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醫達健康之後,又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叩響了港交所的大門。
2021年1月12日,由高瓴資本、元生創投、比鄰星創投、喬景資本等多個知名投資機構參投的康沣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康沣生物」),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書。
獲國内一眾明星投資機構追捧,康沣生物有何魅力呢?
康沣生物:專注微創冷凍消融技術
康沣生物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微創介入冷凍消融技術康沣生物專注於微創介入冷凍消融技術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及開發。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康沣生物憑借獨特的液氮冷凍消融技術,打造了一個全面的產品組合,主要專注於兩大治療領域:一是,以治療房顫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療法;二是,用於治療泌尿、呼吸及消化係統疾病(例如膀胱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氣道狹窄、胃癌及食道癌)的經自然腔道内鏡手術。此外,產品管線中還包括各種冷凍治療係統和手術耗材(六款已經實現商業化)。
下圖為:康沣生物在研管線
在血管介入領域,康沣生物主要專注於開發房顫和高血壓冷凍治療解決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的冷凍消融係統,佈局房顫及高血壓治療市場。目前,康沣生物血管介入冷凍消融產品分别有心臟冷凍消融係統、Cryofocus冷凍消融係統及肺動脈高壓冷凍消融係統。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康沣生物的房顫冷凍消融產品預計成為中國第二款獲批商業化用於治療房顫的冷凍消融設備,以及同類產品中首款由國内公司制造的產品。此外,康沣生物的Cryofocus冷凍消融係統,預計將成為全球首款獲批商業化用於治療高血壓的冷凍消融器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述三款產品發展前景廣闊,但都處於臨床階段,離商業化還有不小的距離。
在經自然腔道内鏡手術領域,康沣生物已在呼吸介入、泌尿道介入、消化道介入等多個領域,開始冷凍治療技術的應用臨床探索。其中,在膀胱冷凍治療技術領域取得臨床進展最快,膀胱冷凍消融係統相關產品,已經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注冊申請。
據招股書顯示,用於治療膀胱腫瘤的膀胱冷凍消融係統為康沣生物核心產品。根據國家藥監局的分類標準,康沣生物的膀胱冷凍消融係統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公司已於2021年5月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了膀胱冷凍消融係統的注冊申請,目前預期將於2022年第三季度或前後就能獲批。獲批之後,將推進膀胱冷凍消融係統的商業化。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康沣生物的膀胱冷凍消融係統是唯一完成關鍵臨床試驗的用於治療膀胱癌的介入冷凍治療器械,並預計為全球首款基於關鍵臨床試驗結果獲批準商業化的有關產品。
因此,如果康沣生物的膀胱冷凍消融係統最終能在2022年獲批上市,公司有望成為全球首家享受到膀胱癌介入冷凍治療器械發展紅利的企業。
耗材業務貢獻有限,虧損依舊
由於目前核心產品並未實現商業化,僅靠六款以商業化的醫用耗材(肺結節定位針、單孔多通道腹腔鏡手術入路係統及其他醫用耗材),還無法讓康沣生物實現扭虧為盈。
截至2020年及2021年前九月,康沣生物營業收入分别為905.4萬元及1471.3萬元;期内淨虧損分别為1.6億元及0.93億元。據招股書顯示,目前收入均產生自銷售醫用耗材。
圖源:招股書
在康沣生物尚處虧損階段,為公司提供現金流的是,包括高瓴資本、元生、比鄰星等在内多家國内機構投資者。
據康沣生物招股書顯示,經過多輪融資,機構投資者包括高瓴資本(持股8.48%)、元生創投(持股5.39%)、比鄰星創投(持股6.85%)、天際資本(持股3.49%)、銀河證券(持股1.68%)、喬景資本(持股1.68%)、青島國資委(持股1.25%)等。
圖源:招股書
對於未來發展規劃,康沣生物表示,預計將募資份額的30%用於膀胱冷凍消融係統及内鏡吻合夾,30%平均分配到研發能力提升、收購合作以及一般商業用途,40%分配到心臟冷凍消融係統和目前產品管線的其餘14款在研產品的研發活動、注冊備案、計劃商業推廣及制造。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