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數據說話】1月份豬企簡報出爐,「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
原創

日期:2022年2月17日 下午7:35作者:許螣垚編輯:Sukie

2月16日,統計局發佈今年1月CPI數據,同比漲0.9%,跌破「1時代」。

這一數據稍遜於市場預期。據Wind綜合10家預測機構顯示,預測1月份的CPI同比漲1.1%。

造成1月份CPI數據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豬價格「跌跌不休」。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豬肉價格下降41.6%。

隨著豬肉價格不斷探底,多數上市豬企業績已經進入「全面虧損」狀態。然而在這種情況下,銷量卻不降反增。截至2月16日,各大上市豬企1月銷售情況已陸續披露,在豬價下行背景下,「越虧越賣,越賣越虧」成了不少豬企的日常表現。「最慘豬周期」何時才能過去?

豬價持續下跌拖累CPI

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這其中豬肉價格起到了主要的「拖累」作用。

1月份的豬肉價格同比下跌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環比則下跌2.5%。豬肉價格的下跌影響1月份的CPI同比下降約0.96個百分點。

彭博經濟學家曲天石曾撰文稱,在中國居民物價指數(CPI)中,食品煙酒佔比最高,約為30.2%,而豬肉又在食品類别中權重最高,約佔整體食品類别的12.8%。足以見得,豬肉在CPI指數的「王者」地位。

而從飲食結構、豬肉需求量來看,國人的肉食來源主要以豬肉為主,對豬肉需求量很大。農業農村部數據,2021年全年豬肉產量5296萬噸,按中國14億人口測算,一年下來,中國人均豬肉供應量預計約70斤。由此可見,豬肉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不可言喻。

然而,豬企的日子在近年並不好過。豬肉價格已經下降了很久。去年雖有短暫反彈,但豬周期的逆轉顯然沒那麽簡單。以今年春節的數據為例,春節往往是消費旺季,但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1月全國瘦肉型白條豬肉市場均價為19.18元/公斤,環比下跌13.56%,同比下跌58.00%。

而在節後第一周,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第5周(即2022年2月7日—2月11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17.98元,環比下跌8.2%,同比下跌54.9%。

豬企的尷尬境地

在豬肉價格下降的同時,上市豬企也不好過。雖然都虧的挺慘,但還不得不繼續「以量補價」,現在的情況就是「越虧越賣,越賣越虧」。每一頭小豬的背後都有養豬企業的血淚。

截至2月16日,各大上市豬企陸續披露1月份銷量情況,多數豬企1月銷量同比大幅增長(然而收入卻是下降的)。大家就看誰更能在這輪下跌中挺住了。

筆者根據公告内容,整理了部分A股上市豬企公佈的1月份銷量情況與收入情況,分别提取了同比數據和環比數據,更方便觀察。此外,對於一些值得關注的特殊數據,筆者已用紅色字體標出(見下表)。值得一提的是,由於1月、2月銷售量在月度間呈現較大的波動,牧原股份將在3月份合並披露1-2月的銷售情況。

【數據說話】1月份豬企簡報出爐,「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

從銷量與收入數據綜合來看,普遍是「越虧越賣,越賣越虧」的境地,但1月份數據也有一些企業是例外。

例如,從銷量同比來看,天邦股份1月份銷量同比反而是減少的,而大北農的銷量環比是減少的。從收入同比來看,正邦科技1月份收入同比增加,而收入環比增加的企業達到了兩家:分别是溫氏股份與新希望。

這些數據是當前豬肉價格下行,企業虧損大環境中的一抹「亮色」。

雖然數據表現不好,但信達證券認為,春節後養殖企業迎來新一輪虧損,有助於加速產能出清。本輪豬周期從2021年年初進入下行通道,2021年6月行業開始出現虧損,直至11月扭虧為盈,在5個月的虧損期中,最高虧損達到了731元/頭。春節以來,生豬供大於求導致豬肉批發價格轉頭下行,2月15日豬價錄得19.96元/公斤,累計下降幅度約為10%。豬肉價格的重新下跌引起了自繁自養模式的新一輪的大面積虧損,該機構認為,第二波去產能正在開啓,未來供需關係將持續改善。

市場表現

與跌跌不休的豬價相反,今年以來A股二級市場豬肉股出現明顯反彈。

按申萬2021版行業分類來看,生豬養殖板塊與滬深300成份對比,今年以來前者表現明顯強於後者(見下圖)。

【數據說話】1月份豬企簡報出爐,「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

具體到個股上,按申萬2021版行業分類,生豬養殖個股共10只,對於2021年業績情況的預計,普遍是虧損的,但也有表現亮眼的,比如巨星農牧公佈的業績快報(各成分股情況如下表)。而業績也體現在了股價表現上。

