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图书出版、发行并不是一项好生意,它需要占用太多的现金用于运营,以及由于图书发行的规模经济,它使得该领域的企业往往以集团的形式出现,并且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等原因,往往造成资产减值损失,在归母净利润一栏便呈现出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出入较大的结果。
以中国出版(601949-CN)为例,以上因素,都是市场不愿意给予高估值并且估值不断下沉的原因,然而随着估值的下沉,中国出版的价值因素开始成为股价上行的动力,在此时此刻投资者需要意识到,价值股中的中国出版或已开始王者归来。
中国出版是一家以图书、报刊、电子音像等出版物为主业,集出版、发行、物资供应、印刷等业务于一体的传媒集团。
出版业务主要包括图书出版、报刊出版、电子音像出版及相关的版权业务。中国出版拥有一批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行业地位的优秀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等 7 家出版社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进入“中国百佳出版社”行列。
出版业务以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为主,同时涉及教育出版,出版品种丰富,涵盖工具书、文学、语言、学术、法律、经济与管理、音乐、美术、科技、生活、少儿、教辅教材、传记、动漫、政治、古籍等多个细分领域,拥有庞大的作者资源和读者群体,在中国具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 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在总体经济规模方面,出版集团(中国出版控股股东)在119 家出版传媒集团中位居第8。根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16 年中国出版集团零售市场报告》,2016年度出版集团是在整体图书零售市场中监控销售码洋最多的出版集团,在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电商)的码洋占有率分别为7.3%和6.5%,均排名第1。
2019年,根据开卷数据显示,中国出版在图书零售市场份额增至约7.75%,动销品种9万余种,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语言、社科、文艺分别以37.7%、7.4%和8.5%的占有率保持第1,少儿、教辅教材以 5.3%和 5.1%的份额名列第2。
非出版业务中发行业务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中版教材开展,包括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现代教育、华文出版社等中国出版子公司出版的教材发行业务及其他教育出版单位的教材发行业务;物资供应业务通过下属子公司中版联物资开展,主要业务为向中国出版子公司及向外部客户销售纸张等产品;印刷业务主要通过下属子公司新华印刷开展,主要业务为出版物及其他印刷品的印刷与装订。
2014-2019年间,中国出版营收从34.66亿元增至63.1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74%;同期,归母净利润从4.76亿元增至7.0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08%。
复合增长率虽然逊色于成长股,但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因在于中国出版三方面的壁垒:政策管制、规模效应、版权储备。
图书出版领域是国家目前管制较严格的行业,因此国家在行业准入、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该行业的管理。目前国家对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进口单位进行行业监管,实施准入和退出管理,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设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单位,或者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业务。另外外资和非公有资本进入我国出版行业仍有诸多限制,只能在政策限定的范围内与国有资本进行合作;
对于一般的图书出版,通常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销量才能达到盈亏平衡。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图书的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形成规模经济。这就意味着新进入该领域的市场主体必须具备雄厚实力和充足资金,并花费较长时间建立读者群,才能在现有竞争格局中取得一席之地。
在单一媒体时代,一部作品的传播形式主要体现为图书。在跨媒体时代,一部作品的传播形式体现为图书、动漫、游戏、电影、音乐、数字产品等多种介质。但是,不管是在单一或者多介质的传播过程中,内容始终是根本。中国出版在文学、古籍、音乐、美术、社科、工具书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拥有丰富的作者、译者、内容资源。2014-2016年间,中国出版年均出版图书达16900 余种,累计拥有17万种优质图书的版权,拥有一批著名作家的多介质版权。中国出版已积累起丰厚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在出版业的核心——内容资源方面形成优势,亦为中国出版推动优质内容资源在电影、动漫、游戏、设计、演艺、互联网、旅游等各个领域的融合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根据我国出台的政策,其表示将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在3-5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而今时间已过去3年,2019财年中国出版净资产为77.16亿元、营收为63.15亿元,距离目标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总体而言,投资者应当要看到中国出版积极的方面,尤其是在此时此刻成长类明星资产已逐渐开始进入调整,而在资产保值的同时亦受益于周期回归,价值资产更具意义。
财华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华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愿转载,请发邮件至content@finet.com.hk,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方可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财华香港网(//m.iteamtexas.com/)
财华智库网(https://www.finet.com.cn)
现代电视(http://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