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原創

日期:2022年4月7日 下午8:00作者:毛婷編輯:lele

《歡樂頌》中,樊勝美看著安迪和保時捷911絕塵而去,羨慕地說:「你聽這聲多悅耳。」

世界頂級豪車藐視高油價的底氣和孤傲,誰不想擁有?但這不是一個值不值得擁有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擁有。

大眾汽車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計劃將保時捷分拆上市,這樣一來,投資者縱然不能買保時捷的豪車,也有機會買入保時捷的股票,通過富豪的一擲千金獲利。

為何大眾汽車要讓出保時捷這個香饽饽?

比亞迪(01211.HK002594.SZ)停產燃油車全面「奔綠」,這對於國際車廠來說,都不是新鮮事。

大眾汽車就表示將在未來8年,在歐洲削減60%的汽油和柴油車生產線,或涉及至少100款車型。

2021年,大眾汽車為歐洲領先的電動汽車供應商,市場份額大約有25%,在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則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7.5%。該公司表示,到2030年,其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將達到50%。將保時捷分拆上市,正是為了包括電氣化在内的產業升級。

根據大眾汽車在2021年年報透露的信息,若分拆保時捷上市的計劃取得進展,保時捷的股本將分為一半優先股和一半普通股——這與大眾汽車目前的權益結構相似,其中會向資本市場配售不超過25%的優先股。

大眾汽車的大股東Porsche SE會以配售價外加7.5%的溢價,收購保時捷的25%外加1股普通股。

大眾汽車將繼續持有保時捷的大部分權益,並合並保時捷的業績。該公司將使用分拆保時捷所得的收益,加快大眾汽車集團的工業和科技轉型,這包括投資於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線的改革和推動業務增長。若上市成功,大眾汽車還計劃向股東分派特别股息,相當於配售股份籌得總收益的49%。

保時捷是大眾汽車最重要的利潤來源

在大眾汽車家族包括奧迪、斯柯達、賓利等12個品牌中,保時捷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2021年,保時捷的汽車銷量為29.7萬輛,同比增長12.08%,佔大眾集團總銷量857.6萬輛(同比下降6.34%)不到3.46%,見下圖的紅色柱。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保時捷的2021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11%,至302.89億歐元,增幅繼續跑赢大眾汽車的整體增長12.26%,佔總收入的比重由2020年的11.70%提高至12.11%,見下圖。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2021年,保時捷的經營溢利同比增長24.50%,至50.06億歐元,在大眾汽車總體經營溢利的佔比達到25%,見下圖。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從以上三個圖可見,保時捷的汽車銷量和收入的佔比不算太高,但經營溢利卻幾乎碾壓其他車係,反映保時捷突出的盈利能力。

從下圖可見,紅色線代表的保時捷經營利潤率穩穩地淩駕在大眾其他車係之上。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能生金蛋的母雞,大眾汽車當然不會輕易拱手奉上。所以筆者認為,保時捷的IPO,融資或在其次(畢竟有近半的收益都是讓給股東),拿取資本市場的估值和拓展融資渠道或才是關鍵。

保時捷的業務情況

保時捷目前在售車係包括卡宴、Macan(也就是國内所稱的邁凱)、911雙門/開蓬、Panamera(國内常稱帕拉梅拉)、718 Boxster/Cayman,以及電動汽車Taycan,見下圖。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保時捷的純電動跑車Taycan表現讓人喜出望外,2020年才推出,2021年實現顯著增長,新車交付量達到41,296輛,是上一年的兩倍多,已經超越其跑車標桿保時捷911的新車交付量38,464輛。

2021年,中國連續第七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交付量續創新高,同比增長8%,達95,671輛新車,佔了其全球新車交付量的31.69%(見下圖),其中Taycan在中國的交付量達到了7,315輛,保時捷911全年交付4,002輛。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保時捷價值幾何?

豪車保時捷固然是尊貴的象徵,而一旦上市,猶如墜入凡間的天使,就不得不屈從於資本市場的定價。該如何為保時捷定價?或許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同類比較、上市市場和電動汽車的估值。

品牌無價車有價?

我們先來看看同樣尊貴得吓人的法拉利(RACE.US),市場是如何為其品牌定價。

2021年,法拉利僅交付了11,155輛車,相當於保時捷交付量30.2萬輛的3.69%,就產生了汽車業務收入42.71億歐元,相當於保時捷汽車業務收入302.89億歐元的14.1%。用交付量與汽車業務收入大致可推算出法拉利的每輛車均價或約為38.29萬歐元(約合266萬人民幣),或是保時捷的3.8倍。

華麗的高定價也賦予了法拉利豐厚的利潤。2021年,法拉利的息稅前利潤率為25.17%,而保時捷扣除特殊項目前的經營利潤率僅為16.53%。

按照法拉利當前市值403.63億美元(約合370億歐元)計算,市銷率為8.66倍,市值與息稅前利潤之比為34倍。若按此為保時捷估值,保時捷的估值或可達到1700億歐元以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法拉利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美股市場目前估值偏高。而在保時捷母公司大眾汽車上市的歐洲資本市場,對汽車股的估值並沒那麽樂觀。

歐洲市場吝啬估值?

