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龍頭三六零(601360.SH),近日同時發出兩份公告:一份減持,一份回購,操作方向相反,令人迷惑。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三六零作為「網安龍頭」,近年來股價卻持續低迷,已經長期脫離市場視野,現狀如何?
謎之操作:減持與回購同時公告
「網安龍頭」三六零日前同時公佈了兩份公告:一份公告為《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集中競價減持股份計劃公告》,另一份公告為《關於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方案的公告》。
減持公告表示:上海冠鷹因自身資金需求(筆者按:據公告,上海冠鷹所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0.13%),計劃自本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90日内(敏感期不減持)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9,239,496股(含本數),即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0.13%。減持價格將按照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下圖為減持主體的基本情況。筆者注意到在此表格下方注釋中,上海冠鷹在此之前已進行了多次減持。
回購公告表示:三六零公司擬使用不低於人民幣100,000萬元且不超過人民幣150,000萬元的自有資金,以不超過人民幣18.21元/股的回購價格回購公司股份。本次回購將全部用於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以部分替代現有的員工獎金。本次回購期限為自本次回購方案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12個月。
回購情況如下圖:
筆者注意到,公司在回購公告中表示,除上海冠鷹外,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未來3個月、6個月不存在減持計劃。
另外,這是公司自在A股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實施股份回購計劃。據長江商報測算,如果以回購資金及回購價格均為上限計算,本次回購的股份數量將達到8237.23萬股股份。
按一般的A股市場邏輯來講,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份減少了流通股數量,每股的價格有可能上升,對於股價來說偏利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自家股份則正好相反,增加了流通股數量,每股的價格有可能下降,對於股價來說偏利空。
然而,這兩個完全相反的操作竟然可以同時在同一家上市公司身上發生,這讓筆者頓時產生了人格分裂的錯覺,非常的迷惑。
左手回購,右手減持,這樣的操作近兩年在A股並不罕見,比如歌爾股份(002241.SZ)、好想你(002582.SZ)、雅戈爾(600177.SH)等等。對此一般有正反兩種解讀。那到底如何解讀,是利好還是利空?
筆者查詢公司股吧發現,市場對此有兩種聲音:
反面解讀是,公司回購是為了託住股價,方便重要股東減持。在三六零的案例中,上海冠鷹雖然是控股股東奇信志成、實控人周鴻祎的一致行動人,但減持比例只有0.13%,似乎沒有大費周章的必要。
正面解讀是,公司回購是為了對衝重要股東減持的利空。以18.21元/股的回購價格上限計算,10億-15億元將至少回購0.77%-1.15%的股份,對衝0.13%比例的減持綽綽有餘,所以同樣沒有祭出回購大招的必要。
因此,客觀來講,更應該把三六零的這次回購和重要股東減持理解為兩次獨立事件。
對於如何解讀上述消息,我們可以看股價表現,資金的動作才是最直接的解讀。在上述公告發出後的兩個交易日(9月13、14日),兩交易日合計漲幅為0.89%,這個情況偏於震蕩,看來市場對上述公告解讀為「中性」。
曾經的明星股跌落神壇
公司2016年7月宣佈完成私有化交易,從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後在A股借殼上市,於2017年11月7日復牌。之後連收18個一字漲停板,股價漲了近5倍,一時出儘風頭。在2018年1月初,三六零的股價達到頂峰:每股66.39元,總市值高達4700億元。
不過,在那之後,股價持續低迷,毫無起色,在2021年7月28日,一度跌出了近4年的新低11.59元/股。截至9月14日收盤,總市值892億元。總市值較歷史高點縮水超過八成。
從股價周線圖中可以看到,之前上漲有多瘋狂,後面股價下跌就有多慘烈。
近年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資金抱團的市場風格,對各行業市場龍頭的股價提振都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網絡安全這一塊,眼瞅著其他蹭概念的股價大漲,唯獨貨真價實的行業龍頭三六零股價卻一直萎靡不振,不知道公司高層心里會不會很著急?
三六零股價跌跌不休,或與其基本面狀況不佳有些關係。
今年上半年,三六零實現營業收入56.19億元,同比增長13.03%。去年同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6.08%。雖然營業收入實現了由降轉增,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背向而行,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為5.72億元,同比下降48.8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97億元,同比下降46.30%。去年同期,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其實現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别為11.19億元、9.25億元,同比下降72.39%、42.55%。
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别為59.25億元、40.52億元、16.09億元,同比變動-1.67%、163.66%、15.76%。而在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别為60.25億元、15.37億元、13.90億元,同比增長13.95%、8.95%、39.70%。
對比發現,今年上半年,三六零的經營業績表現有些糟糕,跌入借殼上市以來的低谷。
針對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大幅下滑,公司解釋道:今年上半年持續加大對政企安全業務的投入,市場開拓過程中,成本及費用相應增加,尤其是人員薪酬及市場推廣費等增加較為顯著。
分季度看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由於公司是2017年底在A股借殼上市,所以筆者選取了公司2018年初至今的扣非淨利潤進行圖表編制(見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公司的扣非淨利潤狀況並不是穩定上升的趨勢。
轉型期的三六零,能否浴火重生?
