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一語道破】業績股價雙增長:全球缺芯,芯片龍頭高通卻「不慌」?
原創

日期:2021年11月9日 上午10:46作者:許螣垚編輯:lala

2021年11月5日至10日,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科技創新企業,高通公司(Qualcomm,QCOM.O)自2018年進博會首次舉辦以來,已經連續第四年參與這一重要活動。

伴隨5G的規模化拓展,高通已跨越骁龍8係、7係、6係和4係移動平台全面支持5G技術,實現了5G手機向更多層級和市場拓展。作為高通歷年參展進博會的重要「標配」之一,今年高通攜手合作夥伴展示出近20款基於骁龍888/888Plus移動平台的最新5G旗艦商用終端,讓參觀者再度「刷新」骁龍5G移動平台為智能終端帶來的極致體驗;同時,隨著越來越多骁龍旗艦5G手機的發佈,也展現出高通以科技與全球化服務助力中國夥伴「雙循環」發展的豐碩成果。

最近有知名博主曝光了疑似搭載高通下一代旗艦芯片骁龍898的樣機,相關參數也提前被曝光。這顆芯片預計會在今年12月中上旬發佈,小米12和oppo新機很有可能搭載骁龍898芯片。

而在資本市場上,高通業績與股價表現也都頗為不俗。近期美股半導體板塊大漲,源於公司優質的財報。以高通為例,當地時間11月3日公佈的2021年第四財季財報(同時公佈2021財年業績,截至9月底)顯示,第四財季營收為93.36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淨利潤為29.1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69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75%。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大環境下,高通的收入超過了機構的預期,芯片業務收入達到77.3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56%。此外,公司對2022財年第一財季營收和調整後每股收益的業績展望也超出機構預期,從而推動其公佈財報當日盤後股價上漲超7%,而財報公佈第二日(當地時間11月4日)股價大幅跳空上漲12.73%。

之所以給出強勁的業績指引,部分原因在於高通比許多競爭對手對全球芯片短缺的預期更為樂觀。高通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預計到12月底,高通自身的供應問題將得到實質性改善,該公司獲得的供應足以滿足明年下半年之前的需求。而其他競爭對手比如蘋果(AAPL.O)表示,芯片短缺將在12月所在財季花費其60多億美元,英特爾(INTC.O)預計芯片短缺將持續到2023年,AMD(超微半導體,AMD.O)則認為與芯片供應相關的挑戰將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

超機構預期的業績

高通公佈的本財季業績及下一財季的業績指引均超機構預期。

在2021年第四財季(截至9月底),高通的淨利潤為27.98億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利潤為29.60億美元,同比下降5%;每股攤薄收益為2.45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每股攤薄收益為2.58美元。同比下降5%。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第四財季調整後淨利潤為29.1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69億美元相比增長75%;每股收益為2.55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45美元相比增長76%,這一業績超出分析師預期。23名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高通第四財季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26美元。

高通本財季營業收入為93.3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83.46億美元相比增長12%。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第四財季營收為93.2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02億美元相比增長43%,這一業績也超出分析師預期。22名分析師此前平均預期高通第四財季營收為88.6億美元。

【一語道破】業績股價雙增長:全球缺芯,芯片龍頭高通卻「不慌」?

各主要業務上,高通技術授權業務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3%至15.58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同比減少1%至72%;本季營收預估將介於16-18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17億美元)。

包括智能手機芯片銷售在内的高通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業務第四財季營收同比增長56%至77.33億美元,稅前利潤率同比增長12%至32%;本季營收預估將介於84-89億美元之間(中間值為86.5億美元)。

業績增長表明高通正在有效應對供應鏈緊縮的挑戰。高通CEO阿蒙稱,公司為確保零部件供應所採取的措施已開始產生效果,會在未來幾個月内緩解供應瓶頸。此外,通過向汽車廠商在内的客戶銷售半導體芯片,高通已努力降低對手機芯片的依賴。阿蒙表示,高通在增長空間上不再局限於單一(手機)市場。

在2021年一整年里,高通的芯片仍然處於緊俏狀態。在本季財報電話會中,阿蒙表示,公司生產的芯片用途廣泛,因此受到市場產品短缺的衝擊較小。公司上季度各類芯片業務收入按年升幅介於44%-66%,物聯網用芯片表現最佳,手機芯片銷售收入則增長56%。

以上是第四季財報,再來看全年表現。在整個2021財年(年報),高通的營收為335.66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235.31億美元相比增長43%;淨利潤為90.43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淨利潤51.98億美元相比增長74%;每股攤薄收益為7.87美元,與2020財年的每股攤薄收益4.52美元相比增長74%;稅前利潤為102.74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57.19億美元相比增長80%;運營利潤為97.89億美元,相比之下2020財年的運營利潤為62.55億美元。高通2021財年運營現金流為105.36億美元,相比之下2020財年的運營現金流為58.14億美元。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2021財年的調整後營收為334.67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216.54億美元相比增長55%;調整後淨利潤為98.11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48.16億美元相比增長104%;調整後每股攤薄收益為8.54美元,與2020財年的4.19美元相比增長104%;調整後稅前利潤為112.63億美元,與2020財年的54.84億美元相比增長105%;調整後運營利潤為117.72億美元,相比之下2020財年的調整後運營利潤為59.32億美元。