以德國上市的寶馬為例。

寶馬2021年的汽車交付量為252萬輛,是保時捷的8.35倍;汽車業務收入為954.76億歐元,是保時捷的3.15倍;以此計算,寶馬的汽車均價或約為3.79萬歐元(約合26.26萬人民幣),僅相當於保時捷的38%左右。寶馬的2021年經營利潤率為10.34%,遠低於保時捷的特殊項目前經營利潤率。

合計寶馬的優先股和普通股,筆者估算出寶馬在歐洲資本市場的市值大約為500億歐元,相當於其息稅前利潤的5.06倍,全年淨利潤的4.04倍。這一市盈率估值連大眾汽車都不如。按大眾汽車(包括優先股和普通股在内)的市值944.07億歐元計算,市盈率也有6.12倍。

若按照歐洲資本市場如此苛刻的標準,保時捷的估值或不足250億歐元(按寶馬5.06倍經營利潤標準計算)。

電動汽車股自帶光環?

不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需要考慮——電動化。連瑪莎拉蒂都將推出全電動車型,豪車市場的電動化已經推上日程。

保時捷在這方面無疑走在前列:法拉利雖然提出了在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電動化的起步卻有點慢,帶有賽車基因的它或許對油門的「嚎叫」仍然戀戀不舍,直至近日才透露或推首款混動車,並可能在2025年推出純電動車型。

寶馬在去年繼續推出純電動車型,2021年電動車佔其總交付量的比重只有13%,雖較2020年的8.3%有進步,仍處於較低的水平。

保時捷則不然,電動車成了其新賣點,例如純電動跑車Taycan,推出不久即超越標桿品牌911。在其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保時捷純電和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新車交付量份額在2021年明顯提升,達到18%。

歐洲的電動車高佔比也引起關注,2021年歐洲交付的所有保時捷跑車中,約有40%是純電或插電式混動車型。

這只是個開始:2022年,純電動係列Taycan將再添一員,採用全新車型。據悉,保時捷還計劃在明年推出電動Macan SUV,2025年在其產品線中增加電動版保時捷718。

保時捷近日宣佈,電動化的進程將加速,到2030年及以後,純電動車型將佔到其銷量的五分之四,即80%。不過,大概是聽到了「樊勝美們」的心聲,其品牌的靈魂保時捷911仍會保留混動版,除此以外,所有車型最終都會實現電動化。

既然如此,就不能用傳統豪車車企的標準來為保時捷估值,否則就錯過了當前資本市場為電動車股所提供的溢價。

特斯拉(TSLA.US)的2021年汽車交付量為93.62萬輛,汽車業務收入為432.79億歐元,依此計算,其車輛交付均價或為4.62萬歐元(約合32萬人民幣),高於寶馬,但僅相當於保時捷的46%左右;2021年,特斯拉的稅前利潤率只有13.81%,低於保時捷的16.53%。

特斯拉的當前市值1.08萬億美元(約合9903億歐元)相當於其2021年總收入的20倍。若套用特斯拉的估值,未來朝著電動車方向發展的保時捷價值不知能否到達6000億歐元。

財華聚焦|墜入「凡間」的天使,保時捷到底值多少

總結

保時捷的尊貴在豪車界有口皆碑,但在資本市場,它也只能如凡塵俗子一樣,聽從資本的安排,能獲得多高的估值,將取決於在哪里上市以及資本市場對於它的定性——傳統車企還是電動車企。不過,歐美收緊政策,芯片短缺以及原料成本上漲,或不利於其估值。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7日
消費大時代|傳統商超2021年集體折戟!轉型之路漸起,如何穿越迷霧?
4月7日
【數據說話】直擊造車新勢力3月份銷量:小鵬重摘桂冠!「五虎」格局初成
4月7日
財華聚焦|品鑒啤酒股:百威亞太股價低迷,「高端局」變數不清?
4月6日
【資本力量】一言不合就買了它!馬斯克為何看上推特?
4月6日
【IPO前哨】名創優品切入潮玩市場「潮味十足」?
4月6日
【窺業績】「海狗」變「海王」!業績暴增,分紅139億!中遠海控還能景氣多久?
4月4日
財華洞察|邁向「全綠」!比亞迪何以「破釜沉舟」?
4月1日
【資本力量】農夫山泉與萬泰生物,國内首富鍾睒睒的「兩大王牌」?
4月1日
財華洞察|連股神都「重拾舊歡」,「三桶油」的行情能走多遠?
4月1日
新經濟風雲錄|燒錢難換增長?快手商業化步伐走得很「磨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