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原創

日期:2021年10月12日 下午9:04作者:李瑩編輯:Sukie

編者按: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技術壁壘高、前期投入資金大、項目周期長。但海上風力普遍比陸上大,風速更穩定,發電時間長,設備利用率比陸上風電高一倍,且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有利於峰谷調配。

人類探索外太空,爭取更多生存空間、資料,和在地球上發展全新能源,以爭取對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進行替代,「上天入地」都顯得日益迫切。

在「新老能源」替代方面,我國已經有光伏、氫能、風電等多元化的替代方案,且發展較為成熟。尤其是在海上風電領域,中國興起搶裝潮。

第一,雙碳遠景下,海上風電是重要方向

從全球能源環境看,世界各主要經濟體已相繼明確碳中和目標,並紛紛加碼推行綠色能源,全球很多國家都將風電、光伏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之一。

在這個大環境下,世界各國相繼確立海上風電目標。據首創證券研報顯示,歐盟委員會希望將海上風電裝機從目前的25GW提升至2050年的450GW;美國明確對2017年至2025年開始建設的項目給予30%的海上風電投資稅收抵免,並計劃到2030年將累計部署30GW海上風電(美國目前僅有2個小型海上風電場),每年減少780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日本計劃到2030年將海上風電裝機增至10GW,2040年達到30-45GW。

作為全球海上風電裝機第一與第三的國家,英國、德國分别確立了2030年和2040年海上風電裝機達到40GW的目標。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在我國,海上風電正成為風電領域的重要突破。在政策指引和前期補貼的促進下,我國海上風電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截止2020年底,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9GW。

「十四五」繼續打開海上風電增長新局面。「雙碳」目標發佈以來,沿海各省基於消納和風資源優勢紛紛積極響應,將海上風電作為「十四五」期間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

截止2021年6月底,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已基本明確「十四五」海上風電新增裝機目標分别為17GW、8GW和4.5GW。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有望突破37GW。首創證券判斷,2023年起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將保持微增態勢,而海上風電「十四五」期間將進入快速成長期。

第二,2021年迎搶裝潮,平價上網不遠

2021年是我國海上風電中央補貼的最後一年,按規定完成核準並於2021年末前全部機組完成並網的存量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按相應價格政策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新增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不再納入中央財政補貼範圍。

因此,2021年成為我國海上風電的「搶裝」年。2021年1-6月份,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2.14GW,同比增長101%,實現跨越式的快速發展,預計全年裝機量將創歷史新高。

2021 年之後,我國對於海上風電的中央財政補貼將會退出,國内海上風電產業鏈面臨著較大的降本壓力。

但以廣東為代表的部分省份的地方性補貼方案已經出台。2021年6 月,廣東省印發《促進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和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將對省管海域内2018年底前已完成核準、在2022年至2024年全容量並網的項目給予投資補貼,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容量並網項目每千瓦分别補貼1500元、1000元、500元。

根據三峽能源招股說明書數據,今年搶裝潮下海上風電建設成本有所上升,江蘇、浙江海上風電單位造價約為1.5-1.7萬元/kW,福建、廣東海上風電單位造價約為 1.7-2.4萬元/kW。

風電行業的真正發展始於1973年石油危機,20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示範風電場,成為電網新電源。

隨著風電技術的日臻成熟,海上風電成為風電一支重要力量。不過從光伏、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的價格對比看,海上風電並不佔優勢。

據IRENA統計,全球光伏LCOE(平準化度電成本)由2011年的0.381美元/度降至2020年的0.057美元/度,降幅達85%;陸上風電LCOE由2010年的0.089美元/度降至2020年的0.039美元/度,降幅56%;海上風電LCOE由2010年的0.162美元/度降至2020年的0.084美元/度,降幅48%。

雖然海上風電LCOE成本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新能源里較高的一支。根據IRENA最新數據,2020年中國海上風電總安裝成本為2968美元/kW,LCOE為0.084美元/度(約0.54元/度),我國海上風電距離平價仍有差距。

大型化、規模化是海上風電降低投資成本的核心。近年來國内3MW及以上風電機組裝機佔比上升,為降本增效、平價上網打下良好基礎。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近期,全國首個平價海上風電項目工程——中廣核汕尾甲子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20號風機基礎開始沉樁作業,對即將到來的海上風電平價時代意義重大。

