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鋰電板塊將流行一個關鍵詞~「一體化」,這是強者恒強的自然產物,最經典的案例就是華友钴業。
眾所周知,華友钴業是靠钴金屬起家的,但它後來又盯上了鎳和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等材料龍頭,甚至還將鋰礦收入囊中。
2021年1月11日晚間,華友钴業公告,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淨利潤37億元-42億元,同比大增217.64%-260.56%,預計2021年度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在人民幣37.9億元到 42.9億元之間,同比增長237.20%-281.68%。
華友钴業本次業績預增主要是由於公司產品高端化、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戰略實施取得了突出成效。2021 年新能源鋰電材料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公司主要產品產銷量增加,產品銷售價格也不斷上漲,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回顧華友钴業2021年在二級市場的表現,2021年3月25日,華友钴業盤中最低價報60.87元,股價觸及全年最低點,7月13日股價最高見151.00元,最高點相較於年初最大漲幅達到90.83%。
華友钴業2022年1月14日的收盤價為107.20元/股,市值1309億元,結合2021年的走勢來看,目前處於回撤期。
關於華友钴業的一大看點是其產業一體化的經營戰略,該戰略主要體現在「資源+前驅體+正極」產業鏈佈局,大有鋰電生態之勢。
01一體化之正極材料
正極方面,華友钴業2021年5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向關聯方杭州鴻源購買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38.6%的股權,交易價格13.51億元。同時,華友钴業控股股東華友控股同意將持有的巴莫科技26.4%股權代表的表決權等權利委託給華友钴業行使。交易完成後,華友钴業合計控制巴莫科技65.02%的表決權,華友钴業實現對巴莫科技的控制,從2021年8月份起,實現對巴莫科技並表。
天津巴莫科技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位居正極材料行業的第一梯隊陣營,2020年出貨量為2萬噸,總體收入41.5億元,2021上半年出貨量為2.3萬噸。
正極方面,華友钴業旗下還有一家鮮為人知的企業叫聖釩科技(全稱:内蒙古聖釩科技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9年4月9日,是華友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5000萬元人民幣,位於呼和浩特市金山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聖釩科技專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業材料供應商,總規劃年產50000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分四期建設,I期12000噸年產能2019年5月1日正式投產;II期13000噸計劃2020年投產。
2020年12月底,呼和浩特市生態環境局關於聖釩科技鋰電正極材料75000噸/年磷酸鐵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聖釩科技起碼很快就有7.5萬噸/年磷酸鐵鋰產能了。
巴莫科技主打三元高鎳正極材料,聖釩科技主打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二者形成互補關係,且戰略上,華友钴業有意將聖釩科技塞入巴莫科技的資產包。
2021年11月份,華友钴業公告稱,公司擬向母公司華友控股收購聖釩科技100%股權,擴充磷酸鐵鋰業務。同時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與華友控股簽署了《股權收購意向書》,巴莫科技擬向華友控股以支付現金或者增發新股的方式收購其持有的聖釩科技100%股權。
這樣一來,聖釩科技就從華友控股出來進入華友钴業,再從華友钴業出來最終歸入到巴莫科技表中。這就壯大了巴莫科技的總資產與營收能力,為日後的第二次IPO做鋪墊,要知道,巴莫科技在2010年時候就啓動過一次IPO,可惜卻折戟沉沙了。
在正極領域,華友钴業還攜手億緯鋰能、合縱科技欲聯合打造全球最大的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基地。
2021年1月,億緯鋰能攜控股股東億緯控股就以18億元入股華友钴業。
2021年11月,華友钴業還與興發集團(000426.SZ)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的,雙方計劃圍繞新能源鋰電材料全產業鏈進行合作,建設50萬噸/年磷酸鐵、50萬噸/年磷酸鐵鋰及相關配套項目;2021年12月10日,雙方簽訂了《合資合同》,進一步推進鋰電材料領域合作。
02一體化之前軀體
前驅體方面,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華友钴業連續與容百科技(688005.SH)、當升科技(300073.SZ)及孚能科技(688567.SH)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2022年-2025年期間預計向前述三家公司提供至少64.5萬噸三元前驅體。
其中,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容百科技在華友钴業的前驅體採購量不低於18萬噸。在華友钴業向容百科技提供有競爭優勢的金屬原料計價方式與前驅體加工費的條件下,雙方預計前驅體採購量將達到41.5萬噸。
華友钴業向當升科技提供有競爭優勢的金屬原料計價方式與前驅體加工費的條件下,2022年至2025 年當升科技計劃向公司採購三元前驅體30-35萬噸。
2021上半年,公司生產前驅體3.1萬噸,同比增長138.25%,銷售前驅體2.92萬噸,同比增長128.95%。
2021年6月份,華友钴業公告,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資不超過76億元,用於年產5萬噸高鎳型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10萬噸三元前驅體材料一體化項目、年產5萬噸高性能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證監會近日公告,華友钴業之前的那筆不超過76億元的發行可轉債事項2022年1月17日上會。
03一體化之鋰钴鎳
目前華友钴業的鎳钴板塊已成規模,鋰板塊補齊拼圖, 構築核心資源優勢。
鎳方面: 公司在鎳項目方面佈局了多條生產線,目前進展順利:
其一是華越年產 6 萬噸鎳金屬濕法冶煉項目已於2021第四季度提前投料試車,有望快速放量;
其二是華科鎳業年產 4.5 萬噸高冰鎳項目於 2021 年上半年開工建設,預計2022 年年中投產;
其三是華飛鎳钴 12 萬噸粗制氫氧化鎳钴濕法冶煉項目前期工作啓動;
其四是衢州華友 3 萬(金屬)噸電池級硫酸鎳項目預計 2022 年建成投產;
其五是友山鎳業,友山鎳業印尼有限公司由華友、青山、盛屯合資設立,位於印尼馬魯古群島中的哈馬黑拉島緯達貝工業園(IWIP)内。公司是一家依託印尼紅土礦資源,採用火法冶煉生產高冰鎳的企業,建設4台幹燥回轉窯、4台焙燒回轉窯、4台礦熱電爐,設計產能為43590噸/年高冰鎳,高冰鎳含鎳量 34000噸/年,項目建設總投資為4.07億美元。
钴方面:華友钴業靠钴起家,一直深耕剛果金,旗下子公司 CDM 公司、 MIKAS 公司粗制氫氧化钴產能合計 2.14 萬噸,並且已擁有 3.9 萬噸钴冶煉產能,同時印尼濕法項目伴生钴也將顯著貢獻公司原生钴產能。
另外,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亞洲與華友钴業等合作方在印尼組建合資公司,項目規模為年產約12萬噸鎳金屬量的產品和約1.5萬噸钴金屬量的產品。
2021上半年,公司生產钴產品1.83萬噸,同比增長26.07%,銷售钴產品1.22萬噸,同比增長17.82%。
鋰方面:公司收購前景鋰礦公司100%股權獲得津巴佈韋 Arcadia 鋰礦補齊上遊資源拼圖,形成了深厚護城河。
2021年12月22日晚間,華友钴業公告,擬通過子公司華友國際礦業以4.22億美元收購位於津巴佈韋的前景鋰礦100%股權以及《公司間貸款協議》項下的關聯債權。
相關數據顯示,Arcadia項目標準資源量為7270萬噸,氧化鋰品位1.06%,氧化鋰金屬量77萬噸(碳酸鋰當量190萬噸)。
眼看「資源+前驅體+正極」產業鏈佈局逐漸成型,華友钴業的一體化戰略要嗨了。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