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財華聚焦|鉛華洗儘,回港上市的滴滴「陰晴圓缺皆故事」?
原創

日期:2021年12月3日 下午9:03作者:毛婷編輯:lala

五個多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就南方而言,氣溫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差異不超過10攝氏度;但對滴滴(DIDI.US)來說,已是冰火兩重天。

2021年6月30日上市時,滴滴的市值為675.25億美元,曾一度上漲至868.66億美元,似乎有望到達上市前華爾街對其千億估值的預測。然而三天不到,監管要求滴滴出行APP下架,滴滴市值滑落,隨後一直疲軟,如今的376.21億美元已接近腰斬。

財華聚焦|鉛華洗儘,回港上市的滴滴「陰晴圓缺皆故事」?

2021年12月3日上午九時正,滴滴在官方微博上表示:「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啓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並啓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瞬間即收獲數萬個「贊」。二十分鍾後,該公司官網發佈同一消息。

從籌備上市到上市,喧嚷了至少兩年;從上市到計劃退市,卻不到半年。這五個月之間,出行APP下架的滴滴,已不再是那個自诩擁有全球最多年度活躍用戶而意氣風發的滴滴,出行市場也不再是那個被若幹巨頭把持的市場。

網約車競爭加劇——滴滴失卻的市場份額

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台的數據顯示,2020年末全國共有214家網約車平台取得網約車平台經營許可,今年6月末,全國取得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台公司有236家,較期初淨增22家,單月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台共13家。

而四個月後的10月末,全國取得經營許可的網約車平台公司已有251家,較6月末增加15家,單月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台共18家,顯示下半年以來網約車市場的入局者進一步擴大,競爭進一步加劇。

與此同時,在滴滴APP下架之後,其他網約車運營商的融資活動變得更加活躍。

例如,曹操出行分别在8月和9月有兩筆融資,合計規模接近40億,而其上一次融資還在三年之前。

滴滴股東騰訊(00700.HK)與阿里巴巴(09988.HK)參與投資的T3出行在2019年的天使輪之後,也在9月獲得了中信集團領投的77億元融資。

10月末,廣汽集團(601238.SH,02238.HK)發佈的公告顯示,其控股股東廣汽工業集團將參與廣汽與騰訊共同打造的移動出行平台如祺出行的10億元融資,計劃出資3.5億元。今年10月,如祺出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上線氫燃料電池車示範運營的出行平台。

11月,哈啰出行和大眾出行均獲得阿里巴巴的融資。

此外,有傳斑馬快跑或通過與SPAC(空白支票公司)合並的方式在美國上市,估值或為10億美元。

財華聚焦|鉛華洗儘,回港上市的滴滴「陰晴圓缺皆故事」?

可見,在滴滴的缺席下,網約車的融資大戰已悄然展開,這些同行獲得了財務資源的支持,可大大提升服務、為駕駛員提供更多補貼以及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促銷,並開發出更創新的定價模式和運營模式,而分流滴滴的駕駛員和用戶,網約車市場的競爭局勢變得更加有趣。

除此以外,現有運營平台,特别是擁有財務厚實的母公司提供支持的平台,也認真起來。例如前幾天,美團(03690.HK)將智慧交通平台拆分為打車、無人車配送兩大獨立事業部,單獨向王興匯報,反映美團對打車業務重視起來。

這些大型互聯網平台屬下的打車業務,既有平台提供的流量,又有全套服務生態的完善體系能提供更優化的服務,還有母公司厚實的財務資源支持,其競爭力自然更為出眾,滴滴的競爭環境變得更為復雜。

Robotaxi的進展——潛在競爭

11月下旬,北京允許企業收費運營自動駕駛車輛,首批投放100輛車,在制定範圍内運行,這或意味著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開始商業化。

豐田等車廠支持的小馬智行以及搜索和人工智能開發巨頭百度(09888.HK)均取得商業化試點許可。

除了小馬智行和百度之外,文遠知行、元戎啓行、AutoX、Momenta、曹操出行、T3出行、如祺出行等都在佈局無人駕駛出租車。最近風頭甚勁的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09868.HK,XPEV.US)在第3季電話會議中也表示,計劃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探索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

