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蘋果發佈會又來了,北京時間9月15日淩晨,iPhone13伴隨著今年的蘋果發佈會亮相。今年是蘋果CEO蒂姆·庫克十年任期的最後一年,極有可能是他以CEO身份參與的最後一次iPhone新品發佈會。在庫克十年任期倒計時的時刻,iPhone13有何亮點?A股蘋果產業鏈的相關公司有何投資機會?本文做一些梳理。
十三「香不香」?價格是亮點!
遙想去年疫情期間的蘋果發佈會,iPhone12發售時被網友吐槽沒啥亮點,網上笑談「十三香」。今年終於輪到了iPhone13,結果大家似乎又失望了。
沒漲價、劉海變小、支持先拍攝後對焦……今年的蘋果發佈會「驚喜」並不多。不少網友紛紛發表觀點,「我的XS真香」、「我的12還能再挺兩年」、「14見」……
似乎每年蘋果新機的發佈都伴隨著類似吐槽。我們一起看看這次的新品情況。
外觀上,iPhone13與iPhone12差别最大的地方在於相機模組鏡頭位置的變化,原本位於同一側的兩顆鏡頭,改為對角線的佈局。正面屏幕,劉海縮小20%,除此之外,屏幕亮度提升28%。
iPhone13系列產品雖然整體外觀變化不大,但屏幕、續航、性能、5G及拍照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特别是拍照,被蘋果稱為史上最大的相機升級。
去年在iPhone12 Pro上使用的Sensor-Shift OIS(光學圖像防抖)技術下放至iPhone13和iPhone13 mini。新攝像頭在單位時間内的進光量增加了47%,單個像素的面積可以達到1.7μm。
而iPhone13 Pro的鏡頭改進更大,今年的iPhone13 Pro系列擁有一個全新的三鏡頭模組,由三顆1200萬像素的鏡頭組成。
其中主鏡頭的光圈高達f/1.5,超廣角鏡頭擁有/1.8光圈和120°視場角,長焦鏡頭則可以實現等效3倍的光學變焦,同時iPhone13 Pro系列繼續配備了LiDAR激光雷達作為對焦輔助工具。
借助全新的鏡頭模組,iPhone13 Pro系列可以實現從廣角到長焦端6倍的無損變焦,並且新的鏡頭可以實現2cm的微距拍攝。拍攝技術方面,iPhone13 Pro新加入了夜間人像模式,並支持蘋果Apple Pro RAW和HDR4格式的拍攝。
以上描述是不是感覺「不明覺厲」?(筆者按:網絡用語,意為「雖然看不明白,但是感覺好厲害」)總之,很牛!如果上面的參數看不懂沒關係,下面您一定能看懂。
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是,蘋果iPhone13系列不僅沒有漲價,甚至還降價了。
在去年以來全球供應鏈緊張,半導體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iPhone13竟然降價了,這個是真的讓人想不到。
具體來看,今年iPhone13 mini起步容量為128GB,售價5199元,而去年iPhone12 mini的128GB版本售價為5999元,今年降價800元。而iPhone13 128GB售價5999元,去年iPhone12 128GB售6799元,同樣降價800元。
對於Pro系列,iPhone13 Pro國行起價降低500元,7999元起,iPhone13 ProMax起價降低300元,8999元起,而1TB版本,iPhone13 Pro售11999元,ProMax售12999元。
附上iPhone13系列的價格匯總:
據證券時報9月15日援引分析人士表示,iPhone13系列這次降價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收割華為高端市場份額,此前華為高端機分食了大量iPhone市場份額,現在趁華為沒有5G高端機,降價搶市場。第二,因為疫情,歐美市場受影響比較大,中國比較穩定,通過降價提升銷量,彌補其他市場的損失。
此前幾天,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研究報告中表示,iPhone13的關注焦點在於售價。他預計,受益於美國對華為禁令,以及新設計與規格升級,iPhone13出貨量相較iPhone12的2020年出貨量仍能成長。
按照以往經驗,iPhone通常會在蘋果新品發佈會後的一週半左右發售。機構研報預計今年新一代iPhone出貨量將達到0.85億至0.9億部,iPhone整體出貨量將達到2.2億至2.23億部,同比增長13%左右。
市場預期,蘋果有望在2022年一季度推出5G版本的iPhoneSE系列,補充其中低價位5G手機的空白,有望進一步刺激5G iPhone的換機需求。
「中年」的蘋果,危機了嗎?
