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行業各有各難。正當大家都在為錢發愁之際,鏈家旗下自如和貝殼找房卻再度拿下25億美元戰略投資。
企查查數據顯示:3月4日,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再獲第四次融資,銀軟集團以戰略投資形式投資10億美元。
同日,貝殼找房運營主體公司天津小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獲得15億美元戰略融資,投資方分别為軟銀集團、高瓴資本、騰訊投資、紅杉資本。
這真是「聰明錢」自有去處。這次出手的是軟銀。為何早前對新經濟寵愛有加的軟銀,轉而問道中國房地產?鏈家又獨有何能能獲得軟銀對旗下兩家公司加持?
作為鏈家旗下左膀右臂,自如和貝殼已經是公司核心業務。鏈家董事長左晖對這兩個業務也是期許很多。
當年鏈家從一家普通的線下房產中介,逆襲為房地產渠道王,正是靠著這兩個業務打赢互聯網的颠覆和入侵。
而彼時線上逼瘋線下的案例多如牛毛,例如淘寶、京東等線上購物對線下商超行業就造成摧枯拉朽式的衝擊。
2016年自如成為鏈家集團旗下獨立運營的子公司,企查查顯示,截至3月4日,自如已經獲得4輪投資,而在2019年6月時估值就已經達到50億美元。
雖然一直相抗衡的行業對手貝殼搶先一步美股上市,但自如騰訊、紅杉資本等豪華的股東陣營和50億美元估值仍是自如最大的底牌。
而晚兩年成立的貝殼找房,又將鏈家主營房地產經紀業務無限放大。2018年4月貝殼成立,這不僅是鏈家業務網上升級版本,更是一個開放平台。
貝殼以鏈接行業中介公司為目的,打造了一個行業生態系統閉環。原來的競爭對手,一下子變成合作夥伴。上遊夥伴58同城則成了新競爭對象。
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殺死你的不是同行,而是跨界競爭者。
如今鏈家已成為中國最大房地產經紀公司,自如也成長租行業最大品牌,年紀輕輕的貝殼也早已成為業内新知,如此完美的陣營,誰也沒想到鏈家系能再拿融資。
即使再完美的業務陣營,也難以抵抗疫情「黑天鵝」。
疫情期間,自如長租公寓再傳危機。網傳「借疫情漲價」之說讓自如上了熱搜榜,長租公寓話題再引爭議。
這主要是疫情阻擋了租戶返程,在房地產減租潮中,自如也不可避免被租戶要求減租。二則,疫情期間返城人員減少,租房需求也減少。
另外抗疫之下的資金投入,加重企業成本。上述原因合併都將造成自如資金緊張狀況。
然而在房地產大行業融資難中,身在房產小行業的自如勢必也有資金需求。如今得到孫正義青睐,可謂「踏怕鐵鞋無覓處,得來全部費工夫」。
和自如化解危機不同,貝殼此次融資則更傾向於業務創新。貝殼欲將重點用於產業互聯網領域技術、產品創新,提升中國居住產業效率。
貝殼是國内最大房地產線上交易經紀商之一,對標美國的Redfin。雖然租房、找房仍是主營業務,但其已經在房地產數據上研究頗深,擔當起行業把脈者角色。
房地產開發行業步入存量市場,地產服務冉冉升起。此次軟銀等「押寶」貝殼,除對其自身業務看好外,還多了一層資本助力作用。
前兩年就傳出貝殼找房將要作為鏈家上市主體IPO的消息。2019年投資鏈家的騰訊等股份鏡像平移到貝殼找房就可見端倪。
據悉,此次交易後貝殼找房的估值或將提升至140億美元。
綜上所述,鏈家品牌深耕國内房地產經紀業務,佔儘渠道、客戶資源。其自如、貝殼品牌又在鏈家業務上進一步延伸、放大,在業内做得相當成功。
而軟銀在2019年利潤出現下滑,穩健投資是孫正義最傾向選擇。在全球大資產配置中,還有比中國房地產更為穩妥的選擇嗎?
雖然房地產開發有見頂之說,但2019年,中國商品住宅銷售額為13.94萬億元人民幣(約1.99萬億美元),仍然同比上漲10.3%。
作為服務於這14萬億大市場的鏈家,其業務潛力才剛剛開始。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