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發展和商業運營,將對網約車和出行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或改變當前的競爭格局。

監管對滴滴現有經營模式的影響

在7月初滴滴出行APP下架之後,監管措施陸續出台,對於規範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近,對上市公司的數據安全要求也將影響到境外上市公司的融資地選擇。

另外,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交通運輸新業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要求保障網約車駕駛員對於計價、收入分配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敦促網約車平台企業為駕駛員參加社會保險,且向其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這將改變滴滴現行的主要經營模式。

滴滴的業務分三大類,分别為:1)中國出行:主要包括網約車、出租車在線轎車服務、代駕和拼車等;2)國際業務:網約車和外賣;以及3)其他業務: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和其他汽車解決方案。其中中國出行業務佔了總收入的93%以上,而網約車收入佔了中國出行收入的97%。

滴滴在招股書中提到,將網約車駕駛員視為獨立服務承包商,與駕駛員就交易額進行分成。

若按照最新的監管規定,滴滴將需要向網約車駕駛員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並支持其參加社會保險,則意味著將網約車駕駛員視為員工或僱員,而不再是獨立服務承包商,滴滴將要承擔員工成本,從而令其運營成本增加。

2020年和2021年第1季,滴滴的毛利率分别只有11.23%和10.83%,經調整L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虧損)分别達到83.81億元和54.65億元。網約車駕駛員身份的轉變可能進一步加重其成本壓力。

資本市場發生變化

下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概股不再得寵,另一方面,對於央行收緊流動性的預期已令資金成本波動性加大,今年全球IPO過半破發反映資本市場對估值更加謹慎。近日,有「東南亞滴滴」之稱的東南亞網約車平台Grab(滴滴也有參與投資)以SPAC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即暴跌20%,正反映出市場對相關行業、新經濟企業的審美疲勞。

下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下跌17.56%,恒生科技指數更累計下跌27.34%。hth登录入口网页近6個月上市新股有45只,按2021年12月3日收市價計算,破發的已達30只,疲弱的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未必能為回流的中概股提供優厚的估值,滴滴回港上市的估值前景有點不太樂觀。

滴滴回港上市,有什麽故事可講?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越來越嚴格和規範的規管,網約車平台可能迎來大洗牌。四面楚歌的滴滴,顯得舉步維艱。要讓投資者信服,回港上市的滴滴需要有拿得出手的賣點,筆者認為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操作系統或是不錯的題材。

滴滴在美股上市的招股書中就提到,正在開發L4自動駕駛技術和操作系統,其共享車隊提供全球最大規模的真實交通數據,這正是滴滴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方面優勝於百度等技術強手的地方。

當前滴滴經營超過100輛自動駕駛車輛,並與多家全球領先的汽車廠一起測試其無人駕駛硬件和軟件技術,已取得北京、上海、蘇州和美國加州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並獲得上海市頒發的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而早在2019年,滴滴已開始佈局無人駕駛出租車。

2021年5月31日,滴滴自動駕駛獲3億美元戰略融資。自動駕駛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或許能為網約車失利的滴滴帶來一些期待。

尾聲

無論如何,在美股市場的不確定性上升之際,退市或是明智之選,且看看滴滴將如何續寫下一段資本故事。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2月3日
【觀察】華眾車載「挺進」氫能源,股價上演過山車
12月3日
代建藍海價值待發掘,中原建業前景瑰麗
12月2日
財華洞察|頭頂「元宇宙」光環卻要退市,雷蛇想說「委屈」不容易
11月30日
微博啟動二次上市:加大多元管道變現,強化內容生態壁壘
11月29日
財華聚焦|被新業務耽誤了的「外賣員」,美團能否重回盈利軌道?
11月29日
【焦點】屢屢出手,洛陽玻璃持續加碼新能源材料業務
11月29日
【市場觀潮】電子煙行業逐步規範化,相關概念股連續大漲!
11月29日
房地產政策暖意頻現,碧桂園(02007.HK)獲南向資金青睐
11月29日
技術賦能降本增效,順豐同城高成長性彰顯價值
11月29日
從數據智能到醫療普惠,醫渡科技最新財報披露三大看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