【數據說話】1月份豬企簡報出爐,「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

若按今年漲跌幅市場表現看,該股是豬肉板塊中的明星股。2月16日,巨星農牧開盤後直線下挫,當日收跌8.7%。不過2月17日又有所上漲,當日收盤漲7.52%。

資料顯示,巨星農牧的前身為振靜股份,主營業務一度為牛皮革產品。2020年7月,該公司完成資產重組後,主業變成了養殖業務和皮革業務等。

截至2021年上半年,生豬、飼料、皮革產品、雞等業務分别佔營收比重為59.67%、16.92%、16.72%、6.33%。

目前,巨星農牧已經發展成集種豬、仔豬、商品豬繁育於一體的企業。

據券商機構研報顯示,巨星農牧最近2年PSY(母豬年生產力,衡量豬場效益和母豬繁殖成績)達到27頭/年。從成本方面看,在去年上半年,該公司仔豬斷奶成本為320元/頭,育肥豬養殖成本約為16.5元/公斤。

從K線走勢看,巨星農牧在去年7月末一度跌至9.54元(2021年7月30日最低價),之後股價震蕩攀升,最高漲到了24.49元(2022年2月11日最高價),股價率先創歷史新高,從最低到最高,累計漲幅約140%。

虧損的豬企,「剩」者為王

這兩年豬企普遍陷入虧損,但為了提升「士氣」,企業們也拿出了真金白銀的方案。例如2月11日晚間,「豬茅」牧原股份披露了一份誘人的股權激勵計劃,可以「半價」買股。

具體來看,根據公司2月11日公告,如果完成考核目標,員工就能以30.52元/股的價格,獲取公司的股票,而牧原股份2月11日收盤股價為60.7元/股,若以此計算,激勵性方案提出的目標價相當於「半價」買股了。

據公告,公司層面各年度績效考核目標:以2021年生豬銷售量為基數,2022年生豬銷售量增長率不低於25%;以2021年生豬銷售量為基數,2023年生豬銷售量增長率不低於40%。

牧原之所以能拿出如此誘人的激勵方案,可能和他是業内難得的盈利企業有關(淨利為正)。

據公告,公司預計2021年淨利為65億元至80億元,同比下降70.86%-76.32%。報告期内,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但由於國内生豬產能逐漸恢復,2021年生豬價格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導致公司2021年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明顯下降。(注意前文表格業績預告類型,該公司是預減)

2019年、2020年、2021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别為51%、178%、43.71%。而根據業績預告,公司2021年全年營收增速預計為36.82%至42.15%。

我們看前文表格也可了解,在WIND一致預測淨利潤增長率(最後一列)的數據中,牧原股份的表現是已經有數據的企業里最好的。

在行業不景氣的環境下,企業能否存活,一看淨利,二看現金流。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目前還很難確認,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豬企至少要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繼續熬下去。而這就需要企業的現金情況是健康的。

筆者根據最新一期的財報(2021年三季報),提取WIND數據制作下圖。可以看到,大部分豬企的現金狀況還可以。較為突出的有羅牛山、牧原股份、東瑞股份等。對於豬企來說,現在比拼的是誰能活的更長,順利熬到豬周期的拐點:「剩」者為王。

【數據說話】1月份豬企簡報出爐,「豬周期」何時迎來拐點?

對於今年豬肉板塊的一個運行情況的預判,國聯證券表示,根據2021年下半年能繁母豬數量,判斷節後生豬出欄量仍維持高位,疊加二季度豬肉消費端進入下行趨勢,豬價大概率會在三季度面臨二次探底,行業整體產能有望去化。由於生豬養殖行業的股價一般先行於豬價開始啓動,當下是投資生豬養殖行業股票的黃金時間點。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2月17日
【預見】前瞻佈局空氣懸架,保隆科技進入收獲期?
2月16日
【市場觀潮】稀土價格不斷走高,稀土永磁板塊「王者歸來」?
2月16日
【熱點零距離】擬「加碼」氫能源業務!粵水電「一字漲停」!
2月16日
【焦點】打造雙主業!玩具公司沐邦高科擬擲11億元「跨界」光伏行業
2月16日
【IPO透視】背靠大族激光,估值逾百倍的PCB專用設備龍頭大族數控將上市!
2月15日
【排雷】虎年首張罰單出爐!ST金正累計虛增收入近231億元,多位高管被罰款
2月15日
【熱點零距離】8天6板!背靠「三胎概念」的美吉姆「站上風口」?
2月15日
【觀察】再擴產!合盛矽業(603260.SH)豪擲175億元佈局多晶矽項目
2月15日
【焦點】虎年「人氣股」來了!浙江建投(002761.SZ)7天6板,股價大漲85%!
2月15日
【窺業績】通威股份2021年業績大增逾1.2倍,高成長能否持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