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告稱,公司董事、執行總裁黃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執行總裁職務。
據悉,黃輝於1992年加入格力,歷任業務主管、部長、總裁助理等職務。從2000年8月起,黃輝歷任格力副總裁、常務副總裁、總工程師。17年後,經董明珠提名,上市公司董事會同意設立執行總裁職務,並聘任黃輝為公司執行總裁,這番舉動也被外界解讀為公司為提拔接班人所做的準備。
作為一名在格力效力近30年,地位舉足輕重的實權人物,黃輝辭職的消息一經公告,瞬間引爆了網絡。
有人猜測黃輝的離開是為高瓴資本的人選讓路,也有許多吃瓜群眾表示黃輝的辭職其實是幫董明珠背了「黑鍋」。
經多方了解,之所以會出現「黑鍋論」主要還是因為格力電器近兩年的股價和業績的表現均遠不如美的集團。在高瓴資本入局成為第一大股東的背景下,公司股價、業績均不儘人意,格力需要一個人為這種情況負責。
這里小編不做過多唯心的猜測,但是格力電器最近一年股價、業績的疲軟確實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數據顯示,2020年2月3日,格力和美的的股價分别為56.57元/股、48.59元/股。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至2月22日收盤,美的股價為90.44元/股,格力的股價則為58.48元/股。從收盤的市值來看,格力的市值為3518億元,美的的市值接近前者的2倍,達到了6366.48億元。
其實格力的股價能維持在這個水平殊為不易,期間既有高瓴資本斥巨資入股的利好,也有抛出百億回購計劃的刺激。
而股價疲軟的背後隱藏的是業績的下滑。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2020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團實現營收2177.53億元,同比下滑1.81%,淨利潤同比增長3.29%至220.18億元,格力電器同期則實現營收1274.68億元,淨利潤為136.99億元,同比下降18.64%、38.06%。
不過,格力電器業績大幅滑坡並不單單是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數據顯示,該公司2019年的淨利潤就已經小幅下跌,而營收幾乎沒有增長。
多年前,在董明珠的主導下,格力選擇了專注於空調行業,經銷商渠道為主的戰略。在這一策略的加持下,格力電器的股價和業績持續狂飙,成為了A股市場上備受矚目的超級白馬股。
然而,再厲害的戰略也有過時的時候,未能及時變革的結果就是格力錯過了最好的多元化時機,這也為現在的情況埋下了伏筆。
先從格力的主業來看,2019年,空調貢獻了格力電器近7成的營收,超過9成的利潤,佔比一直居高不下。
不過,2019年,空調全行業都感受到了來自市場下滑的壓力。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家用空調年度行業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行業總產量同比增長1.21%,行業總體銷售額同比下降0.74%,行業總出口量同比下降0.82%,行業總内銷量同比下降0.69%。
格力電器的業務集中度太高,在空調行業整體不景氣的時候自然面臨業績下滑的窘況。
同為家電行業的霸主,美的在多元化方面做得要好很多。
數據顯示,2019年,美的集團的空調業務貢獻了43%的營收、47%的利潤,佔比顯著低於格力電器。此外,該公司的消費電器、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業務同期分别貢獻了39%、9%的營收,貢獻了43%、6.5%的利潤。
針對業務過於集中的困境,董明珠和格力也進行過多元化的嘗試。不幸的是,跨行業進入汽車產業和手機產業卻一再失敗,其多元化的進程並不順利。
值得注意的是,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家電零售市場規模為7056億元,同比下降11.3%。分品類來看,傳統大家電下滑幅度最為嚴峻。降幅方面,空調>彩電>廚電>冰洗。
這也是格力電器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暴跌的原因所在。
而廚房小家電滿足了部分人群不熟悉烹饪但又想親自下廚的需求,再加上長時間居家隔離的無奈。
因此,在傳統大家電銷量下滑的同時,小家電一躍成為家電行業中「最靓的仔」。
數據顯示,2020年,小家電的零售額為490億元,同比下降13.7%,零售量為2.14億台,同比僅下降0.3%,表現要遠好於同期的空調、彩電等品類。
從長期來看,隨著新冠疫情被逐漸控制住,傳統大家電的銷量會慢慢回升,但是這塊市場的增長潛力有多大呢?
一般而言,傳統大家電的增長空間與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程度成正比。目前,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烈火烹油般的繁華景象很難再現。
另外,當下世界的消費群體以步入社會的90後為主,這個群體對於生活質量的要求比較高,更青睐個性化產品,同時其獨居的屬性也將繼續刺激小家電市場逐步走高。
總而言之,大家電市場的天花板已經逐漸凸顯,其增長潛力遠不如在疫情中火出圈的小家電市場。
小家電市場也因此成為了家電企業必欲得之的「白月光」。
目前在小家電領域佈局較廣的上市公司包括九陽股份、蘇泊爾、小熊電器、新寶股份、石頭科技等。
美的集團作為家電行業的巨無霸同樣在小家電領域早有佈局。
2014年至2016年,該公司的小家電業務分别實現營收327.1億元、354.46億元、432.83億元。2017年至2019年,美的集團以洗衣機、冰箱、廚房家電及各類小家電為核心的消費電器業務分别實現營收987.48億元、1029.93億元、1094.87億元。
小家電業務的業績持續增長也讓美的集團在傳統大電受疫情衝擊的情況下,憑借小電產品的熱銷維持住了業績的穩定與增長。
而格力電器的廚房小家電產品種類缺乏且佔比太小。
近些年,該公司小家電業務貢獻的營收雖然也在持續增長,但是截至到2019年年末實現的營收55.76億元,在當年總營收中的佔比不足3%。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被美的集團遠遠甩開的格力電器若想回到同一起跑線上,必須在多元化上多下功夫,降低對空調業務的依賴。
另外,與其跨行業造車、造手機不如選擇在與主業契合度較高的小家電領域多投入,擴大小家電產品種類,以更豐富的品類和更接地氣的售價赢回消費者的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