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中報業績披露期已經走至尾聲,目前北交所的106家公司均已公佈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
北交所作為一個備受矚目和期待的金融市場,其板塊内上市公司的中期業績究竟如何?
106家公司實現營收441.46億,吉林碳谷、貝特瑞同比增長超140%
根據Wind的數據,上半年,這10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收441.46億元,其中營收過百億的僅有貝特瑞(835185.BJ)。
緊隨其後的是穎泰生物、海泰新能、同力股份,這三家公司的營收分别為42.78億元、29.02億元、25.31億元;另有長虹能源、德眾汽車、球冠電纜、連城數控、吉林碳谷、晨光電纜、同享科技、拾比佰的營收超過5億元;而剩餘94家公司的營收皆在5億元以下,佔比達88.68%,其中31家公司的營收不足1億元,佔比為29.25%,排名最末的數字人(835670.BJ)期内營收更是只有714.59萬元。
由此可見,相較於滬深交易所的整體情況而言,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業績體量其實只能算是一般,不過這也符合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定位。
以上說的是營收的絕對規模,再來看看這些上市公司營收的增速表現。
數據顯示,期内,營收同比增速超過100%的有兩家公司,分别是吉林碳谷(836077.BJ)的144.03%、貝特瑞的142.47%;另有6家公司的營收增速處於50%-100%區間,包括惠豐鑽石、海泰新能、通易航天等;營收同比增速位於20%-50%區間的則有23家,包括連城數控、艾融軟件、森萱醫藥、德瑞鋰電等;30家公司的營收增速處於0-20%區間,包括則成電子、流金歲月、安徽鳳凰等。
當然了,這些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也有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的,合計達45家,佔比42.45%。其中,營收同比降幅超過30%的有9家,分别是志晟信息、海希通訊、恒合股份、華維設計、同輝信息、大地電氣、旭傑科技、華陽變速、數字人,而數字人的營收同比降幅達到了68.1%。
9成北交所公司實現盈利,但兩極分化明顯
而在盈利方面,這10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95家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佔比達89.62%,整體的盈利狀況還是不錯的。
就盈利規模而言,這106家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合計實現了43.06億元的歸母淨利潤,其中盈利的95家公司合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4.51億元,而剩餘的11家公司則合計虧損了1.45億元。
不過,進一步細分到各家公司身上可以發現,頭部的少數幾家公司就貢獻了過半的歸母淨利潤,整體呈現出極為明顯的兩極分化格局。
具體而言,期内歸母淨利潤超過3億元的僅有貝特瑞、穎泰生物(833819.BJ)、吉林碳谷,其歸母淨利潤分别為9.16億元、7.01億元、3.35億元;同力股份、連城數控、長虹能源、森萱醫藥期内的歸母淨利潤也都超過1億元。
而這7家公司合計就貢獻了25.78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佔總歸母淨利潤的比例超過了5成。
另外還有88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處於0-1億元區間,這類公司佔據了北交所的大多數部分,其中,14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少於1000萬元,里面的華陽變速(839946.BJ)期内的歸母淨利潤同比暴降96.96%至79.69萬元。
就歸母淨利潤增速而言,表現最出彩的是科潤智控(834062.BJ),該公司期内歸母淨利潤同比飙增8427.09%至1439.89萬元;此外中航泰達、穎泰生物、吉林碳谷、駿創科技、晨光電纜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了100%,分别為255.1%、247.79%、204.81%、155.44%、108.17%;12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處於30%-100%區間,包括錦好醫療、佳先股份、方大股份等;22家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處於0-30%區間,包括球冠電纜、晶賽科技、榮億精密等。
還有66家北交所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在期内錄得下跌,其中同比降幅超過50%的有18家,降幅超過1000%的有數字人和志晟信息(832171.BJ)兩家公司。
這些北交所公司更受機構青睐
眾所周知,投資北交所的門檻比較高,因此該市場内公司股價表現的強弱對機構資金的依賴比滬深市場要更重一些。
東吳證券研報顯示,從此次中報披露的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來看,長虹能源、貝特瑞、科達自控、同力股份、凱德石英、蓋世食品、吉林碳谷、諾思蘭德等公司的機構持股比例超過2%,其中排在前列的是長虹能源(836239.BJ)和貝特瑞,分别為4.32%、3.17%。
而結合一季度末的機構持股比例來看,長虹能源、貝特瑞、穎泰生物、蘇軸股份、科達自控等公司在第二季度得到了機構加倉,其中變動比例最大的前三名依次是長虹能源、貝特瑞、穎泰生物,變動比例分别為2.57%、2.02%、1.87%。
此外,東吳證券研報顯示,星辰科技、威博液壓、德瑞鋰電等公司則在二季度遭到了機構減倉。
值得注意的是,結合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上述這些獲得機構加倉的北交所公司的業績表現大多不錯,所處的行業也比較景氣。
例如,有著「北交所一哥」之名的貝特瑞是中國寶安(000009.SZ)旗下的子公司,主營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石墨烯材料,客戶主要是國内外鋰離子電池產商,包括松下、三星SDI、LG化學、SKI、村田等知名海外客戶和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國内客戶。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近兩年的爆發,其業績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大幅攀升。此次於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02.01億元,同比增長142.47%;實現歸母淨利潤9.18億元,同比增長25.67%;實現扣非利潤8.77億元,同比增長68.36%。
吉林碳谷的主要產品是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為碳纖維的核心原材料,終端應用則是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交通、能源、體育休閑等領域,同樣涉及多個近年來的熱門行業。
據悉,該公司期内業績大增主要是因為隨著工業用和民用產品市場迅速開拓,應用領域橫向和縱向都得到拓寬,碳纖維原絲產品銷售量快速放大、主要產品售價同比上漲。
結語
綜上所述,從2022年上半年整體的業績表現來看,北交所公司的業績規模大多不大,但是像貝特瑞、吉林碳谷等一些高景氣行業的公司還是獲得了不俗的中期成績。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