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A股傷透的心還可以愛誰?
從近期的情況來看,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投資者當下最愛的是日股,這也導致日經ETF遭到哄搶。
巴菲特「點燃」日股,日經ETF迎來瘋漲
日經225指數作為日本股票市場的重要指標,與我國上證指數具有相似地位。2023年1月17日,日經225指數高開上衝,再次刷新階段性新高,自年初以來已累計上漲超過37%,距離1989年的高峰已相去不遠。此種表現使得「失落的30年」言論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觀。
回顧2023年以來日股的大漲行情,伯克希爾(BRK.A.US)及「股神」巴菲特的「喊話」不容忽視。
2023年4月11日,巴菲特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他對日本股市前景充滿信心,並考慮進一步增加投資。事實上,巴菲特已將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日本的五大商社持股比例提升至7.4%,這五大商社分别為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
2020年8月,巴菲特投資逾60億美元建倉日本五大商社,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飙升,五大商社股價大幅上漲,為巴菲特帶來豐厚收益。
巴菲特還透露,他考慮購買五大商社以外的日本股票,並表示若股票進一步被低估,將啓動追加投資。2023年6月19日,伯克希爾·哈撒韋通過全資子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將其在日本五大商社的平均持股比例提升至8.5%以上。
巴菲特的「股神」地位使其號召力巨大,吸引眾多資金關注日本股市。在「反身性原理」作用下,日股大幅上漲,進一步吸引資金買入,推動股價攀升。相較之下,近兩年我國港、A兩市表現欠佳,部分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日本股市。
然而,大部分投資者無法直接投資日本股市,因此QDII基金成為投資日本股市的替代選擇。數據顯示,我國A股市場四只掛鈎日經225 ETF的QDII基金近期出現明顯異動,成交量放大,價格走強,其中以華夏野村日經225 ETF(513520)最為明顯。
如下圖所示,規模最大的華夏野村日經225 ETF在連續上漲後,於1月16日一度飙漲逾9%,最高報1.668元,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溢價率一度超過22%,當日成交47.79億元,換手率達603.49%。然而,該基金尾盤走弱,最終反而下跌超過4%。
綜合來看,在資金推動下,四只掛鈎日經225ETF的QDII基金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癫狂」。
基金經理連續提示風險,還能買嗎?
值得一提的是,一連多日,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ETF等相繼發佈了溢價風險提示。
更有甚者,出於保護投資者的利益考慮,華夏野村日經225ETF於1月17日開市起至當日10:30停牌。
而在復盤後,該基金立刻衝高逾7%,不過隨後一路走低,目前已經處於下跌狀態,成交超過35億元。
面對資金湧入導致的明顯溢價,基金經理也在連續提示風險。
華夏日經ETF基金經理趙宗庭提示投資者關注短期溢價後的回撤風險稱,「近期華夏基金管理的日經ETF出現較高溢價,在這里也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損失」。
工銀瑞信基金大和日經225ETF基金經理李銳敏提示,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在出現大幅溢價風險的情形下,尤其應當保持理性,合理控制倉位、謹慎追高參與,規避非基本面因素幹擾帶來的潛在損失。在投資這類QDII產品過程中,除了參考目標指數的走勢,也要重點關注匯率波動風險,此外還需要關注基金產品本身的申購限額和投資容量。
只不過面對「亢奮」的情緒,基金經理的提示能起到的作用只怕也很有限。
結合成交量和走勢來看,前幾日日經ETF上漲還沒那麽瘋狂的時候,買入的那些投資者應該是賺錢的,而在16日、17日買入的絕大多數投資者應該已經虧損狀態,其中一些或許虧損了不少。
不過,近期在A股市場買入日經ETF的資金大多是炒短線的熱錢,玩的是籌碼博弈那一套。
需要指出的是,ETF實行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並存的交易制度,當二級市場ETF交易價格高於其份額淨值,即發生溢價交易時,程序化套利的專業機構可以在二級市場買進「一籃子」股票轉換為對應ETF,再於二級市場上高價賣出ETF從而實現套利。
因為有套利機制的存在,溢價終將被拉平,在高溢價狀態之時買入顯然不是明智行為。
因此,即使看好日本股市能繼續上漲,當下也並不是一個適合立刻買入的時間節點,一不小心就會變成「接盤俠」。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