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又見「天價離婚」,長春高新大跌6.3%,股價創近4年新低!
原創

日期:2024年1月12日 下午6:50作者:飛魚編輯:Annie

近一年以來,市場走勢疲軟,A股的「天價離婚」倒是層出不窮,一次又一次的刺激著股民的神經。

1月12日,長春高新(000661.SZ)放量大跌6.3%,報收125元/股。昨日公司公告,二股東金磊離婚,將所持公司股份的約86%分給前妻王思勉,若以今日收盤價計算,分割股份市值超過37億元,一時輿論嘩然。

值得關注的是,長春高新股價自2021年5月份開始下挫,至今累計跌幅約75%,走勢相當萎靡。

又見「天價離婚」,長春高新大跌6.3%,股價創近4年新低!

A股「天價分手費」又添一例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金磊持有長春高新共3464.57萬股,佔比8.56%,本次離婚其擬將所持有的3001.41萬股股份分割至前妻王思勉名下。

本次變動後,金磊持有公司總股本的1.14%,而王思勉持有公司總股本的7.42%,一躍成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高達數十億元的分手費顯然超出市場預期,雖然公司安撫道,這是股東的私人行為,二人也承諾一年内不以任何方式減持各自所持股票。但投資者仍選擇「用腳投票」,1月12日,公司股價大跌,創下近4年的新低。

本次事件背後的主角金磊來頭可不小,說是長春高新的「靈魂人物」毫不誇張。

金磊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94年赴美留學,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藥物化學博士學位。

金磊博士回國後開啓創業之旅,與長春高新共同投資組建長春金賽藥業,算是「國内生長激素研發的引領者和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的開拓者」。

直至2019年,長春高新和金賽藥業進行換股,持有金賽藥業高比例股份的金磊一躍成為長春高新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11.51%。在2023年10月,金磊還曾入選胡潤百富榜的第585位,身價約100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二季度,彼時正值長春高新股價處於歷史高位附近,金磊曾頻繁套現,持股比例降至8.5%附近,出手可謂精準。如果粗略計算的話,其累計套現或超過50億元。

本次離婚是否為了再次減持做準備,外界不得而知。過往曾有一些上市公司股東鬧離婚,被外界質疑是「鑽空子」、「離婚是假,減持是真」。

但本次長春高新的離婚事件顯然並不存在「借道減持」的風險,因為相關的制度漏洞已經被政策堵住。

去年8月,滬深交易所曾表示,大股東因離婚分配股份後進行減持的,股份過出方和過入方應當合並計算判斷大股東身份,相關規定應共同遵守,包括大股東集中競價交易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内減持不超過1%、大宗交易任意連續90個自然日内減持不超過2%,以及履行預披露義務等等。

近一年以來,A股出現了不少「天價離婚」事件。最轟動無疑是2023年的三六零(601360.SH),公司實控人周鴻祎分割4.47億股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6.25%)至前妻胡歡名下,消息公佈時正值AI炒作的瘋狂時期,公司股價一度漲至20元/股附近,所以上述股份價值約90億元。

不過隨後三六零股價一路下挫,至今累計跌幅逾60%,此前的股價高位也被投資者戲稱為「離婚頂」。

此外,彤程新材(603650.SH)、科信技術(300565.SZ)、卓勝微(300782.SZ)等公司的股東也在近一年以來曾有過離婚的相關公告。

「東北藥茅」的發展歷程

長春高新號稱「東北藥茅」,公司業務主要分為基因工程制藥、生物疫苗、中成藥和房地產等板塊,其中,子公司金賽藥業由於手握生長激素的「明星產品」,是長春高新的主要業績貢獻者。

2023年三季報顯示,長春高新的營業收入為106.82億元,歸母淨利潤為36.12億元。而同期,金賽藥業的營業收入為81.18億元,歸母淨利潤為35.24億元,秒殺其他幾個板塊的業務水平。

又見「天價離婚」,長春高新大跌6.3%,股價創近4年新低!

某種程度上,資本市場給長春高新估值實際上就是給金賽藥業估值。

事實上,長春高新原本是一家地方國資運營的資本運作平台,主要業務為房地產,和生物醫藥是風馬牛不相及。

1996年,長春高新慧眼識珠,最初出資5860 萬元,取得金賽藥業65%股權,開始了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並在其後增資擴大持股比例。沒想到金賽是棵「搖錢樹」,並帶動長春高新的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如此驚人的投資回報率,讓多少明星VC相形見绌。

這種成功顯然是很難復制的,生長激素原本是由人體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在兒科領域,該激素可以治療矮小症,顯著促進兒童的身高增長,並改善其他組織的生長發育。

生長激素此前在美國已被證明是個好賽道,青少年的身高是臨床非必需的類消費品需求,且不佔據醫保。隨著人們對身高、外形的追求,尤其是東亞國家内卷的環境,生長激素市場在國内增長很快,長春高新作為領頭羊,其發展也駛入「快車道」。

從2014年至2022年,長春高新的營收從22.62億元增至126.27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從3.18億元增至41.40億元,增幅超10倍。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106.82億元,同比增長10.73%,實現歸母淨利潤36.12億元,同比增長4.27%。

近年來,公司業績雖保持強勢,但股價卻步入漫漫熊途,一方面,有業績增速下滑和估值調整等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内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這無疑把躺著賺錢的長春高新推向了輿論漩渦的中心。

此外,人口增長率的持續下降,以及生長激素被納入國家集採範圍的消息,都可能影響到市場的增長空間和公司的定價權。

值得關注的是,國内的競爭對手也在攻城略地,如安科生物自主研發的長效生長激素產品「AK2017注射液」曾於2022年10月獲得了國家證監局臨床試驗批件。未來長春高新的市場份額是否被威脅,暫未可知,需要投資者進一步跟蹤。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12日
三大指數衝高回落,光伏板塊卷土重來!
1月12日
光伏逆變器板塊走強,周期的反轉即將到來?
1月11日
創業板強勢反彈,飛行汽車、鴻蒙概念領漲!
1月10日
萬泰生物大漲之後上演「高台跳水」,國内HPV市場迎變局?
1月10日
三大指數衝高回落,傳媒、消費電子板塊下挫!
1月10日
A、H聯袂上漲!「免稅茅」有望重回巅峰?
1月9日
逼近跌停後又漲停,「太平鳥」的股價並不太平!
1月9日
三大指數集體反彈,旅遊板塊延續強勢!
1月9日
生肖酒大火難阻「股王」易主!提價+旺季能否助白酒股回暖?
1月8日
「銀發經濟」迎風口,相關概念股逆勢活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