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網上藥店帶來營收翻倍增長,阿里健康卻轉而將錢投入這個領域?
原創

日期:2019年12月20日 上午10:04作者:李瑩編輯:彭尚京

當很多人在抱怨大數據掌控了人們的消費,出現很多「殺熟」案例時,還有一種大數據卻實實在在為人類造福。那就是致力於以大數據服務於人類健康事業。

阿里健康(00241-HK)就是這個行業的發起者之一,目前也是規模做得較大的。借助阿里系平台、流量優勢,阿里健康的網上藥店日臻成熟。

不過只甘於做賣藥「郎中」顯然不是其目標,阿里健康繼續拿賺來的錢做互聯網醫療。

營收翻倍增長,網上藥店最賺錢

躬耕互聯網大健康領域多年,阿里健康致力於讓大數據助力醫療,用互聯網改變健康,為10億人提供公平、普惠、可觸及的醫藥健康服務。

願景固然美好,但真正若想串聯起兩個行業,創造一個新的行業物種,前期付出的代價也是可想而知。

經歷數年的營收結結拔高,阿里健康淨利潤卻一直不好看。不過這一切似乎即將迎來「柳暗花明」。

2019財年中期報顯示,阿里健康期内收入41.17億元,同比增長119.1%。期内虧損763萬元,同比2018年虧損8998萬元收窄91.5%。

財報顯示,阿里健康收入增加主要是醫藥直營業務、醫藥電商平台業務,以及消費醫療業務收入快速成長所致。

期内公司直營業務收入34.35億元,同比增長114.6%。醫藥電商平台業務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39.8%。

醫藥直營業務和醫藥電商平台業務簡言之就是網上藥店。也就是說阿里健康現在依然在憑借網上賣藥方式賺錢。

單從這種營收模式來說,阿里健康還是在做阿里系「賣藥郎中」的工作,與阿里大健康的目標願景依然有距離。

「網上藥店」完敗「家門口藥店」?

在與家門口藥店競爭中,網上藥店顯然已經佔據一席之位。

2019年中期報告顯示,天貓醫藥平台商品交易總額超過370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天貓醫藥平台年度活躍消費者已超過1.6億。

天貓醫藥平台由阿里大健康全面運營,包括從阿里巴巴收購的天貓醫藥平台上的醫療器械、保健用品、成人計生、隱形眼鏡、保健食品以及醫療及健康服務等。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獲授在天貓平台承接管理,或開設超過70家品牌旗艦店,並幫助這些品牌在天貓上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

除吸引第三方藥店入駐外,公司還在思考和創新多樣活動及服務,持續為平台商家和消費者創造價值。

比如以地道滋補管原產地品類地圖為由,吸引寧夏、青海、雲南多個省市以政府官方旗艦店形式入駐天貓醫藥平台。

在醫療器械方面打造家庭保健一站式消費心智。大力發展生活照護、未病先防及請假康產品,提升消費者對器械行業的認知水平。

除運營天貓醫藥平台外,阿里健康醫藥直營業務也較為賺錢,一個是阿里健康大藥房,另外一個是阿里健康海外旗艦店。

到2019年9月,阿里醫藥直營店已經成立三週年。公司直營藥品也廣泛涉及OTC藥品、保健滋補品、隱形眼鏡、美妝個護等眾多健康相關品類。

得益於阿里健康運營及品牌優勢,公司醫藥直營業務收入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截至2019年9月30日,直營店年度活躍消費者在過去12個月内在線上直營店實際購買一次及以上商品的消費者超過3700萬。

此外公司還有意繼續深入萬億級處方藥市場。隨著新《藥品管理法》等政策明確,公司產品品類將有更大的開拓空間,並積極準備慢病和常見病復診及購藥業務。

為了擺脫阿里健康大藥房只是藥品零售平台的單一功能,2019年9月,阿里發佈超級藥房2.0六大標準。

這六大標準是全品類商品、全人群覆蓋、全場景服務、品質嚴選、用藥管理、和健康陪伴,力圖將阿里健康大藥房升級為以家庭為核心的健康服務平台。

互聯網醫療業務仍是軟肋?

除了賣藥業務外,互聯網醫療其實是更貼近阿里健康的使命初衷。不過目前看這塊業務依然是公司軟肋。

公司的互聯網醫療業務主要是借助於支付寶平台,為用戶提供一攬子醫療健康服務,包括線下就醫、線上問診、便捷醫療管理等。

從規模看互聯網醫療業務攤子不小。截至2019年9月末,公司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營養師超過27000人。

支付寶已經簽約醫療機構超過11000家,其中二級、三級醫院數量超過3600家。其中300家三級醫院接通醫保支付。

阿里健康全權管理支付寶醫療健康服務頻道和醫療健康行業合作以來,公司所運營的產品所覆蓋的醫院場景下用戶數量增長迅猛。

2019年9月,在醫院場景下使用支付寶醫療健康服務的用戶月度活躍用戶數超1700萬。

上面這些數字還是挺激動人心的。不過2019年中期報顯示,期内互聯網醫療收費模式始終還在探索中,疊加智慧醫療,來自線上健康咨詢等創新服務項目收入總計1207萬元。

智慧醫療是公司與政府、醫院、科研院校合作,探索以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智慧醫療業務。

可以說互聯網醫療是要打破億元的壁壘優勢,還是做得比較艱難的。而為醫院提供AI、大數據等技術,提升醫療科技水平的智慧醫療相對更受醫院歡迎。

雖然道阻且長,但阿里健康對這塊的投入還是比較大的。截至2019年9月末,產品開發支出1.3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3%。

期内公司聘請更多信息技術工程師探索開發互聯網醫療和智慧醫療業務,同時支援醫藥業務和消費醫療業務快速成長。

有鑒於此,不得不感歎阿里健康在人類健康方面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的堅持,正是多了這麽多創新、良心企業,社會才穩步向前。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2月16日
國内首款貝伐珠單抗面世,齊魯製藥之後還有誰?
12月14日
擁抱癌症創新療法,hth登录入口网页喜迎雙抗新星
12月10日
打開「心門」獲新生,「中國創造」啓明醫療進軍67億市場
11月28日
五年營收復合增速超過100%,淨利卻持續虧損,阿里健康何時盈利?
11月28日
國產爬坡期,hth登录入口网页第一疫苗股如何突圍?
11月20日
康寧傑瑞:做前瞻抗體的開發,是否值得更多期待?
11月20日
藥明康德股價大漲一倍,股東連續7個月減持,高估是主因?
11月16日
成立9年,3年連虧11億,百濟神州終於造出了中國「神」藥
11月15日
上市半年多、回購超過20次,維亞生物被低估了嗎?
11月14日
官宣!三生製藥分拆三生國健緣何大有可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