這次的新品發佈會和往年一樣,在新品的科技含量上低於市場預期,蘋果公司股價在發佈會當日高開回落,發佈會結束時股價跌幅擴大至1.5%,或創8月19日以來的近四週最低。最終下跌1.43美元,跌幅0.96%,報收於148.12美元。
成立45年的蘋果公司可以說正處於「中年時期」。
從近年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變化中能看出,其出貨量一直在穩步增加,但同比增速卻在不斷放緩。
IDC最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公司悄然發生改變,小米出貨量超過蘋果,以16.9%的佔比升至第二位,國產品牌OPPO和vivo也在進一步瓜分三星的份額,兩者佔比均超過10%,分列排在第四和第五位。(筆者按:前五名分别為三星、小米、蘋果、OPPO、Vivo)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小米總裁雷軍還曾高調宣佈,小米手機出貨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獲得全球第二的位置,並表示小米要在3-5年左右做到全球第一。
中國的手機廠商銳意進取,但蘋果似乎已變得「保守」。擔任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十年了,庫克似乎還活在喬佈斯的「光環」里。擠牙膏式的新品發佈以及缺乏颠覆性創新產品,讓蘋果這家被稱為行業天花板的公司失去了「魔力」。
但不可否認的是,庫克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他的任期里,蘋果市值快速上漲,從2000億美元增長到2.5萬億美元,2020年8月19日蘋果市值突破2萬億美元,成為第一家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蘋果市值從1萬億美元漲至2萬億美元僅用時約2年,在此之前,蘋果也是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2018年8月2日)的美國上市公司。
而在蘋果「十三香」即將面世之際,今年9月8日收盤蘋果市值已接近2.6萬億美元,更是有分析師看好蘋果將衝擊3萬億美元市值。Wedbush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Ive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外界對即將推出的iPhone13手機需求十分強勁,在對亞洲供應鏈進行調查後,預計今年下半年iPhone的產量在1.3億至1.5億部之間。
因此Ives維持對蘋果的增持評級和185美元目標價,並預計蘋果公司市值在未來6-12個月内達到3萬億美元。
蘋果新品發佈,「果鏈」有戲嗎?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通信板塊經歷了不小的回調,5G建設進度不及預期,市場對5G應用落地欠缺信心。5G、消費電子等板塊表現平平,失去往日高光風採,相關的概念板塊表現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影響。(筆者曾在8月31日發佈文章《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帶火了誰?》)
相比之下,華為概念股的表現要強於蘋果概念股。近一年,蘋果指數累計上漲2.44%,華為指數累計上漲15.76%,跑赢蘋果指數13.32個百分點。若以iPhone12發佈時間2020年10月14日作為起點來看,蘋果指數累計下跌4.06%,期間回調幅度一度超24%。
從去年iPhone12發佈以來(2020年10月14日),蘋果概念股平均上漲6.25%,跑輸同期大盤(9.01%),超半數股的股價累計呈下跌趨勢。
以2020年iPhone12發佈後3日為統計區間,僅博傑股份、松井股份、科森科技、正業科技的股價錄得正值,絕大多數蘋果概念股的股價並沒有受iPhone12發佈的利好刺激實現上漲。
