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反復,可選消費低迷,中國化妝品行業持續承壓,尤其是第二季度,無論是彩妝還是護膚賽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不過逸仙電商的護膚業務卻逆勢增長,成為其Q2財報亮點。
近日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YSG)發佈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公告顯示,逸仙電商第二季度實現營收9.5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護膚業務同比增長49.2%達到3.18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從14%上升至33.4%。逸仙電商此前提出了「以毛利率為核心驅動」的降脂增肌戰略初見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財報中,逸仙電商經營現金流上市以來首次轉正。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經營性活動現金流為1.12億元。
二季度行業低迷
疫情原因導致可選消費低迷,化妝品行業作為可選消費的一員,也受此影響。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7%,其中,限額以上化妝品類的零售總額為190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5%。今年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6%,其中化妝品零售支出在4、5月分别下降了22.3%和11%。
而在6月疫情稍顯好轉時,美妝護膚在淘系平台的線上銷售繼續下降,Datayes數據顯示6月線上銷售情況:淘系平台(天貓&淘寶)護膚類銷售額278.5億元/-5.4%,彩妝類銷售額73.9億元/-20.0%。山西證券點評稱:其中護膚品類需求相對穩健,降幅有所收窄;彩妝品類降幅較大主要受到疫情居家隔離化妝需求減少,以及品牌商營銷投放減少所致。
隨著中報的陸續發放,國内化妝品行業各公司上半年表現皆亮相。按申萬行業分類,A股品牌化妝品共6家公司表現如下,以2022中報營收規模來看,上海家化(600315)上半年收入最多。6家公司有4家上半年收入都超過20億元,看起來還可以。
但我們分季度來對比今年Q1與Q2化妝品行業主要龍頭的業績情況來看,這6家公司在Q2的表現並不好,上海家化、珀萊雅(603605)、水羊股份(300740)、丸美股份(603983)的Q2歸母淨利潤環比Q1下滑,其中上海家化的Q2單季歸母淨利潤規模甚至為負。
總體來看,受大環境影響,化妝品行業今年二季度普遍低迷,逸仙電商作為國内美妝的代表品牌之一,第二季度的總收入也是同比下降的,但其護膚業務卻逆勢增長,成為本次財報亮點。
護膚業務是亮點,Q2經營現金流首次為正
公告顯示,逸仙電商在2022年第二季度的總淨收入從去年同期的15.3億元下降37.6%至9.52億元,同時第二季度毛利率也下降至62.9%,而去年同期為65.7%。公司解釋稱,毛利率減少的主要原因是6月18日購物節期間的促銷活動增加所致。
公司CEO黃錦峰指出:「疫情抑制了消費者美容支出,2022年第二季度充滿挑戰。雖然我們的收入同比下降了37.6%,但我們來自護膚品牌的淨收入增長了49.2%,佔逸仙總淨收入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我們新收購的臨床和高端護膚品牌DR.WU(達爾膚,其中國大陸業務)、EveLom和Galénic(法國科蘭黎)的淨收入同比增長112.0%。此外,由於我們團隊主動改善營運,我們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經營現金流為正。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執行我們的戰略發展計劃,同時在下半年的復雜市場環境中更加兢兢業業。」
黃錦峰曾指出,在彩妝業務受到外部環境影響時,護膚品業務表現可觀,長遠來看,護膚品業務的抗風險能力要比彩妝更強。
護膚品業務只是逸仙抗風險努力的冰山一角,在行業低迷的環境下,逸仙今年宣佈進入轉型期,開啓「二次創業」。
據此前媒體報道,黃錦峰今年首次公開復盤了逸仙電商過去的成長路徑,他談到,「站在新五年的起點,團隊將開啓‘二次創業’,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去脂增肌實現盈利,再進入新的增長階段。」
黃錦峰提出,「公司轉型勢在必行」,並提出了轉型設想,逸仙電商的戰略轉型將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利潤;第二步,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和品牌建設;第三步,公司全面進入新的增長階段。這意味著,逸仙電商在未來將從「求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
如今來看,「以毛利率為核心驅動」的降脂增肌戰略已經初見成效,從第二季度財報來看,公司整體經營穩健:經營現金流上市後首次為正,護膚業務同比高增長,戰略轉型效果逐漸顯現。
對於已經開啓轉型之路的逸仙電商來說,當務之急是從以往「規模為先」轉向「有盈利的增長」。
「第二個五年,我們希望走得更加穩,因為我們更多地希望做一些有時間復利且能夠穿越周期的事情。所以接下來我們希望是,以強大的品牌力加上以研發驅動的非常好的產品力,去打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生意模型。」逸仙電商集團副總裁呂霈霈在業績溝通會上如是表示。
總結
總體來看,在二季度化妝品行業低迷的情況下,逸仙積極展開轉型,護膚業務逆勢增長,同時經營現金流首次轉正,企業轉型初現成效,下一步企業更注重修煉内功,注重「有盈利的增長」,希望「走的更加穩」。筆者認為,在當下疫情反復的大環境下,化妝品作為可選消費,企業如何在逆境中生存,確實考驗著管理層的智慧,而降本增效、收縮戰略,是多數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