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消息稱字節跳動入局VR,50億元收購小鳥看看旗下品牌Pico,Pico是國内領先的VR硬件廠商。巨頭的介入將加速提高VR行業設備和應用的成熟度。與此同時,A股VR主要代工商歌爾股份26日下午股價異動,同時歌爾股份公告上半年業績同比翻倍,並且三季度預盈都快趕上了半年的數據,公司解釋業績大漲原因為VR產品銷售收入增長所致。
巨頭介入VR行業,歌爾股份業績大漲,股價異動,27日早盤直接高開約6%,10點半後封漲停板。歌爾股份漲停帶動了整個VR板塊走強,華立科技、奮達科技27日午後拉升封板,佳創視訊、絲路視覺、聯合光電、水晶光電等衝高。在多重利好下,VR行業和公司情況如何,能支撐股價上漲嗎?除歌爾股份外,還有哪些公司屬於VR產業鏈?
8月26日,據36氪、騰訊網、鳳凰網等多家媒體消息稱,字節跳動以50億元人民幣收購Pico正式入局VR。如屬實,此舉類似2014年Facebook收購Oculus異曲同工。Pico是國内領先的VR硬件廠商,為北京小鳥看看旗下的VR品牌,根據IDC報告,2020年Pico位居中國VR市場份額第一,並於2021年5月發佈新一代VR一體機PicoNeo3,在硬件方面已經基本看齊國外同行的Oculus Quest2,開售24小時銷售額便破千萬。除去硬件,Pico同時正發力VR内容生態。
據了解,VR有望取代智能手機作為新一代人機交互設備,成為元宇宙的硬件載體。從2018年的電影《頭號玩家》,到2020年4月美國某說唱歌手在遊戲《堡壘之夜》中舉辦虛擬演唱會,元宇宙逐漸成為虛擬現實的重要概念。元宇宙作為能夠為用戶提供沉浸式娛樂體驗和内容社區綜合體,是人類未來數字化生產活動的場景,VR技術將作為其硬件載體,實現基於虛擬現實融合、通過腦機互聯的人機交互。
業内人士認為,VR是業界普遍認可的5G最核心的應用場景,也被認為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重要終端產品。IDC預計,2024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將達到7670萬台,復合年增長率達81.5%。長期來看以VR為載體的簡化信息和指令輸入媒介將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重要終端。通過該種方式實現人機交互,將成為構建虛實共生的數字化生活的基礎。
與此同時,26日下午,VR主要代工商歌爾股份股價異動,而27日早盤歌爾股份跳空上漲約6%,約10點半封漲停板。原因或與媒體報道的字節跳動收購小鳥看看旗下品牌Pico有關。深挖一下發現,小鳥看看的總裁周宏偉就是從歌爾出去的,據證券日報報道,歌爾股份公司為Pico小鳥看看的部分VR產品提供生產制造服務。
筆者查詢WIND企業庫發現,小鳥看看的持股情況中,歌爾集團持股是26.04%,然後根據股權穿透,歌爾的高管也在間接持股小鳥看看。在融資方面,小鳥看看3月份完成了2.42億元的B+輪的融資,建銀國際領投。
不過有意思的是,據WIND早間新聞,歌爾股份8月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不持有小鳥看看的股權。但這則消息顯然淹沒在了眾多利好中。
另據歌爾股份公告,公司發佈半年報業績及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7.31億元,同比增長121.71%,落在了預報的上沿。公司同時公佈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前三季度預盈32.14億元-34.6億元,同比增長59.38%-71.64%,其中第三季度預盈:14.83億元–17.30億元,三季度幾乎搞出來整個上半年的業績,還是很猛的。公司表示業績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VR虛擬現實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改善。
若據choice股票板塊分類發現,歌爾股份涉及VR概念、小米概念、華為概念、國產芯片、智能家居、消費電子、5G等多個熱門概念。
成本費用方面:期間費用率下降2.3%,費用控制合理,營業成本大幅上升103.1%,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上升343.4%。另外,研發費用所佔比例大幅上漲(見下圖),體現了公司較為重視研發創新,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的科技屬性來看,研發費用增加是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機構動向方面:2021中報顯示,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加倉,十大股東里還有兩只「國家隊」,其中一只為新進(全國社保基金六零一組合、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三組合),同時公募基金易方達也是新進(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公司業績的高增長,反映出今年以來科技和消費電子行業的新變化。
