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恒生科技指數跌跌不休,累計跌逾1/4,與美股納指走勢完全相反。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收盤,恒生科技指數套牢盤高達99.85%,獲利盤僅為0.15%。
而到了12月7日,恒生科技指數一改往日萎靡不振的走勢,早盤高開2.34%,尾盤持續強勢上攻,最終收漲4.21%,創下2個月以來新高,同花順數據顯示的獲利盤也提升至了2.04%。
成分股吹起反攻號角?阿里飙升12.24%
去年7月,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佈正式推出恒生科技指數,選股範疇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絡、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成分股數量達到30家。
該30家成分股包括了阿里巴巴(09988.HK)、美團(03690.HK)、快手(01024.HK)和中芯國際(00981.HK)等各新經濟領域的龍頭企業,投資價值毋庸置疑。
在12月7日市場交投活躍的背景下,各大成分股漲勢淩厲。
其中,明源雲(00909.HK)飙升15.36%,阿里巴巴、汽車之家(02518.HK)漲幅均超過12%。此外,攜程(09961.HK)、百度(09888.HK)、微盟集團(02013.HK)等股亦取得較大幅度上漲。
而近半年來,在市場情緒衝擊下,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均難以獨善其身,多重因素衝擊股價持續下探。平安好醫生(01833.HK)、阿里健康(00241.HK)和快手等五股慘遭腰斬,多股大跌逾40%。
對於近半年來資金逃離hth登录入口网页頭部科技股的原因,主要是這些企業大多是在市場上影響力大的平台型企業,在關於信息安全、内容整治、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監管措施下,部分企業面臨巨額罰款、業績不及預期的不利局面,從而導致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如阿里和美團因存在壟斷行為而分别被罰182.28億元及34億元,在2022財年二季度,阿里GMV放緩,淨利潤因「實施穩健業務增長的關鍵策略」而出現下滑,不及市場預期。
對於此次大反彈,開源證券認為,在監管影響或已被市場充分預期、板塊估值已大幅回調的當下,長期配置優質互聯網公司的良好時機已經到來,建議積極關注擁有内容或技術壁壘、運營效率突出的垂類互聯網頭部平台,以及估值性價比較高的綜合性頭部平台。
對於互聯網行業而言,政策是為了更好的規範,使其能夠更加持續和良性的發展,而不是為了限制。長期看,包括互聯網企業在内的大型科技股依然是好公司,獨特性和稀缺性也依然存在。如騰訊的To B業務(騰訊雲+金融科技)正處於高速增長期,遊戲出海成效顯著;快手的月活用戶和營收增長迅猛,公私域流量開始打通,商業化進展順利。
低估值板塊迎來「價值重估」?
我國的科技產業需要升級,以推動經濟的健康穩步增長。科技企業的核心是技術,在政策監管下不斷地進行技術升級,可以誕生出很多投資機會。
在恒生科技指數的30只股中,有高達55.9%的企業從事信息技術業務,這其中就包括芯片、通訊、電子等領域。
但包括科技股在内的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整體估值偏低,投資價值也凸顯,不過需要新增資金的入場。
截至12月7日收盤,恒生科技指數動態市盈率PE(TTM)為34.19倍,位於指數上市以來15.24%歷史分位數,整體處於歷史低位水平。因此長期來看,恒生科技指數未來或會具有相當高的投資價值。
在去年,南下資金一路向南買入騰訊、美團和網易等標的,將恒生科技指數推升至今年2月的估值高位。
對於估值處於歷史低位的今天,市場需要等待風險偏好的改變。經歷了數月的下挫,hth登录入口网页多數大型科技股的下跌動能已經得到了釋放。
據Wind數據顯示,恒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在2022-2023年預期主營收入、EPS增速預計在兩位數以上。因此,恒生科技指數兼具低估值和較高業績增長預期的優勢,當下或是長線佈局良機。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