華創證券預計,廣東、江蘇預計2025年率先實現海風平價上網。根據大唐電科院預測,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將從2018年0.41元/千瓦時下降至2023年0.33元/千瓦時,下降幅度為20%;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將從2018年0.5元/千瓦時下降至2023年0.41元/千瓦時,下降幅度為18%。

海上風電積極擁抱平價上網時代,隨著海上風電實現平價,未來行業產業鏈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廣闊。

第三,零部件到整機發展齊備,產業鏈業績大增

北大縱橫《海上風電發展趨勢分析》指出,海上風電場主要由一定規模的風電基礎和輸電係統構成,風電基礎包括風電機組如葉片、風機、塔身和機組安裝等部分,輸電係統則由交流集電線路,海上升壓站和無功補償設備,海底電纜,陸上變電站和無功補償設備組成。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從當前產業鏈發展看,風電大部分零部件已實現國產化,但在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的主軸承、變流器、變壓器和變槳係統等少數部件仍舊依賴進口。

目前華能聯合中國海裝、東風風電等多家單位,實現了葉片、主軸承、PLC主控係統等一係列核心關鍵部件的國產化。

從整機看,國内整機廠的海風大機組佈局整體滞後於海外巨頭,首創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已實現樣機吊裝並網的大容量機組主要包括明陽智能10MW、東方電氣10MW、電氣風電8MW和金風科技10MW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整個復盤國内市場,2016年及以前,主要由上海電氣主導,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市佔率大約8%。

不過隨著2019年明陽智能崛起,國内形成上海電氣、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四大海上整機商格局。首創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0年,四家整機商的國内海上風電市佔率總和達到83.25%

受益於雙碳發展目標下的新老能源替代,以及海上風電進入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有望迎來高景氣度周期。

「春江水暖鴨先知」,目前產業鏈公司在2021年上半年或是前三季度大都取得業績豐收。

2021年上半年,潤邦股份子公司潤邦海洋承接了海上風電產品訂單近三萬噸,潤邦工業中標寧波港五台輪胎式集裝箱起重機等項目訂單,未來業績增長勢頭強勁。

2021上半年,受益於海上風電補貼退坡前搶裝,公司海上風電裝備為核心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配套裝備實現營收 7.88 億元,同比增長 209.38%,營收佔比 41.71%,相比去年同期提升25.89個百分點,帶動整體業務增長。

明陽智能機組大型化趨勢明顯,海上風電技術領先持續突破。上半年公司風機及配件板塊收入102.54億元,同比增長36.28%。公司風機對外銷售容量2.34GW,同比增長15.74%,其中陸上風電1.19GW,同比下降29.1%,海上風電1.15GW,同比增長236.94%。

根據公司最新披露,受益於海上項目交付規模和佔比上升等因素,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18.5-20.5億元,同比增加98.33%-119.77%。

小結

隨著國家「雙碳」發展推進,新舊能源替代日益加速,海上風電受益明顯。以明陽智能等一批國内優質企業為代表的整機龍頭,為風電遠海時代打下堅實技術儲備。

二級市場,10月12日風電概念股表現強勁,金現代漲13.70%,寶鼎科技、東方電纜、閩東電力、大金重工漲停。

【焦點】雙碳目標「大時代」!加速擁抱平價上網,海上風電產業鏈迎新機遇!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0月12日
財華洞察|招商銀行見底了嗎?
10月11日
財華聚焦|紫金礦業入局新能源礦種,該不該看好?
10月11日
【趣點】華智冰帶火AI虛擬人,搜狗、科大訊飛、百度哪家強?
10月11日
【一語道破】取消「二選一」對美團有何影響?
10月8日
【預見】維亞生物「回購+增持」雙管齊下,股價為何跌跌不休?
10月7日
【趣點】最高漲幅23倍!hth登录入口网页前三季大盤點:超200家股價翻倍,鋼鐵板塊領漲 !
10月6日
【IPO前哨】「精神專科醫院」第一股再衝A,康寧醫院如此折騰為哪般?
10月6日
【焦點】獲5億美元融資!李嘉誠、賭王兩大家族領投,威馬汽車「虎虎生威」?
10月6日
【預見】hth登录入口网页蘋果概念股繼續「渡劫」!A股蘋果概念股節後能走出「獨立行情」嗎?
10月6日
悄然崛起的服裝行業丨江南佈衣為何被「重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