全球智能手機行業出貨量恢復成長,給公司與智能手機相關的精密零組件業務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知名咨詢機構Omdia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總出貨量約為6.52億部,同比增長約17.4%。預計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總出貨量有望達到約13.72億部,同比增長約6%。
在智能手機行業恢復成長的同時,全球消費者對於線上遠程辦公、居家娛樂、健康監測等相關智能硬件設備的需求依然旺盛,VR虛擬現實、智能無線耳機、智能可穿戴、家用遊戲機等新興智能硬件產品的需求持續成長。
得益於公司近年來在上述新興智能硬件產品領域内的業務佈局,上述新興智能硬件產品需求的成長,也推動了報告期内公司與之相關的智能硬件業務和智能聲學整機業務的增長,特别是VR虛擬現實等領域内的業務取得了較快增長。
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内,公司智能聲學整機實現營收124.92億元,同比增長91.94%,智能硬件實現營收112.1億元,同比增長210.83%。而根據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告,VR虛擬現實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同樣是公司前三季度取得同比高速增長業績的主要原因。
而隨著5G商用化的逐漸普及,VR、AR等5G應用端的消費電子場景,機構預計也會加速增長。
根據知名咨詢機構IDC的預測數據,在2021-2025年間,全球VR虛擬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41.4%的年均增速,AR增強現實產品出貨量有望達到約138%的年均增速。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產品的快速成長,有望為科技和消費電子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帶來顯著的業務機會。
西南證券分析指出,歌爾股份作為AR/VR組件龍頭,具備光學、傳感器、藍牙模塊等關鍵零部件的一體化垂直供應能力,行業可觀的發現前景將進一步打開公司的成長空間。
VR/AR本身是5G的下遊應用端,屬於消費電子領域。那麽VR自己的產業鏈如何呢?
從上圖可以看出,VR的下遊應用領域廣泛,目前下遊行業中市場佔比最大的是遊戲,且預計未來增速較高。
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指利用計算機創造出虛擬的三維空間,使用者借助可以遮蔽視野的「近眼顯示」和手柄等設備在虛擬空間產生沉浸式互動體驗的技術。VR可以讓使用者與現實世界隔絕,沉浸在另一個虛擬的「平行世界」中。
電影《頭號玩家》就描繪了一種未來的VR場景:在2045年,現實世界充斥著廢墟和絕望,遊戲開發者詹姆斯哈利迪建造了名為「綠洲」的虛擬遊戲世界。使用者只要帶上VR眼鏡,便可進入這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世外桃源」,用虛擬的身份和朋友在里面展開奇幻遊戲之旅。
8月27日開始上映的電影《失控玩家》也是相關題材,號稱真人版《GTA5》,遊戲迷不會錯過的。
招商證券把當前VR行業的參與者分為三種:1)設備商;2)内容商;3)橫跨「設備」、「内容」和「遊戲分發平台」的平台型公司。
其中設備商就是上圖產業鏈中的VR一體機和VR頭顯,目前VR盒子已逐漸退出市場;内容商就是做VR遊戲的;而平台型公司就是類似於steam這種遊戲平台,既有遊戲内容,還向上遊延伸到VR頭顯業務。
我們在這張表里可以看到,歌爾股份屬於「光學器件」,而筆者8月05日寫的中科創達,也赫然在列,屬於軟件領域,(中科創達的投資邏輯詳見文章《近300家機構紮堆調研,股價1年翻兩倍,中科創達有何魅力?》)。此外,表中所列和A股上市公司相關的,還有瑞芯微、全志科技、韋爾股份、聞泰科技、水晶光電等。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根據億歐智庫近日發佈的《2021中國VR/AR產業研究報告》,該機構認為:
(1)從場景的應用落地價值和技術應用成熟度兩大維度評估,近五年商業變現潛力較強的消費級應用場景為:遊戲、購物,企業級應用場景為:教育、工業制造和零售;
(2)參照電腦和智能手機產業生態發展路徑,VR產業生態繁榮點的兩大前提條件為:1.全球VR出貨量超過1000萬台,2.VR遊戲内容月活躍用戶不少於800萬(佔總月活躍用戶數在80%以上)。
該機構預測,按照終端硬件和應用服務口徑測算,2025年中國VR/AR終端硬件市場規模將接近1800億元人民幣,下遊應用服務市場規模不低於1200億元人民幣。
小結
字節跳動入局VR行業或許是行業繁榮加速向上的起點,結合行業龍頭歌爾股份的業績情況來看,也確實在爆發期。目前國内外科技巨頭都在佈局VR生態,根據天風證券近日統計,75%的福佈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已經在VR/AR領域做了佈局。
而在VR遊戲應用端,2021年有多款VR遊戲即將上線,其中包括生化危機4的VR版本、細胞分裂VR、刺客信條VR、侏羅紀公園VR遊戲、星球戰爭VR遊戲等一係列經典熱門IP。
在A股市場上,消費電子領域已沉寂許久,未來能否由歌爾股份帶動板塊整體爆發?我們將持續跟蹤。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