對比之下,我們再回到今年來看,「果鏈」只在蘋果發佈會時間公佈的前後有所異動,9月6日-8日,三個交易日時間里,WIND蘋果指數連收三根陽線,三日累計漲幅4.65%,但從9月09日至今持續震蕩,特别是發佈會後的9月15日當天並未大漲。而近來相關公司股價上漲還是「元宇宙」概念帶動的,因為有些公司同時涉及多個概念(筆者按:比如歌爾股份),如果我們來觀察傳統的「果鏈」龍頭比如立訊精密,股價近期還是偏震蕩為主。
梳理「果鏈」個股情況
據數據寶統計,從資金動向來看,9月以來,有16只蘋果概念股獲得北上資金加倉。兆易創新9月以來獲得北上資金加倉13.47億元居首,其股價在7月底衝至年内最高價235.13元,但近來有所下跌。兆易創新今年新納入蘋果供應鏈企業名單中,取代華邦電子,成為蘋果AirPods唯一NorFlash供應商,且已獲得2021年新款AirPods的大訂單。比亞迪、工業富聯、長信科技、立訊精密、東山精密、大族激光的北上資金加倉金額居前。
主力資金方面,18只股在9月以來的10個交易日中實現累計淨流入。長信科技9月以來的主力資金淨流入額居首,達到4.54億元。公司股價近期大幅反彈,從8月底的最低價6.81元/股上漲至9月14日收盤的8.62元/股,漲幅約27%。公司於2016年通過Sharp成功打入蘋果公司NB&PAD的供應鏈,成為國内唯一通過蘋果公司認證的減薄業務供應商;另一方面,公司向蘋果公司供應多世代柔性可穿戴顯示模組(筆者按:涉及VR概念)。目前與蘋果公司在多業務版塊進行合作且訂單充分,但目前不提供手機模組業務。此外,天音控股、東山精密、歌爾股份、共達電聲、新綸新材的主力資金淨流入額居前。
綜合來看,據數據寶統計,9月以來同時獲得北上資金和主力資金加倉的有3股,分别是長信科技、東山精密、安潔科技。
看完資金情況我們再看基本面情況。接下來梳理蘋果產業鏈中,各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報數據以2021年中報為準,板塊個股成分以WIND蘋果板塊給出的個股為準,共計45家公司。下表為按ROE(淨資產收益率)降序排列。
筆者先來解釋下選取的各指標含義:
市盈率PE:市盈率是指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每股收益,EPS)的比率,是衡量股票估值的重要指標之一。通常認為,PE過高,意味著估值也很高,可能存在估值回調需求;反之,若PE過低,可能存在估值提升需求。
淨資產收益率ROE:所謂的淨資產收益率,意思是股東每一分錢的投入(淨資產=總資產-負債),能賺來多少錢。計算公式是淨利潤除以淨資產。PE-ROE投資體係是目前機構通用的投資體係。這是筆者選取ROE指標,而未選取淨利潤指標的原因。通常認為,若PE低估,ROE增速高,股票價格可能接下來會上漲,反之亦然。
總資產周轉率:衡量資產投資規模與銷售水平之間配比情況的指標。計算方法為銷售收入淨額與平均資產總額之比,是綜合評價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之一。通常認為,周轉率數值越大,說明資產周轉越快,營運效率高,企業銷售能力強。
權益乘數:也叫槓桿率,是股東權益比例的倒數,即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總額的多少倍。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槓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的比重越小,財務槓桿越大。通常認為,在經濟上行週期或者行業週期上行時,企業處於業務擴張期,要合理擴大財務槓桿,但過高的槓桿一旦面臨現金流斷裂或者其他突發不利事件,也很快會讓企業崩潰。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很多企業崛起很快,倒下也很快,如樂視、瑞幸等。
營運資本/總資產:這個指標揭示了企業真實的資金營運能力。通常認為,該指標數值越大,企業營運資金越雄厚。其中,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後的淨額。筆者認為,在企業財務上,現金為王,真正的「有錢」體現在營運資本上,而不是大量的負債。
