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自高點已暴跌約7成的「牙茅」通策醫療(600763.SH)強勢錄得一字板,報124.66元/股,總市值為399.7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單單是該股,A股市場牙科業務佔比較高的融钰集團(002622.SZ)同樣收獲了一字板,國瓷材料(300285.SZ)則大漲了7.55%。
與此同時,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的牙科概念股同樣表現不俗,其中時代天使(06699.HK)上漲9.31%,現代牙科(03600.HK)飙漲26.24%,瑞爾集團(06639.HK)最終上漲5%。
港A兩市的牙科概念股為何突然爆發?「牙茅」通策醫療的前景又如何?
種植牙集採方案到底說了什麽?
從消息面來看,牙科概念股的爆發和一則消息落地有關。
9月8日,醫保局發佈《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披露了多條重要信息。
其一,《通知》指出,口腔種植的費用大致分為醫療服務+種植體+牙冠三個部分。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以單顆常規種植牙的醫療服務價格為重點,按照「診查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臵入」的醫療服務價格(包含種植全過程的診查費、生化檢驗和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臵入費、掃描設計建模費,不包括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軟組織移植)實施整體調控,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導入至整體不超過4500元每顆的區間,三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參照當地醫療服務分級定價政策相應遞減。
政策中針對三種特殊情形予以價格放寬待遇,包括1)經濟發達、人力成本高、口腔種植技術領先的地區可以放寬20%;2)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口腔種植專業列入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的醫療機構可以放寬10%;3)口腔種植成功率高,公開服務質量信息、承諾接受監督和檢查的醫療機構可以放寬10%。且三種情形可以進行疊加,即最高上限可達6300元。除此之外,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的項目與常規種植牙手術價格可以拉開適當差距,歷史價格偏低、以技術勞務為主的項目也可以適當提高價格。
其二,《通知》指出,有序推進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技耗分離」,主要採取「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通過擠壓耗材不合理溢價收費空間,可以在充分尊重醫療技術勞務基礎之上實現讓利於民,為患者切實減輕種植牙費用負擔。而種植體、牙冠價格通過後續集採和競價掛網產生。
其三,《通知》指出,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採購聯盟,由四川省醫療保障局牽頭組建種植牙耗材省際採購聯盟,各省份均應參加。集中採購以成套的種植體系統為單元,包含種植體、修復基台,以及覆蓋螺絲、愈合基台、轉移桿、替代體等配件,廣泛發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參加。原則上各統籌地區參加本次集採的醫療機構數(含民營)佔開展種植牙服務醫療機構的比例應達40%以上,或本區域報送需求總量佔上年度實際使用總量的比例達50%以上。各省還將建立價格異常警示制度,以省為單位開展口腔種植價格調查檢查。
以上只是《通知》中一部分内容。
眾所周知,牙科是個比較暴利的行業,同眼科、骨科一起被視作是黃金賽道之一,種植牙更是因天價收費、宣傳虛假補貼等亂象而飽受質疑,此前就傳出要集採的消息。
這也導致許多投資牙科概念股的股民一直懸著心,如今靴子終於落地。
而且《通知》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具有不少亮點。
方案有哪些亮點?
華泰證券9月9日的研報顯示,此前寧波種植牙集採限價醫療服務費用僅2000元。相較下,此次披露的醫療服務費用最高上限可達6300元,無疑要高出許多。
據了解,作為國内口腔醫療服務龍頭的通策醫療在回應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調控時稱,《通知》對公司是利好,一者,服務費價格比此前市場預期的要好,之前市場預期普遍在兩三千元;二者,後續種植牙還會出台耗材(價格調控),但這對公司沒影響,「耗材跟公司沒關系」。
此外,《通知》並未對價格設置硬性標準,民營自主定價,形式相對靈活利好民營機構提供不同檔次的種植牙服務。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國種植牙滲透率水平較低,根據《第四次中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中國種植牙市場仍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35-44歲/55-64歲/65-74/歲人群中有未修復缺牙的患者比例分别為18.6%/38.9%/47.7%,而有種植義齒的比例僅為0.2%/0.1%/0.3%,在種植牙收費下降後市場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牙茅」通策醫療前景如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作為口腔醫療服務領域的龍頭,通策醫療有望從此次的集採方案中獲益。這一點也反映在了該股9月9日的走勢上,這一天資金封漲停板封得非常堅決。
具體而言,該公司的主營業務就是口腔醫療服務,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擁有已營業口腔醫療機構65家。
據悉,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發展跟隨一個國家經濟規模的增長而增長,特别是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越來越多的時候,口腔醫療服務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周期。
根據牙博士招股說明書,從2015年到2020年,我國口腔服務行業規模從923億元增至1628億元,復合增速為12.02%,其中民營佔比為54.3%。隨著人口老齡化帶來種植、填充等口腔業務需求的上升,消費升級帶來種植、正畸等高端業務佔比提升,加上人們口腔保護意識的提高,未來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30年行業規模將增至5261億元,2021-2030年復合增速為11.77%,民營佔比增至68.9%。
值得一提的是,通策醫療的主要口腔服務業務涉及種植、正畸、兒科及綜合口腔項目,而前兩者則是典型的高價值項目。
例如,據同行時代天使(06699.HK)的招股書披露,中國正畸市場由2015年的34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7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0.7%,並且有望於2030年達到296億美元,2019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3.6%。
總的來看,通策醫療所處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其實是很光明的,在行業内的高價值領域也有不錯的地位。
結語
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通策醫療在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18 億元,同比增長0.05%;實現歸母淨利潤2.96億元,同比下降15.73%。
由此可見,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該公司相繼出現了股價暴跌、業績下滑的情況,讓不少投資者「心涼了一截」。
如今超出預期的種植體集採方案出台算是給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通策醫療的股價能否就此止跌回暖值得關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