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報道稱,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中國石化(600028.SH)上海石化碳纖維產業基地生產出合格產品,產品性能媲美國外同級别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介紹,此次投產的大絲束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
目前中國碳纖維領域正處於國產替代階段,因此中國石化的這次突破有著較為重大的意義。
碳纖維是什麽?
碳纖維(簡稱CF)是由聚丙烯腈、瀝青或粘膠等有機母體纖維在高溫環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的含碳量在90%以上的碳主鏈結構無機高分子纖維,外觀呈黑色。
碳纖維具備出色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密度比鋁低,強度比鋼高,是目前已大量生產的高性能纖維中具有最高比強度(強度/密度)和最高比模量(模量/密度)的纖維,同時還具有耐腐蝕、耐高溫、耐疲勞等特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可設計性,因而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風電葉片、國防、能源、體育用品、汽車工業、軌道交通、建築補強等領域,是一種發展國防軍工和國民經濟亟需的戰略性新興材料。
根據原絲種類的不同,碳纖維可分為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瀝青基碳纖維和粘膠基碳纖維三大類。
其中,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較於其他兩種碳纖維工藝難度更低,同時擁有優異的成品品質和優良的力學性能,是當下應用領域最廣,產量最大的一種碳纖維,佔據市場90%以上的份額。
而根據絲束大小的不同,碳纖維可以分為大絲束纖維和小絲束纖維,分别對應不同的應用領域。一般48K及以上被稱為大絲束(1K表示一束碳纖維絲中含有1000根原絲),主要應用於以風電為代表的工業領域;24K及以下被稱為小絲束,主要應用於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體育休閑等領域。
大絲束碳纖維與小絲束碳纖維相比具有生產原料廣、性價比高的優勢。
長景氣高增長賽道,國產替代正上演
受益於下遊需求端的帶動,根據賽奧碳纖維的數據,過去10年間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年復合增長率達10.37%,其中於2021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同比增長10.38%至11.8萬噸。
同期内,中國市場由於應用比例基數較低,年復合增長率達20.97%。與此同時,由於新興行業需求快速釋放,中國市場增速處在持續上升的態勢;截至2021年中國市場需求量為6.24萬噸,同比增長27.69%,需求量全球佔比首次超過50%,增速及需求規模全球領先。
在中國,75%的碳纖維需求集中在風電葉片、體育休閑與碳碳復材,2021年需求量達到2.25、1.75、0.7萬噸,分别對應細分領域全球總需求的68%、95%、82%。
其中,2021年受益於全球光伏行業的快速增長,中國碳碳復材需求量增加4000噸,增幅高達133%,逐漸成為國内優勢領域。
從前景來看,相較於全球市場,中國的碳纖維市場發展更為迅速,也更為人看好。
在需求量最大的風電葉片領域,大絲束碳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與玻璃纖維材料相比有著密度較小,耐腐蝕,強度高等優勢,主要用於主梁帽,葉片根部及蒙皮等部位,可有效提升葉片剛度及疲勞強度。
在「雙碳目標」下,風電行業後續的發展也被廣泛看好,而此次中國石化的關鍵技術突破對風電葉片領域或許會起到比較大的促進作用。
另外,重點來看一下,需求量排在第三的航空航天領域。
相較於其他領域,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碳纖維價格要高得多,航空航天屬於高價值領域。
不過,受近兩年疫情的影響,全球民用航空市場萎縮,對航空航天領域用碳纖維的需求端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而隨著疫情的消退,這方面的影響也在減弱,中信建投證券的分析師預計2024年以後將迎來明顯恢復。
具體到國内市場,中國以前的航空航天市場存在基數小、增速快的特點。目前隨著新軍機型的列裝以及國產大飛機C919的逐步量產和C929的研發推進,未來的增速有望大幅超過全球市場。
此外,需求量排名不那麽靠前的碳碳復材領域值得期待。碳/碳復合材料是碳纖維(或石墨纖維)為增強體,以碳(或石墨)為基體的復合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工程材料;其中熱場材料是重要的應用場景。
所謂的熱場是指為了融化矽料,並使單晶生長保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的整個系統,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坩埚、導流筒、加熱器、保溫筒、板材和電極等。
由於目前矽基太陽能電池佔80%以上,因此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直接帶動了上遊關鍵配套碳/碳熱場材料的迅猛發展。
其他如壓力容器、體育休閑、建築補強、汽車等也有望對碳纖維的需求起到提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從供給端來看,國際碳纖維市場主要為日、美企業所壟斷。
不過,最近幾年這一情況已經有所好轉。數據顯示,我國碳纖維國產化率從2016年的18.41%已經提升到了2021年的46.89%,接近一半,後續國產替代方面仍有一定空間。
碳纖維領域有哪些上市公司?
目前A股的碳纖維概念股比較多,但其實這些公司針對的下遊應用端並不完全相同。
據了解,吉林化纖集團旗下的吉林化纖(000420.SZ)於2021年向碳纖維領域進軍,目前的產品涉及碳纖維大小絲束,下遊客戶包括三一重能、上海電氣、明陽電氣等國内知名的風電葉片制造企業。
中復神鷹(688295.SH)主要生產小絲束碳纖維產品,應用於體育休閑、碳碳復材等領域。
中簡科技(300777.SZ)與光威復材(300699.SZ)主要生產高性能小絲束碳纖維產品,應用於軍事領域。
精功科技(002006.SZ)於2015年開始引進消化吸收海外碳纖維設備,2020年實現核心設備的國產替代,目前國内第一,是碳纖維設備領域龍頭。
總的來看,碳纖維行業的景氣度不錯,前景向好,後續存在著投資機會。不過,這個領域内的概念股眾多,以上所述也只是碳纖維概念股中的一小部分,投資者在投資中還需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