對於公司在半年報中說的「加大了政企安全業務的投入」,是怎麽回事呢?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7月,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表示,三六零這些年累計投入200億元打造網絡安全大腦,幫助政企用戶建立安全能力。
對於360的免費安全軟件服務,他表示,安全服務本身不賺錢,而是靠廣告賺錢,模式很庸俗,而且這幾年用戶有抱怨,覺得廣告有點多,所以公司進行了反思,幹脆做一個無廣告彈窗版。
他還表示:「我們的安全模式也在轉型,過去網絡安全是免費的,現在成立了政企安全集團,對很多企業提供安全方面的產品和服務,我們的安全業務也開始逐漸賺錢了。」
而以前一直表示靠廣告、遊戲賺的錢反哺安全業務的周鴻祎,也表示無廣告彈窗版360安全衛士可能會使公司廣告收入縮減。公司目前處於業務轉型期,希望用安全服務賺的錢彌補廣告的收入缺口。
經過這樣的努力,三六零的業務結構已經有了顯著改善。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廣告、遊戲業務佔比持續減少。此消彼長的是,公司的安全及其他業務收入達9.12億元,同比增長322.45%,已超過2020年全年。
近兩年,三六零的政企安全業務不斷取得進展。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目前,三六零已與80%的央企、95%的大型金融機構、70%的國内汽車廠商、100%的運營商以及上百萬中小企業開展了網絡安全合作。
同時,以「360安全大腦」為核心的新一代網絡安全能力框架,在重慶、天津、青島、鶴壁、蘇州、鄭州等地區相繼落地,開創了智慧城市安全運營典型標桿,逐步形成明顯的試點效應。
此外,借殼上市以來,三六零的研發投入總體上表現為逐年增加。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筆者按:利潤表-研發費用,合並報表)分别為24.17億元、25.46億元、25.28億元、28.71億元,分别佔當年營業收入的19.75%、19.39%、19.69%、24.72%。前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基本穩定,2020年,雖然淨利潤大幅下滑,但研發投入不減反增,使得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同比上升了5.03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2017年至2020年的四年,公司年均研發投入超過25億元,合計超過百億。
公司表示,其有東半球最大的安全專家團隊,通過16年的持續招募、培養、沉澱和積累,團隊具備豐富的一線實戰攻防經驗,面對高級威脅可迅速做出響應並分析處理。在網絡安全技術前沿領域,三六零有十餘個代表全球頂尖技術水平的安全專家團隊,安全專家團隊人數超3800人,安全精英團隊人數超200人。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專業研發人員數量為4146人,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62.45%。2018年、2019年,其研發人員數量分别為3837人、4269人,分别佔當期員工總數的70.81%、73.30%。2020年,研發人員數量及佔比均有所下降,但研發投入明顯增加(筆者按:研發投入數據見上文)。
以上數據顯示,公司已經開始做業務結構調整,在政企安全領域加大投入,同時公司在網絡安全的研發投入上也一直非常重視。處於業務結構調整期的公司在未來能否浴火重生呢?目前又如何看待?
東興證券09月07日發佈研報稱,維持三六零推薦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互聯網板塊收入穩定,龐大用戶群體是業務基石;2)政企業務增長迅猛,第二成長曲線發力;3)佈局車聯網安全賽道,投資哪吒汽車試點行業賦能。
網安行業資本火熱、政策加持:或將迎來風口
三六零為何開始加大對政企安全的投入?從國内外公佈的網絡安全行業數據看,行業發展迅猛,或將迎來風口。
據美國企業服務數據庫公司Crunchbase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球)網絡安全行業共完成309筆交易,總融資高達9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44億美元的兩倍以上。單是今年第二季度,網安行業的融資數字就達到52億美元,去年同期則不到2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網安行業的表現也愈發亮眼。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產融合作發展報告》,2021年上半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產融合作熱度持續高漲,資本市場對於行業的投資意願進一步增強,網絡安全產業產融合作的良性互促局面逐漸形成。在此之中,網安巨頭三六零以一筆49.3億元的定向募資領跑行業。
此外,在全球上市網安企業市值排名的30中,我國企業便佔據7位,三六零、深信服等排名靠前;國内網絡安全上市企業數量亦由21家增長至25家,相關公司總市值增長8.4%。
網安市場眼下的資本熱,離不開官方政策的不斷加碼。而政策的諸多「利好」,或也助推行業發展長期樂觀。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就《網絡安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面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提出到2023年,國内網絡安全產業規模超過2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電信等重點行業網絡安全投入佔信息化投入比例達10%。
而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網絡產品安全漏洞管理規定》等法律政策的密集出台,未來網絡安全市場或將迎來巨大風口。
小結
回歸A股後的三六零,只在剛回A的那段時間連續漲停,卻在近年股價持續低迷,業績表現也不佳。近來公司調整業務結構,在政企安全領域開始逐漸加碼,而在今年半年報數據中,在業務結構上也確實已有所改善。隨著資金以及政策的不斷加碼,未來公司能否浴火重生,讓股價和業績與公司的行業龍頭地位相匹配?拭目以待。
作者:許螣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