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間,同花順(300033.SZ)發佈了關於部分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股份減持計劃實施結果及下期減持計劃的公告。
這則公告發佈後,瞬間在雪球、股吧等股票社區引起了熱議。
7月15日,該股直接低開1.97%,盤中一度大跌近5%,此後跌幅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最終下跌2.85%,報收101.08元/股,總市值現為543.41億元。
同花順對於投資者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一家公司。而7月14日的公告之所以遭到不少投資者質疑主要是這幾位股東的減持計劃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此次公告的主角有4位,包括葉瓊玖、於浩淼、王進、上海凱士奧信息咨詢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凱士奧),前三位均是同花順的董事,最後一位是公司的法人股東。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上述4位主角也是除公司實控人易峥外持股佔比最大的四位股東。
自2017年7月14日以來,葉瓊玖、於浩淼、王進、凱士奧開始一起發佈減持公告。
彼時,同花順公告稱,葉瓊玖、於浩淼、王進、凱士奧因自身資金需要,擬於2017年8月5日至2018年2月4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294.2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99%),減持價格參照市場價格。
結果等到減持期滿,該公司於2018年2月5日發佈公告表示,上述四位股東根本一股未減。
減持期滿卻一股沒賣其實也不算什麽。可是在這份公告中,同花順又宣佈,自公告起15個交易日後未來六個月内,還是這四位股東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278.0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96%)。
減持期滿,該上市公司公告稱,這四位股東還是一股沒賣。同時又把上述這份減持計劃原封不動的端了出來。
這還遠遠不算完。
事實上,自2017年7月14日至2021年7月14日剛好四年時間的時間内,算上最新的一次,葉瓊玖、於浩淼、王進、凱士奧四位股東一起前前後後抛出了七次減持計劃,每次準備減持的比例合計都不低。
然而,四年時間過去了,這四位股東到底減持了多少呢?
在這四年的時間里,同花順沒有發生轉增股本、增發、配股、可轉債轉股等事項。
而數據顯示,2017年7月14日至2021年7月14日期間,凱士奧合計減持了426.48萬股,葉瓊玖減持了228.74萬股,於浩淼、王進分别減持了164.63萬股、296.57萬股,四位股東合計減持了1116萬股。
這也就是說,這四位股東在過去的4年時間内7次宣佈要減持,但最終只完成了最開始計劃的26%左右。
關鍵是每次喊要減持,基本都會導致股價大跌。因此,也難怪一些投資者聽到又要減持的消息就開始吐槽,並說這是「狼來了」式減持故事上演了最新劇情。
也有投資者猜測,這四位股東之前一直說要減持但又沒賣多少是因為股價沒達到他們預期的價位,而一直說要減持,是想等股價拉高後可以直接賣。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年期間,其實同花順的業績和股價表現整體上還是比較不錯的。
數據顯示,該公司的營收從2017年的14.1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28.44億元,直接翻倍,而淨利潤從2017年的7.26億元增長到了2020年的17.24億元,增長超過兩倍。
2021年一季度,同花順的營收同比增長37.95%至5.3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3.66%至1.7億元,延續了不錯的業績表現。
相應的,在此期間,其股價也一度從階段性低點25.95元/股飙漲到了最高186.79元/股,累漲近5.7倍。
要知道這幾位的持股都是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成本是極低的,持有到現在早已賺得盆滿缽滿。
展望未來,同花順的發展前景依然不錯。這或許也是四位股東一直沒有大幅抛售的關鍵原因所在。
同花順早期以網上行情交易系統起家,採用「平台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模式,獲得券商交易接口與券商建立長期穩定合作,具備B端渠道優勢。同時,公司通過研發移動端及PC端免費炒股軟件,積累海量C端用戶,並不斷利用免費流量進行多元貨幣化變現。
近兩年來,該公司不斷拓寬業務邊界至基金、保險銷售,貴金屬現貨經紀,期貨及信用卡開戶導流,利用人工智能積極探索對現有業務的產品及服務的叠代升級。
目前,同花順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增值電信服務、軟件銷售及維護服務、廣告及互聯網業務推廣服務、基金銷售及其他交易服務等的收入。
而這些業務大部分都是基於公司龐大的流量。
根據公司2020年年報,同花順日均及週均活躍用戶數近年來不斷創新高,截至2020年底,公司金融服務網注冊用戶數約為54163萬人,每日使用同花順網上行情免費客戶端的人數平均約為1418萬人,每週活躍用戶數約為1842萬人。
在證券服務應用移動端軟件,同花順的月活顯著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截至2021年2月,同花順APP月活躍用戶數為3074.37萬人,大幅領先東方財富(300059.SZ)的1413.88萬人,約為大智慧(601519.SH)月活的3.7倍。
另外,根據中證登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投資者數量達1.78億戶,同比增長11.28%,且近些年來在持續增長。
投資者數量的增長一定程度體現資本市場活躍度不斷上升,對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的需求也會隨之增長。
而在金融信息服務行業内,同花順和東方財富是數一數二的霸主,且競爭格局比較穩定。
綜合來看,同花順未來的流量是比較有保障的,基於流量的業績前景也值得期待。
雖然前景向好,但是這份時不時就要拿出來曬一曬的高比例減持計劃就像是懸在投資者頭上的一把利劍,未落下來之前總是令人擔憂的。
至於此次這四位股東到底是真的要減持,還是再度上演「狼來了」最新戲碼只能等待時間的驗證。
作者:雲知風起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