明白了以上指標的意義後,我們來看下「果鏈」中個股的情況,WIND給出的蘋果產業鏈共45家公司,筆者在以下行業數值描述中,採取中位數來描述全行業狀況,而非平均數,更據有行業描述意義。
PE:估值排名第一的為恒寶股份,PE估值高達2473.4倍,屬於較為異常的數據。截至第6名兆易創新,前六名PE估值都大於100。行業PE中位數為32.95,共有22家公司的PE高於(包含)中位數(第22位為立訊精密)
ROE:我們以ROE降序排列來看,前六位公司的ROE水平都是雙位數,截至第6名立訊精密的ROE水平為10.48%,ROE第一名為萬盛股份。板塊ROE中位數為4.52%,有23家公司的ROE都高於(包含)中位數(第23位為東山精密)。
總資產周轉率:愛施德排名第一,前兩名愛施德與天音控股的總資產周轉率都大於1,剩下公司的該項數值都小於1。行業總資產周轉率中位數為0.3682,共有23家企業高於(包含)該數值(第23位為鵬鼎控股)。
權益乘數(槓桿率):天音控股的槓桿率在蘋果產業鏈中最高,數值為5.5531。行業槓桿率中位數為1.9510,共有23家企業高於(包含)該數值(第23位為精研科技)。
營運資本/總資產:該數值排名前4的公司都大於60,前4名按順序排列分别為東軟載波、兆易創新、恒寶股份、中石科技。行業該數值中位數為18.7390,共有23家企業高於(包含)該數值(第23位為精研科技)。
最後,筆者要特别說明的是,以上數據統計的基礎是建立在企業公開的財報數據以及統計學基礎上的,我們在選股時還要考慮其他情況。
比如,財務槓桿在蘋果產業鏈中排名第一的天音控股,是近期頗受爭議的一只股票。公司股價近期大漲,市場傳聞公司擬收購榮耀品牌。天音控股近期公告收到監管層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北京信託減持預披露公告日至今的實際減持情況,結合本次交易籌劃時間說明本次交易與北京信託減持計劃是否存在關聯。要求結合媒體報道和市場傳聞,說明公司未能披露所有交易要素的原因,公司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是否配合股東減持,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動機。
據天音控股9月14日回復關注函公告,本次交易不涉及市場傳聞的榮耀品牌商標、部分研發及供應鏈等資產,市場傳聞不實。公司表示本次交易擬收購範圍涉及天珑移動旗下手機子品牌商標、部分研發及供應鏈等資產。
公司同時在9月15日公告股價異常波動情況,公告表示,公司股價於2021年9月10日、2021年9月13日、2021年9月14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並充分提示了交易風險。
若從天音控股的股價來看,自7月29日至近期高點9月09日,股價漲幅為274.86%。近1個半月時間翻了快3倍,然而隨著公告收到關注函後,9月13-15日,三個交易日時間股價吃了三個跌停。見下圖,這種短期因素擾動股價的暴漲暴跌,是需要投資者十分留心的。
機構眼中的投資機會
蘋果產業鏈已經被市場「遺忘」很久。筆者據choice終端查詢「蘋果產業鏈」研報發現,今年只有11份研報且發佈時間集中在今年上半年,最近的一份研報還是8月20日財信證券的。隨著蘋果發佈新品,有何投資機會可關注呢?
筆者引用財信證券對蘋果產業鏈的觀點,供讀者參考:該機構認為,當前階段消費電子行業估值較為便宜,並且台積電已經開始為蘋果備貨A15芯片,iPhone13有望如期發佈。科技領域的國產替代及5G應用的逐步滲透必將帶來許多全新機遇。
該機構建議重點關注:1)蘋果產業鏈:信維通信(300136)、立訊精密(002475);2)濾光片龍頭:水晶光電(002273);3)三代半導體:三安光電(600703);4)被動元件:順絡電子(002138);5)充電器:安克創新(300866);6)MiniLED:洲明科技(300232)。
作者:許螣垚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