對於下一財季的業績指引(業績預期):

高通預計2022財年第一財季營收將可達到100億美元到108億美元之間,其平均值為104億美元,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此前22名分析師平均預期高通第一財季營收為97億美元。

按業務部門劃分,高通預計2022財年第一財季包括智能手機芯片銷售在内的高通QCT業務部門營收將達84億美元到89億美元,並預計技術授權業務QTL業務營收將達16億美元到18億美元。

高通還預計,2022第一財季每股攤薄收益將達2.53美元到2.73美元;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預計第一財季調整後每股收益將達2.90美元到3.10美元,其平均值為3.00美元,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24名分析師平均預期高通第一財季每股收益為2.6美元。

此外,高通還「蹭」了一波碳中和的概念。高通承諾到2040年實現淨零排放,並計劃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合作減少排放。與其他主流公司相比,高通的時間表更為激進,大部分公司的目標是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

高通還強調了其5G產品的潛在益處,並指出這些益處將有助於到2025年每年減少3.74億噸溫室氣體排放。

公司表示,通過使用C-V2X技術(筆者按:一種車聯網技術),高通認為5G將使汽車燃油效率提高20%。

高通還預測,5G連接將通過更有效的監測減少水的使用,每年可節省4100億加侖的水。

芯片界的一股「清流」

在今年「缺芯」的大環境下,高通可謂芯片界的一股「清流」,並未受到供應鏈偏緊的影響,業績增長強勁,甚至CEO「非常樂觀」。CEO阿蒙表示,預計到12月底,高通自身的供應問題將得到實質性改善,該公司獲得的供應足以滿足明年下半年之前的需求。

高通最大的單項業務是片上系統(SoC,System-on-a-Chip,直譯為「把系統都做在一個芯片上」),它結合了中央處理和蜂窩連接,是Android(安卓)智能手機中最昂貴、最重要的組件。幾乎所有高端安卓智能手機都使用高通的骁龍芯片。

這些芯片是使用所謂的領先節點工藝製造的,這堪稱當今最先進的資本密集型芯片製造技術。領先節點工藝能製造出更小的晶體管,然後將其更加緊密地封裝在一起,從而製造出速度更快、功耗更低的芯片,進而打造出更受歡迎的智能手機。

本季度(2021年第四財季)高通芯片業務全線增長,手機芯片營收同比增長56%至46.86億美元,射頻前端芯片營收同比增長45%至12.37億美元,車用芯片營收同比增長44%至2.70億美元,物聯網芯片營收同比增長66%至15.40億美元(各分項業務營收見下圖)。行業分析機構IC Insights數據顯示,高通為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廠商,亦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半導體廠商。其產品主要由台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企業製造。

【一語道破】業績股價雙增長:全球缺芯,芯片龍頭高通卻「不慌」?

而且,高通能夠使用兩家不同的芯片代工企業為其代工處理器。目前,三星和台積電都擁有最先進的5納米領先節點技術,因此高通同時委託這兩家公司生產芯片。

「我們是少數有能力在領先節點領域進行多源採購的公司之一,我們在路線圖方面進行了許多規劃。」CEO阿蒙在今年4月表示。並且在本季財報,阿蒙將高通芯片銷售增加的主要原因歸功於這種雙供應商模式,他還透露,該公司在售的零件中有三款都採用這種雙供應商模式。

阿蒙在最近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很早就採取行動,部署了很多措施,包括多源採購、產能擴張,而且我們之前就預計到2021年底,我們的供應將出現實質性改善。」相比之下,蘋果這樣的公司只依靠一家供應商(台積電)來生產自己的SoC。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面臨晶圓產能不足挑戰。受疫情影響,芯片需求在2020年一季度較為疲軟,二季度起開始回溫,之後一路狂飙,出現產能跟不上需求的現象。但最近有迹象顯示,芯片短缺可能正在緩解。

全球芯片供應鏈困境反而使高通受益,一方面,手機製造商不得不將供應集中到利潤最豐厚的高端手機上,而這部分市場正是高通的強項。

與高通相對的是,蘋果正受芯片短缺影響,波及到營收增長。蘋果在近期發佈的財報中預計,供應緊缺導致約60億美元的損失,涉及手機、電腦等品類。供應端緊缺原因一是泛行業的芯片緊缺,尤其成熟製程產能競爭激烈,高端製程則未遭遇問題;第二則是東南亞疫情擾亂了當地生產。(蘋果的本季財報解讀,詳見筆者文章《iPhone13能讓「表現平平」的蘋果「香起來」嗎?》)

