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於3月11日披露2月份金融數據。
2月新增社融8554億元,同比少增1111億元,存量社融增速10.7%,與上月持平。新增信貸9057億元,同比多增199億元。
廣義貨幣M2增速8.8%,環比提升0.4個百分點,同比提升0.8個百分點。反映企業現金流周轉的M1增速4.8%,環比提升4.8個百分點,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
2月社融、信貸新增均不及一月份數據。多家研究機構表示,受疫情影響,2月新增信貸符合預期,不過新增社融仍低於預期。
M1、M2增速回暖,表明因為央行增加再貸款結構性支持疫情相關企業、小微企業,經濟體流動性較為充裕。
2月居民貸款少增明顯。
其中居民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同比多減超700億元。居民長期貸款增加371億元,同比少增進1900億元。
疫情防控幾乎使各地經濟活動處於停擺狀態。商場、餐廳、電影院等至今少有開門營業者,大大限制了個人消費需求。
購車、家電、家具等耐用品消費,是支撐短期信貸增長的主力。由於疫情,也無情遭受到了衝擊。這些都致使短期信貸增長乏力。
不過為何居民中長期信貸也降了呢?這是因為居民中長期信貸大都用於購房。而疫情致使房產銷售無法線下開展。
據粵開證券數據,30城市房地產銷量2月出現近70%負增長。這也意味著居家這段時間,很少有再出來買房。
所以2月信貸放量基本是靠企業部門支撐。
2月新增企業短期貸款4157億元,同比多增5000億元,表明政策對企業流動性方面有所傾斜和支持。
2月企業票據融資新增634億元,同比少增超1000億元。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4157億元,同比少增970億元。
從貸款結構來看,企業貸款需求偏弱,融資或僅限於維持資金周轉,而非投資生產。
而企業部門信貸則更多是受益於金融政策逆週期調節。疫情期,人民銀行提供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
除逆勢調節外,企業自身現金需求,也導致再融資需求增多,金融機構適時加大信貸投放力度。
2月社融新增8554萬億元,同比少增1111億元,低於市場預期。
減少原因主要是政府債券淨融資、非標淨融資減少。期内國債發行少增,而地方債發行維持高增,致使政府債券類淨融資少增超2500億元。
非標淨融資多減超1200億元,成為拖累社融的主要因素。
非標三項減少4587億,其中銀行承兌匯票本月新開票減少近4000億,反應出企業受春節假期延長及復工進度較慢影響,貿易需求下降導致開票不足。
未貼現票據的劇烈收縮更反映企業部門貿易低迷。企業融資需求僅限短期限以維持資金周轉,而非投資生產。
相較於上述兩個分項,企業直接融資對社融形成有力支撐。
2月企業直接融資多增超3300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内股票融資449億元,同比多增330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3860億元,環比保持穩定,同比多增近3000億元。
間接融資方面,2月銀行體系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規模同比少增1183億元,但企業融資規模穩步提升。
從新增人民幣貸款結構看,企事業單位、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規模月内分别增加1.13萬億元和1786億元,政策對疫情期間企業的流動性形成有效補充。
綜合來看,光大證券認為2月金融數據表現與疫情高度相關。既有疫情對經濟負面衝擊在金融領域的映射,也有逆週期調節與定向支持力度加大帶來的影響。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