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焦點】氫儲能成「爆款」!會是電網「削峰填谷」穩定器嗎?
原創

日期:2021年10月15日 下午6:49作者:李瑩編輯:Sukie

新能源是大勢所趨,氫能、光伏、風能等新能源成為市場主角,在這場雙碳目標主導的能源結構轉型中,究竟誰主潮流?

雙碳目標下,聚焦氫能發展

近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組織召開係列座談會,圍繞氫能制備、儲存、運輸、加注以及終端利用等全產業鏈,分析研判產業發展形勢,深入探討氫能產業合理佈局、有序推進多元化示範應用、構建清潔低碳供給體係、制定完善行業基礎標準等事宜。

有關方面一致表示,氫能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對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需要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加快技術創新、完善政策體係,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焦點】氫儲能成「爆款」!會是電網「削峰填谷」穩定器嗎?

「雙碳」目標下,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而氫能作為最佳替代能源之一,已經在燃料電池、電力、供暖、原材料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政策一再聚焦氫能產業鏈發展,尤其是氫儲能環節,不斷引發市場關注。

第一,氫儲能是電網「穩定器」?

在「錯峰用電」能耗雙控推進下,氫儲能成為焦點。

日前發改委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表示,加強與分時電價政策銜接,各地要加快落實分時電價政策,建立尖峰電價機制,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削峰填谷。

未來峰谷電價差有望進一步拉大,將利好儲能產業發展,而在大規模、長周期儲能需求下,氫儲能被推上風口。

在此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氫能被明確納入「新型儲能」。

相較於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氫儲能係統具有可長期存儲、能量密度高等優勢,在電力係統中與能源供給側配合、與分佈式能源發電和電網發展相結合,可減少新能源出力不穩定、優化電力供應等問題。

【焦點】氫儲能成「爆款」!會是電網「削峰填谷」穩定器嗎?

中金點晴顯示,氫能燃料電池的響應速度可以達到秒級,滿足電網對於儲能設施的基本要求。隨著成本的下降,以及火電機組(當前提供了類似季節性儲能的電網調節功能)的退役,氫能有望在季度調峰場景發揮比較優勢。

另據《氫儲能係統關鍵技術及發展前景展望》一文指出,氫儲能作為一種電能存儲方案進行推廣利用,可解決區域電源和負荷的匹配問題,可一定程度上延緩較為偏遠地區微電網的電力設備投資。

例如英國的柯克沃爾小鎮氫能生態社區,因其位置相對偏遠,小鎮利用棄風和潮汐發電進行制氫,再通過燃料電池為汽車、船舶提供動力,並實現熱電聯供。

作為一種長時間、大規模、跨區域的儲能方式,氫儲能平衡電網的潛力逐漸被發掘,同時其應用場景豐富,發展空間巨大。

第二,氫燃料電池是車用能源終極形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燃料電池是和純電汽車平行的技術路線。中金點晴認為,雖然鋰電已經能滿足乘用車基本的續航需求,但其仍然認為氫燃料電池在續航上有較大優勢。

目前氫燃料電池已率先在商用車尤其是重卡領域中得到應用,美錦能源的飛馳汽車、江鈴重汽、一汽解放和東風集團等均有佈局。

近日,上汽紅岩汽車等投資金額逾20億元、全球首個萬輛級氫能重卡產業鏈項目正式啓動,推動氫能在重卡領域的縱深發展。

此外,政策持續推動氫燃料電池發展,各省密集出台氫能規劃,按規劃到2025年氫能車進入10萬輛級别規模,加氫站將突破100座。

國聯證券認為,在「2060碳中和」背景下,氫燃料電池汽車將助力交通運輸實現深度脫碳。在道路交通領域中,氫能憑借零污染、可再生、加氫快、續航足等優勢,被譽為車用能源的終極形式,其中商用車又是未來氫燃料電池在道路交通領域的核心增量。

關於氫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請關注財華社此前文章——「趣點」氫燃料電池VS鋰電池,誰是新能源汽車的「真愛」?

第三,氫能產業鏈核心標的有哪些?

在政策扶持和引導下,國内企業近年加速佈局氫能產業,產業鏈涵蓋氫能端及燃料電池端,比鋰電池產業鏈更長也更為復雜。

氫能端包括制氫(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等)、儲氫、運氫、加氫(加氫站加氫)等核心環節。

在儲氫環節,國内主要廠商有深冷股份、富瑞特裝、京城股份、中材科技等。

【焦點】氫儲能成「爆款」!會是電網「削峰填谷」穩定器嗎?

而我國加氫站則主要被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央企主導,據樂晴智庫顯示,截止2020年底,加氫站建成128座。

燃料電池端則包括上遊核心材料雙極板、膜電極及密封層等環節;中遊主要為燃料電池係統集成,包括電堆及供氣係統等;下遊是以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應用場景。

下遊燃料車已經講過,上遊方面,安泰科技在氣體擴散層、雙極板環節均有佈局。

而具體到佔據燃料電池約一半成本的核心燃料電池電堆環節,主要廠商包括億華通、騰龍股份、大洋電機、雄韬股份、濰柴動力。

佔據燃料電池超四分之一成本的空壓機廠商則有雪人股份、漢鍾精機等。

此外,原本與氫能交集不多的光伏企業近年也紛紛佈局氫能,包括頭部光伏企業陽光電源、隆基股份。

【焦點】氫儲能成「爆款」!會是電網「削峰填谷」穩定器嗎?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與制氫成本有關。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2018年灰氫生產成本為每公斤0.9-3.2美元,綠氫的生產成本卻是每公斤3-7.5美元。兩者間存在高達三倍的價差。

此外,氫能還可彌補光伏天然的季節性與波動性,更好地促進消納,可謂一舉兩得。

東北證券認為,光伏與氫能的結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光伏制氫有望在各類場景中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5日
石墨電極乘風起航|全球前十的石墨電極企業三次IPO,能否順利敲鍾?
10月13日
財華洞察|銀行板塊起舞,平安銀行是否「體能過硬」?
10月13日
機器視覺「新視界」|自主機器視覺技術崛起,誰是真龍頭
10月13日
【車企動態】比亞迪、長城、吉利,孰更技高一籌?
10月13日
石墨電極乘風起航|價格波動大的石墨電極,能借碳中和的「東風」嗎?
10月12日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10月12日
財華洞察|招商銀行見底了嗎?
10月11日
財華聚焦|紫金礦業入局新能源礦種,該不該看好?
10月11日
【趣點】華智冰帶火AI虛擬人,搜狗、科大訊飛、百度哪家強?
10月11日
【一語道破】取消「二選一」對美團有何影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