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美國進入「0利率」時代,市場只能自求多福?
原創

日期:2020年3月20日 下午4:33作者:李瑩編輯:彭尚京

美聯儲動作太快,讓市場始料未及。

為了應對美股翻雲覆雨,美聯儲真的放了大招,緊急降息將利率降至0。終於達成所願,特朗普要笑出聲了。

不過,橋水投資公司董事長兼 CEO Ray Dalio 卻另有一番觀點:我前一直擔心,下一次經濟衰退時,市場將會處於零利率狀態,並伴隨有大量未償還債務、巨大的貧富差距和政治鴻溝——正如發生在1930年代一樣。

冠狀病毒是導致經濟下滑的原因,這讓我很吃驚。雖然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病,會產生許多有害的經濟影響,但單憑這些事情本身並沒有使我感到恐慌。

但是,當長期利率觸及0%的底部時,我真的很擔心。

長期利率下限觸及0%意味著幾乎所有的資產類别都會下跌,因為利率下跌的積極效應將不復存在(至少不會有太大影響)。

還意味著,幾乎所有央行的利率刺激工具(包括降息和收益率曲線指引)都將不起作用。

美聯儲超預期降息

當地時間3月15日,美聯儲突然大規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大幅下調至0-0.25%,並宣佈將重啓量化寬松政策(以下稱QE)。

為應對股市暴跌,這已經是美聯儲本月内第二次降息。恰尼茨剛剛在3月3日緊急降息50個基點,如此密集的降息超出市場預料。

讓市場更為驚呼的是,直接進入零利率時代,堪稱一撸到底。交易人員此前預期美聯儲將在3月17-18日會議上再次大幅降息,預計降息幅度為50個基點。

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次來得這麽觸不及防,且幅度也出乎意料。此前只有2001年科網股泡沫破滅、911事件和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聯儲曾經緊急大幅降息。

彼時為挽救經濟,美聯儲降息至零利率水平,並將該政策沿用7年之久。QE亦是如此,這也是每每金融體系最危急時刻,美聯儲祭出的大招。

本次7000億美元QE計劃,包括幾個月内回購至少5000億美元國債,增持至少2000億美元規模的抵押擔保證券。

「0利率+QE」堪稱史上最大的行動,重點是這次100個基點降息+QE是在一天内完成的。而2018年金融危機時的刺激政策則是美聯儲在數月内的操作。

是嗅到有什麽比金融危機更跟可怕的東西,讓美聯儲開始裸奔?

美聯儲拉動全球降息潮,香港金管局也將基準利率下調至0.86%,新西蘭降息75個基點,並考慮大規模購債。

與此同時,本週日央行、瑞央行、印尼央行、土耳其央行、挪威央行等將舉行利率決議會議,自2018年來的全球降息潮將再創新低。

美國進入「0利率」時代

全球疫情發展已經勢如破竹,全球金融市場被恐慌情緒所包圍。美聯儲此次祭出底牌,能否緩解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對中國市場又將產生何種影響?

很顯然,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將直接為市場注入大量可流動貨幣,使市場更易獲得資金,並增加借貸行為。企業易融資,就業不難,人們有了錢也更願意消費拉動内需。

利好之下,QE政策也有弄巧成拙一面。如果只是市場貨幣供應增加,卻沒有實業增長,這意味著物價將會上漲,將導致通貨膨脹。

而人們拿到手的工資,或企業盈利甚至不足以購買物品,或者還貸,那麽自然對經濟生產造成很大的負面用哪個想,經濟更是停滞不前。

所以美國這一做法還是有一定風險性的。當然面對金融市場近來的巨大動蕩,美聯儲也是將正面刺激用到極致,大有「我就只能幫你們到這里,請各位自求多福」。

但也要看到,雖然「0利率」對911、金融危機都有用,但這次美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而市場最關心的還是疫情。

很顯然,貨幣寬松並不會直接把病毒消滅掉,也不能解決油價的問題,那麽對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衝擊影響也會一直存在,這也是當前市場比較擔憂的地方。

從美聯儲動作上可以看出,本次疫情對美國現在,或者不久將有更大的衝擊。從美國近期擺正對疫情態度得以得知。

在疫情沒有緩解或得到遏制前,預計市場還將劇烈波動。因此,美國如果應對新冠疫情,以及疫情發展將是經濟更直接影響。

對中國市場有何影響?

美聯儲堪稱全球央行,其掀起新一輪降息潮,對中國直觀影響就是,中國央行跟不跟。

但今天中國央行公佈MLF利率,暫未跟隨。3月16日,央行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同時,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000億元。今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3.15%,和上次持平。

雖然有利好在前,但在全球金融海嘯下,A股也未能獨善其身,延續美股升跌趨勢。

北向資金繼續大幅流出,黃金價跌,日元、瑞郎等傳統避險貨幣被抛售,資金瘋狂湧入美元。

不過也要看出A股回調約比例較小,相比海外市場20%左右跌幅,已屬強勢。如今美元等海外貨幣多以將至付利息,外資在回流後有望繼續北上增配A股。

中國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關鍵性勝利,最壞的影響已經過去。各個產業也開始復工復產,逐步回暖。中國市場有望成為疫情衰退後率先復蘇的市場。

有鑒於歐美疫情仍就沒有清晰邊界,所以後續影響深不可測。國泰君安表示,國際經濟中心向東亞傾斜明顯。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3月13日
各地政府奮戰穩定「雪崩」市場 人行也降準0.5至1厘
3月13日
每一次大跌,都是買股票的好機會?
3月12日
2月社融走弱,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高?
3月9日
上遊企業延期復工,原料藥庫存告急的印度藥企如何渡劫?
3月6日
韓國疫情如何影響我國企業的復工復產?
3月5日
孫正義「問道」房地產,軟銀領投自如、貝殼25億美元
3月3日
房貸利率大變動,房貸一族如何把握這僅有的一次機會?
2月26日
各地因城施策維穩「救市」升級 房產行業恢復可期地產股強勢大漲
2月25日
春運客流下滑近五成,全面恢復復工還需多長時間?
2月24日
1月份金融數據背後透露了哪些信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