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中國乘用車市場走勢呈現V型反轉態勢,自2月探底後迅速反轉,呈現持續良好的回升態勢。此外,歐洲市場需求比較強勁,政府補貼、扶持政策較多,行業的熱情也被點燃。
10月13日,中國乘聯會公佈了9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情況。9月新能源車市迎來較大幅度復蘇,從整體市場來看,9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13.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分别增長48%和67.7%,刷新了9月歷史紀錄。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大增99.6%。截至目前,國内汽車產銷已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其中銷量已連續5個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乘聯會稱,9月電動車高低兩端強勢增長趨勢明顯。9月新能源車市多元化發力,市場復蘇迹象明顯,多家新能源頭部車企銷量增長較快。如上汽通用五菱24386輛、比亞迪19048輛、特斯拉中國11329輛,分列新能源三強,蔚來、小鵬、威馬等新勢力車企很優秀。此外,剛剛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並獲得合肥國資領投10億元的威馬汽車數據顯示,三季度威馬汽車銷量達6200輛,同比增長79.3%;9月份單月銷量2107輛,同比增長38.8%。廣汽新能源等也高增長,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加劇。9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3.37萬輛,同比去年9月增長1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之前,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曾領先於歐洲,始終保持在全球新能源市場50%左右的份額。而進入2020年,歐洲新能源市場在經歷二季度疫情衝擊的低迷後,三季度的銷量迅速回暖,7-8月歐洲新能源車佔有世界份額的44%,稍高於中國41%的份額。
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振得益於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及車企有力的舉措。經過長時間醞釀,新能源汽車對傳統車替代的節點已經來到。
近期,國務院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以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協調推進、開放發展為基本原則,力爭經過15年持續努力,使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我國進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這對新能源車發展意義重大,形成利好。
《規劃》的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舉措落地,為未來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描繪出新的藍圖。例如,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會達到25%,據此測算,2025年汽車銷量將達到600萬到700萬輛,而目前的汽車銷量只有100多萬輛,這個增量空間是非常大的。到2035年實現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於普及,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提升。與此同時,伴隨著北京增加放號2萬張和電動車新品性能普遍增強,插混車的性價比持續提升,市場預計四季度國内新能源車市將迎來全面發力的增長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到兩週的時間内,特斯拉先後對旗下兩款車型進行了價格下調。10月13日,特斯拉中國官網信息顯示,特斯拉Model S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價人民幣2.3萬元,起售價降為73.39萬元和83.39萬元。而就在10月1日,特斯拉的另一款車型剛剛宣佈降價。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版續航升級版由補貼前售價29.18萬元下調至26.97萬元,降幅2.21萬元。
新能源汽車終端需求的提振,從上遊材料價格走勢也可窺見一斑。六氟磷酸鋰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鋰鹽電解質,也是生產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主要成分,約佔到電解液總成本的35%至40%。在電池的上遊材料中,市場人員、行業人士對鋰鹽價格的持續性走高趨勢均呈確定態度。2020年6月前後,國内六氟磷酸鋰價格已跌破7萬元/噸。然而自8月末以來,六氟磷酸鋰打破了沉寂達三年的低價僵局,開始啓動大幅上漲。目前六氟磷酸鋰價格漲幅已經達到了50%,市場單噸報價大概率能到9萬元~10萬元間,甚至有分析稱,短期内價格達到12萬元/噸也不是不可能。
此外,作為正極材料的基礎鋰鹽,碳酸鋰市場近期也由於下遊需求支撐,價格堅挺上行。據了解,電池級碳酸鋰多用於高端的三元材料,低鎳三元等生產。卓創分析數據顯示,9月份國内碳酸鋰報價就出現了一定程度上漲,節後價格持穩,目前報價在41000元/噸,商談在40000元/噸上下。
部分電池材料價格的上行,也反映出電池廠商銷售情況向好。目前國内市場上幾種熱銷車型所對應的電池廠供不應求的,每個月出貨量都比較大。市場分析,終端車逐漸被消費者接受,是電池銷售增長最根本的原因。特斯拉近幾年一直在全球橫行,其車也逐漸被市場接受,消費者開始逐漸關注這些能夠和特斯拉PK的車型。如國内電動汽車新勢力中,蔚來、威馬、小鵬等經過前幾年鋪墊已經崛起。
不過,有市場分析認為,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上遊與中遊的表現差異較大。與上遊原材料供應商一致看好的積極態度不同,作為「夾心層」,中遊供應商的體會卻五味雜陳,不少廠商選擇謀定而動,更有部分廠商在壓力下選擇了轉型。另外,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仍然尚存,三電技術不夠成熟、電池回收機制不夠完善、二手車殘值率不高等問題,都是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行業整體仍處於低水平競爭狀態,個别區域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導致各自為陣,產業鏈良性生態構建尚需時日。
市場表現方面,隔夜,美股新能源汽車板塊漲幅顯著,截止收盤,蔚來汽車漲22.57%,小鵬汽車漲12.27%,理想汽車漲6.95%,特斯拉漲3.28%。
10月15日,A股新能源汽車板塊集體大漲,截至午間收盤,力星股份(300421-CN)、松原股份(300893-CN)、雷迪克(300652-CN)以20%漲幅強勢封漲停,川環科技(300547-CN)、南京聚隆(300644-CN)、威唐工業(300707-CN)漲逾14%,方正電機(002196-CN)、億利達(002686-CN)、國機汽車(600335-CN)、京威股份(002662-CN)、貴州輪胎(000589-CN)等多股以10%漲幅封漲停,蘇澳傳感(300507-CN)、江淮汽車(600418-CN)等多股漲超8%,電池概念股天齊鋰業亦大漲逾9%觸及漲停。此外,受益於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以及前三季度業績利好,比亞迪(002594-CN)股價盤中漲幅一度超5%達到137.73元,盤中市值突破3700億元創造歷史新高,現該股漲幅回落至2.45%,股價報133.7元總市值約3515億元。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