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0告白之日,不少散戶在網絡平台對持倉的三花智控深情告白:「花花,希望你勇敢直前,你是我的重倉股啊,今年能不能實現財富自由就看你的了 」。
三花智控的人氣,可見一斑。
初觀其名,「三花」若不後綴「智控」二字,易給人以農業股的之意,其實不然,三花智控是一家嚴肅的科技上市公司。
而且,在華為汽車陣營中得了「寵」,2020在資本市場一路高歌,如今步子雖緩,勢頭卻是暗藏,毫無隱退。
三花智控,到底指的是哪三花?外界人士,好奇心使然,競相猜疑。
有人說,他們辦什麽事都是講究"三",討論增發三個月\增發三年\保證業績三年\停牌三個月\.....可能3這個數字比較吉利。
有人說,三花智控在美國與新加坡設立了子公司,在中國,美國,新加坡三地均有佈局,因此三花暗指這三地。
甚至還有人說,三花智控屬於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由父子三人掌舵,三花暗指此三人。
筆者爬了一下官方網站,三花之意,赫然在列——管理之花+科技之花+人才之花。顯然此三花為公司的安身之本,核心競爭力所在。
管理,包括了生產管理,組織架構,採購管理、財務管理、客戶關係管理等經營之道。
管理之花開得好不好,就看内控指標是否健康,生產效率高不高,存貨周轉率高不高,財務指標健不健康,客戶資源多不多。
内控方面,浙江上市公司協會、浙江省總會計師協會聯合發佈《2018浙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數報告》,三花智控(002050)以内控指數59.25位列30強榜單第19位,榮獲浙江上市公司最佳内控獎TOP20。
為了提高產能,三花大舉進軍全球,在墨西哥工廠已實現了多類產品的產能落地和爬坡,紹興濱海廠區穩步擴建,積極應對了國内外客戶訂單的交付。
三花上遊的原材料為銅材、鋁材等,在產品成本構成所佔比重較大,原材料市場價格的波動會給公司帶來較大成本壓力,公司通過建立聯動定價機制、大宗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操作、及時與客戶議價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成本的影響。
科技之花,主要體現在研發方面,整個2020年公司投入5.18億元用於研發,
佔121億元營收的比例為4.28%,高於整個制冷行業的研發投入比例。
三花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現已獲國内外專利授權2379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項1168項。技術專利一般都是板上釘釘的技術成果,是一家企業的護城河。
為了在制冷技術與汽零科技上佔據足夠的高位,三花不僅與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等高校建立合作,還向外積極獲取優質的技術資源,比如在上世紀90年代與日本不二工機合作建廠、2007年並購英國蘭柯四通閥等。
人才之花,主要體現在人才儲備與培養方面,對一家科技型的企業來說,沒有了人才,一切都將歸零。
為了挖到稱心如意的人才,很多企業不惜花費重金去請獵頭來出洞。
比如,公司的首席科學家黃寧傑,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化工機械工程專業,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又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特聘專家,曾擔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通用院士、美國德爾福公司高級院士、丹麥丹佛斯公司全球高級總監等要職。多年來,主要在汽車熱管理、制冷與空調、家電熱管理等領域進行研究。
比如,首席技術官史初良,2017年,他帶隊研發的車用電子膨脹閥榮獲美國《汽車新聞》PACE大獎;2019年獲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三花智控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有效調動公司核心人才的積極性,推出二期股權激勵的方案,下了血本。年報顯示,2020年2月24日,公司向914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04.5萬股,並完成了限制性股票的過戶登記工作。
近期有投資者問,小米集團確定要造車,公司有與其接洽進入其供應鏈嗎?三花智控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與小米集團有接洽。
接洽,意味著有可能打入小米造車的供應鏈之中。假如果真實現,小米造車的訂單量自然不菲,對三花無疑是大利好。
為華為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經確定無疑,主要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座艙、熱管理係統方面給華為提供零部件,是其重要的供應商。
自從有了華為的背書,三花智控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則屢闖新高。
早在2017年,三花就成為特斯拉的一級獨家供應商,有多個產品在特斯拉Model 3的空調和熱管理係統中應用。
2020年1月,三花成為瑞典沃爾沃新能源電動汽車平台水冷板項目的全球供貨商,生命周期内,國内部分預計銷售額累計逾6億元人民幣;
同年8月,三花又打入恒大汽車的生態鏈,為恒馳汽車供貨,被確定為恒大新能源汽車多個熱管理閥類、泵類產品的獨家供應商。恒大汽車給三花帶來在八年生命周期内累計為 25 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
同年12月,三花被確定為比亞迪旗下弗迪科技新能源汽車E平台多個熱管理閥類產品的獨家供貨商,五年生命周期内銷售額累計近5億元人民幣,相關車型預計於2021年量產。
目前除了華為概念汽車、特斯拉、恒馳、比亞迪,三花的汽零業務遍佈車企半壁江山,比如大眾、奔馳、寶馬、通用、豐田、沃爾沃、吉利、上汽、蔚來、五菱宏光等都紛至沓來,而且很多都是獨家供應。
雖然三花在汽車零部件方面動作頻頻,深得廣大車企的認可,但就現階段的業務構成比例來看,老本行制冷業務依然佔大頭,汽零業務佔小頭。
2020年報顯示,制冷空調電器零部件收入為96.41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79.61%; 汽車零部件的收入為24.69億,佔比為 20.39%。
這與公司的發迹史有關,三花成立於1984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主營業務是制冷,後來在2004年才殺入汽車零部件這個新賽道,當時由二級子公司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來運作這塊業務。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風向逐漸明朗,2017年,三花智控通過子公司浙江三花綠能實業集團,斥資21.5億元將其持股的全資子公司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並購過來,戰略地位提升一個新的高度。
並購前,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2015年和2016年營業收入分别為7.83億元和9.04億元;並購後,2020年的三花智控的汽零營收為24.69億元,呈直線增長趨勢,並購整合效果明顯。
汽零的產品條線也得到了延伸拓展,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的產品範圍是汽車膨脹閥、汽車貯液器、汽車控制器;如今,產品條線已經覆蓋了新能源汽車的命門部件智能座艙領域,產品條線日益豐富,包括新能源車熱管理集成組件、電子水泵、熱力膨脹閥、儲液器、電子膨脹閥,部分產品發揮獨家供貨效應。
一邊是老本行制冷業務的穩固向前,一邊是新業務汽車零部件的開疆拓土,三花智控的兩手都在抓。
三十年的厚積薄發,終換來如今雙賽道的齊頭並進,換來投資者的告白,三花在新能源之土才剛剛綻放,願景值得期待。
作者 :慧澤李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