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混改打響開年第一炮。
首當其衝的是兩家通信領域里的央企重組: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普天」)正在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科」)籌劃重組事項。
中國普天整體產權擬無償劃轉進入中國電科。
中國普天是誰?而本次承接中國普天的中國電科又是誰?本次重組又將產生哪些積極意義?
首先來看看被劃轉的中國普天。
中國普天是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其前身源於國家原郵電部工業局和中國郵電工業總公司,2017年12月更名為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主營業務為通信制造業、行業電子信息化應用、廣電通信與信息化,覆蓋信息通信與網絡安全、智能裝備與終端、智慧應用、創新創業園區服務、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等領域。
目前公司在京津冀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地區均建立了重要的產業制造基地,產品和服務出口到非洲、拉美、東南亞、歐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產規模數百億元。
中國電科來頭更大,其側重軍用信息化裝備,中國北鬥、「天問」探火、「嫦娥」取壤等重大工程都有中國電科的參與。
中國電科也是央企,是於2002年經國務院批準,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46家電子類科研院所及26戶企業基礎上組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展至今,中國電科擁有包括46家國家級研究院所、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400餘家企事業單位以及22萬名員工。2020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第381位。
作為軍工電子主力軍、網信事業國家隊、電子信息領域科技創新戰略力量,中國電科在國内通信領域地位舉足輕重。
開年通信行業混改重磅開局,意味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按下「快捷鍵」。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2020年5月22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是未來三年落實國有企業改革「1+N」政策體係和頂層設計的具體施工圖。
步入2021年,也就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國企混改更需要落實、執行到位。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會上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要確保完成總任務的70%以上。
中國普天與中國電科重組恰好趕在這次新聞發佈會次日,大有深意。
第一,十四五開局之年,各行各業、各項重大工作有序開展,包括扶貧、中央一號文件,房地產集中供地……而作為已經有目標、有藍圖的國企改革大計也需要穩步推進。
第二,溫故知新。在回顧國企混改多年成就基礎上,復盤經驗、總結得失,為後面企業混改融入創新思維的火花。
正如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披露,「十三五」時期先後完成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5家企業,中央企業的數量和「十二五」末比,從「十二五」末的106家調整到目前的97家。
上述混改產生的積極作用大概可以分為三點:
除了考量國企自身發展之外,國企三年行動方案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
據銀行證券披露,行動計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促使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如國防、軍工、能源、航空、電信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應急能力建設、公益性的行業領域集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再回到開篇提到的中國普天和中國電科。這兩家通訊領域的領軍人物,不僅體量龐大,在資本市場還廣泛佈局。
中國普天擁有在上交所同時發行B股和A股的東方通信、成都普天電纜(01202 -HK)、寧通信B(200468-CN)、東信和平(002017-CN)5家上市平台。
中國電科更牛,其旗下上市公司各個都是資本市場的「風雲人物」,分别是海康威視(002415-CN)、國睿科技(600562-CN)、思創電子(600990-CN)、傑賽科技(002544-CN)、鳳凰光學(600071-CN)、華東電腦(600850-CN)、天奧電子(002935-CN)、衛士通(002268-CN)、太極股份(002368-CN)、ST電能(600877-CN)、中瓷電子(003031-CN)。
雖然尚未披露具體重組事宜,但根據公告簡要披露内容,中國普天整體產權擬無償劃轉進入中國電科。
這種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的效應勢必將產生類似「1+1>2」的高質量發展,對旗下上市公司影響也會有積極作用。
業務層面,勢必加強上市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資本市場,則加劇資本向優勢企業的聚集效應,從而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兩面來講,借助資本市場,也將加速國企混改向縱深推進。
例如,2020年11月30日,中國能源建設(03996-HK)以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並另一家國企葛洲壩,中國能源建設將作為存續公司實現A+H股上市。
混改不僅著眼於上市公司,還著力於支持培育國企上市。上市是國企混改的重要路徑,通過資產證券化來盤活國有資產力度。
據《證券日報》報道,2020年,有30家國企在A股上市。截至2020年2月23日,A股國有上市公司累計達1250家,佔比29.81%。
2021年以來則已經有5家國企在A股上市,3家為央企,2家為地方國企。其中就有南網能源和中國黃金。
從這個意義上將,資本市場已經成為支持國企改革的主戰場,在吸引國企上市、推進並購重組以及支持國有企業開展混改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中國普天和中國電科重組,目前資本市場國企改革概念股已經形成排山倒海之勢。
例如,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資本市場已經聚集了97家央企集團,當然還有我們本文主角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上述集團公司在A股、hth登录入口网页,甚至美股擁有多家上市公司。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國石油、石油濟柴、大慶華科旗下港、美股上市公司中石油。
這些上市公司都成為眼下炙手可熱的國企改革重點相關概念股,例如樂凱新材(ST樂凱)、振華科技……
中國普天旗下上市平台東方通信等在第一時間發佈中國普天重組消息。
受利好消息刺激,2月25日,東方通信開盤漲停,東信和平漲4.05%,hth登录入口网页上市的成都普天電纜開盤暴漲超1倍,後回落至收盤時的64.71%。
上周通訊板塊也跑赢大盤,其中行業17個板塊全部增長,小基站、射頻器件、線纜漲幅居前。
無獨有偶,巴菲特的巴克希爾哈撒韋十大重倉股票中就有通訊公司威瑞森電信。可以說在2020年開始被關注的通訊板塊將迎來價值的重估。
中國電科重組帶來的資本市場效應只是一個縮影,隨著央企、地方國企改革和重組的推進,其基本面也將得以改善,未來發展更具成長性和市場活力,相關混改股有望積極受益。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