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二十國集團(以下稱G20)峰會也改到線上。
北京時間3月26日晚G20舉行第二場「基礎工作會議」。據新華社報道,G20當日宣佈,向全球經濟注入超過5萬億美元資金,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響。
聲明說,G20承諾竭儘所能,動用現有一切政策工具,以最大程度降低此次大流行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造成的損害,恢復全球增長,維持市場穩定並增強經濟韌性。
G20將努力確保重要醫療用品、關鍵農產品和其他商品和服務的正常跨境流動,並努力解決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下,G20會議舉行,代表各國都願意以合作姿態,來應對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
除G20成員國領導人外,會議還邀請西班牙、約旦、新加坡和瑞士等國領導人,以及東南亞國家聯盟、非洲聯盟、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領導人出席。
針對COVID-19疫情在全球範圍内擴散,疫情成G20重要議題。本屆G20在全球擔負起特殊使命,和重要的鏈接作用。
二十國集團(G20)是1999年成立,成員國包括中、美、英、日、法等19個國家以及歐盟,佔世界總人口66%以上,創造了佔世界85%的國民生產總值。
每年G20會議都會舉辦多場會晤,時長跨度可達到11個月左右。
依據本屆輪值主席國沙特阿拉伯公報,峰會將舉行4次「財長以及央行行長管理會議」,3次「基礎工作會議」以及3次「框架工作會議」。
另有大量關於環境、旅遊、科技、就業等方面的小型會晤也將舉行。
此前在2020年2月22日以及3月23日,已經分别提前召開G20財長以及央行行長會議。
2月底疫情尚未在全球爆發,所以第一次G20財長以及央行行長會議公報主要内容集中於政策工具使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全球金融標準的建立三大方面。
隨著全球疫情爆發,新冠肺炎也逐漸成為G20後續會議最重要的議題。G20國家以及全球主要經濟組織等也將因疫情團結在一起。
各國都以合作姿態應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相互幫助防控疫情,維持全球產業鏈運轉穩定,而最主要的或還是尋求貨幣政策的改革和協調。
中信證券認為,本輪G20峰會在經濟政策方面更有可能達成財政貨幣雙寬松以維持增長的共識,同時金融監管可能也會更加向前沿推進。
近期,部分G20成員國已經紛紛開啓「合作寬松」模式以應對疫情衝擊下的流動性緊張。而G20峰會或將成全球財政貨幣協同擴張的一大推力。
中信證券認為,在G20峰會全球主要央行同時採取同步政策的共識基礎下,料未來海外央行貨幣政策的進一步集體寬松無疑令中國貨幣政策空間更加舒適。
雖然目前中國内部的疫情情況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穩就業的增長壓力可能將令央行打開寬松閘門。
國内貨幣政策將進一步降準、降息,甚至存款基準利率也有可能下調?
政策新擘畫的「新基建」,以及疫情過後穩就業需要,都需要寬松貨幣政策支撐。這些積極的財政擴張大概率會促使央行放松流動性的閘門。
中信證券認為,在降低政策利率和數量型貨幣政策投放之外,還可以通過降低存款基準利率降低商業銀行的負債壓力,同樣能夠起到支持財政政策效果。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