一句話總結:高通的管理層「高瞻遠矚」,對於「缺芯」大環境進行了準確預判且提前備貨,而且與競爭對手比起來,高通是少數有能力在領先節點領域進行多源採購的公司之一(笑談:論「備胎」的重要性)。這些原因,讓高通在「缺芯」大環境下也「不慌」,甚至還業績大增超機構預期,股價也創了新高。

王者還是那個王者

高通作為全球手機芯片龍頭,連續多年佔據市佔率第一的寶座,不過今年第二季度卻落後聯發科。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公佈的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份額顯示,聯發科芯片的市佔率達到了38%,超過高通處成為全球第一,而高通芯片市佔率32%為全球第二。而在去年同一時期,聯發科的市場份額只有26%,高通以3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聯發科和它相距甚遠。

【一語道破】業績股價雙增長:全球缺芯,芯片龍頭高通卻「不慌」?

有人說高通是不是「不行」了?但近期的業績超預期以及股價接連上漲,讓大家明白了王者還是那個王者。高通的策略在於主打高端芯片。在缺芯的大環境下,高通是怎麽挺過來的?秘訣就是「專攻高端」。

高通管理層表示,當智能手機製造商沒有足夠的零件時,他們會將資源向更昂貴的機型傾斜。高端手機使用高通最先進的處理器,成本更高,使得該公司得以「分配」供應能力,優先發展利潤更高的芯片。

高通表示,在本個財季,採用最先進的高通芯片的高端設備銷量增長了21%。

而高通優先發展高端芯片的策略,讓中低端芯片市場空白了出來,市場份額於是被聯發科順勢佔據。這就是聯發科的市佔率今年第二季度超過高通的原因。

不過,研究報告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因元器件短缺、5G手機需求疲軟、處理器供需結構不匹配等因素,導致出貨量環比下降30%。其中,聯發科的出貨量下降速度會比高通更快,可能出現市場份額略低於高通的情況。

高通的旗艦新品骁龍898可能在12月就推出,在新處理器的推動下,高通的出貨量有望實現增長。而這很可能是該公司管理層在下一財季業績指引中保持樂觀的原因。但聯發科的天玑2000預計在2022年才登場,在第四季度大概率很難和高通進行競爭。這個時間差,不得不說,高通的管理層「打的漂亮」。

以上說的是市佔率,而從性能上來說,高通的高端芯片性能有多牛?數據說話。

近日,魯大師公佈了一份2021年第三季度手機芯片性能排行榜(筆者按:以下得分只說CPU部分,即圖中深紅色部分)。數據顯示,前五均被高通所霸佔,排在第一位的高通骁龍888 Plus得分超過了32.3萬,而聯發科天玑1200和華為海思麒麟9000的排名還不及骁龍865(排名第五,見下圖),只排在了第六、第七名。要知道,骁龍865是高通在2019年12月發佈的,而現在已經兩年過去了。

【一語道破】業績股價雙增長:全球缺芯,芯片龍頭高通卻「不慌」?

無論是從業績、從公司應對供應鏈危機的策略,還是從市佔率、芯片性能,高通都當之無愧是王者。正如高通在財報中自我介紹的那樣霸氣:我們是無線行業基礎技術開發和商業化的全球領導者。我們的技術和產品用於移動設備和其他無線產品,並在手機以外的行業和應用中銷售,包括汽車和物聯網(IoT)等。我們的發明幫助推動了智能手機的發展,智能手機已將數十億人連接起來。我們是3G(第三代)、4G(第四代)和5G(第五代)無線技術的領導者。

而這個王者將如何保持自身優勢,並繼續發佈性能領先的產品?國内的半導體企業又將如何奮起直追?筆者眉頭一皺,表示「事情並不簡單」。

作者:許螣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1月9日
財華洞察|撞上「元宇宙」!靠概念而起的易尚展示,能火多久?
11月9日
【熱點零距離】擬定增49億擴產!銅箔龍頭嘉元科技積極佈局鋰電銅箔
11月8日
求「鋰」若渴?寧德時代的「心思」你别猜
11月8日
【預見】「防水龍頭」東方雨虹轉戰萬億賽道,BIPV正加速發展?
11月8日
磷酸鐵鋰又火了!千億龍頭華友钴業(603799.SH)攜手興發集團大幅擴產!
11月8日
【趣點】「氫」風徐來:氫燃料電池站上風口,行業核心標的有哪些?
11月8日
財華洞察|啓動赴港上市,分眾傳媒(002027.SZ)意欲何為?
11月5日
【熱點零距離】大手筆擴建產能!億緯鋰能「蓄力」動力儲能電池業務
11月5日
51億定增宣告完成!大基金二期喜提「打折價」!華天科技意欲何為?
11月5日
【焦點】2連板!半年股價飙漲5倍,大金重工一腳踩到「黃金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