業各個身懷絕技。

但人工智能的興起和CPU、GPU對智能算法處理的局限性,讓市場對處理器芯片提出新的設計架構要求,為寒武紀等新AI芯片設計企業獲得與老牌芯片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提供機會。

寒武紀是一家非常年輕的芯片設計公司,採用Fabless模式經營,由陳天石和陳雲霁兩兄弟聯合創辦於2016年,主要為AI場景提供底層基礎和算力支持。

成立以來,公司先後推出應用於華為手機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等係列芯片,應用於浪潮、聯想等多家服務器廠商產品中的基於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雲端智能加速卡係列產品。

從營收結構看,公司主營三大業務分别是終端智能處理器IP、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和智能計算集群係統,分别涉及手機、服務器和物聯網產業。

2018年,終端智能處理器IP貢獻了寒武紀99.69%的收入,約1.17億元。2019年,「大客戶」華為手機採用自研芯片麒麟810,寒武紀客戶集中風險爆發,終端智能處理器IP收入直線跌至6877萬元。

好在公司適時推出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智能計算集群係統,並迅速實現技術產業化輸出,挽救了2019年營收。

公司2020年業績顯示,終端智能處理器IP業務收入繼續下滑至0.12億元;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業務取得小幅增長;智能計算集群係統則取得10%增長,成為新的營收擔當。

在主營業務出現較大調整、規模尚未壯大之際,寒武紀又迫不及待尋找新的AI應用場景。

寒武紀於2021年年初成立全資子公司行歌科技,現擬增加注冊資本1.7億元並引入寧德時代、蔚來汽車、上汽、南京國資等投資者。

此舉意味著寒武紀逐漸切入車載智能芯片領域。公司將加速組建車載智能芯片研發和產品化團隊,開拓車載智能芯片相關業務。

和寒武紀的步調一致,早在今年年初,比亞迪等車企就參與AI芯片地平線的相關融資。

在這個芯片供應緊張的特殊時期,芯片設計企業牽手車企,是一種雙赢行為。一方面芯片企業既能獲得資金保障,保證企業正常運營,另一方面,車企也能保障芯片產業供應鏈安全,以及對智能化汽車芯片進行戰略佈局。

不過目前行歌科技尚無產品,寒武紀如何打赢這場時間和金錢加持的技術戰爭尚未可知,但入場卻需要面對一場技術攻堅戰。

從技術層面看,智能駕駛係統的核心是芯片,但又並非一顆車載智能駕駛芯片就能撐起來,更在於「雲邊端車」四位一體的聯動效應。

這就要求芯片體係需要相互兼容,雲邊端之間不能存在開發壁壘,只有基於統一的軟件生態,才能充分調動「雲邊端車」之間的聯動。

所以做智能汽車芯片也並非一蹴而就的,對行業參與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和前期投入。

不過在投資者調研中,寒武紀曾表示,作為人工智能芯片的龍頭企業,寒武紀是極少數有能力、有潛力構建「雲邊端車」統一智能生態的廠商,不會缺席這樣一個重要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華泰證券認為,寒武紀依靠此次佈局進入此前未涉獵汽車市場,補全了產品在應用場景的短板,向英偉達等全球頭部企業看齊。預計公司21-23年EPS為-2.32/-2.36/-2.00元,目標價為158.33 元,給予「買入」評級。

Fabless制造環節「卡脖子」,戰略虧損何時休?

雖然在芯片的緊缺之年,像寒武紀這樣的企業成為車企爭相聯姻的對象,但也要看到,芯片制造環節的短板是國内芯片產業的痛心現狀。

寒武紀是一家典型的Fabless模式經營企業,只有上遊芯片設計,芯片生產需要找晶圓廠代工。

以往公司晶圓主要向台積電採購;芯片IP及EDA工具主要向Cadence、Synopsys和ARM等採購;封裝測試服務主要向日月光、Amkor和長電科技採購,採購相對集中。

由於集成電路領域專業化分工程度及技術門檻較高,部分供應商的產品具有稀缺性和獨佔性,如不能與其保持合作關係,公司短時間内將難以低成本尋找新的供應商。

尤其是全球化營商環境風險叠生,寒武紀的供應商又是全球化企業,隨時都會發生讓供應商產能受限、或合作關係緊張等不可抗力,將對寒武紀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寒武紀的業績虧損仍是公司投資新的AI應用場景時需要考量的問題。Wind數據顯示,2018-2020年,公司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别約為-1.72億元、-3.77億元、-6.59億元。

若公司經營活動無法正常「造血」,寒武紀未來發展大抵也只能繼續依靠外部融資,非常考驗股東和投資者的意志。

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或是寒武紀自身業務、客戶、供應商風險點爆發,將對公司可持續經營造成不利。

撰稿:砍柴人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7月20日
【一語道破】遭利空三連擊!股價大跌近5%!孚能科技未來的看點在哪兒?
7月19日
【熱點零距離】氫能源行業蓄勢待發!「國家隊」入場佈局,相關概念股強勢走高!
7月19日
鐵鋰回歸|電池「牛氣江湖」!誰將成為弄潮兒?
7月19日
黃金賽道CXO|藥明康德:全產業鏈龍頭,上市3年股價已飙漲15倍!
7月16日
【一語道破】中國平安為何不平安?
7月16日
財華聚焦|風口將至之國產疫苗:華蘭生物何時能夠回歸千億市值?
7月16日
【排雷】股价大跌!半年度净利润下滑逾9成,华绿生物怎么了?
7月16日
【聚焦增減持】同花順「騷操作」又來了!「元老級」股東這次是真減持?
7月16日
【熱點零距離】看點十足,鋼鐵股爆發領漲兩市!
7月16日
【熱點速遞】鈦白粉板塊表現搶眼,龍頭個股大幅領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