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車企動態】引入大眾混改,江淮要再起「造車」航母?
原創

日期:2020年6月13日 上午10:37作者:李瑩編輯:彭尚京

德國大眾入股江淮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

6月11日晚,相關當事人已經簽署投資協議,大眾擬投資76億元入股江淮。雖然協議對江淮汽車(600418-CN)2020年經營業績不構成直接影響,但江淮汽車的股價已經接連數日漲停。

Wind數據顯示,江淮汽車股價近20日已經漲至翻倍,漲幅達121%。

大眾砸近80億元入股江淮

6月11日晚,江淮汽車公告簽署兩項投資協議、一項產品組合框架協議。

協議方涉及安徽省國資委、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汽控股)大眾中國投資、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

其中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簽署《關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協議》。

根據協議,江汽控股應發行且大眾中國投資應認購代表江汽控股等價於人民幣 17.92億元的註冊資本的新股權(「新股權」),對價為人民幣 23.83億元。

本次交易完成後,大眾中國投資將成為本公司控股股東江汽控股的股東,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安徽省國資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並仍控制江汽控股。

【車企動態】引入大眾混改,江淮要再起「造車」航母?

江淮汽車表示,本次簽署的系大眾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進行投資的投資協議,預計不會對本公司2020年經營業績構成直接影響。

另一項投資協議則是關於大眾中國投資擬增資江淮大眾的事宜。

根據協議,大眾中國投資以52.17億元對價,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江淮汽車在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則降至25%。江湖汽車表示,由於股比降低,合資公司的運營對本公司的影響程度也將相應的降低。

這是繼2018年華晨寶馬打響合資汽車股比開放第一槍後,又一家開放股比的車企。

【車企動態】引入大眾混改,江淮要再起「造車」航母?

而根據第三項產品組合框架協議,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江淮大眾第一大股東後,大眾承諾授予江淮大眾4-5個純電動品牌產品;一家每小時生產60輛汽車的工廠將從2025年至2030年期間開始全負荷運轉。

大眾還將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B級車、C級車等插電混動汽車和燃油車,項目總投資額預計達到約10億歐元或等值人民幣。

中國自從2018年開放合資汽車股比限制,華晨寶馬打響第一槍,德國大眾也躍躍欲試。早在2019年中旬,就傳出德國大眾有意加碼江淮大眾做大股東的消息。

此前合作不溫不火,為何大眾汽車又有大動作?

江淮大眾是由江淮汽車和大眾中國投資設立的合資公司,是一家純電動汽車平台。

雙方合作始於2016年,並於2017年12月22日共同合資組建江淮大眾,該項目呢是安徽省先進製造業發展「一號工程」。

安徽政府能拉來大眾也很牛逼了。畢竟在這之前,大眾已經在國内有兩家合資公司,分别是成立於1984年的上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的一汽大眾。

這兩家公司成立早,且銷售規模達百萬級别,論資歷,上汽、一汽都想與大眾有進一步的合作深度及寬度,但在大眾汽車新能源這塊,卻被安徽省搶了先。

難怪網上有一個廣泛被傳播的小段子,中國最牛風險投資機構是安徽合肥市政府,拉來大眾、蔚來,合肥市政府里有高人。

【車企動態】引入大眾混改,江淮要再起「造車」航母?

但是也要看到,江淮大眾成立以來,一直沒有什麽名氣,甚至在這次增資之前,也沒有什麽大動作。

直到2019年9月,江淮大眾才推出首款車型思皓E20x。但這款定位都市年輕一代的車型,並未在國内新能源市場掀起任何一絲波紋。

根據搜狐汽車查詢銷售數據,該款車型2019年銷量僅3875台,2020年顆粒無收。

從高舉高打,到陷入沉寂,為何大眾汽車又有進一步大動作?這或與江淮汽車當前業績有關。與大眾牽手的2016年,正是江淮汽車的高光時刻。

2016年其汽車及各類底盤銷量達到64.33萬輛,同比增長9.4%。期内公司營收524.91億元,同比增長13.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62億元,同比增長35.49%。

【車企動態】引入大眾混改,江淮要再起「造車」航母?

但此後便一路朝下,2018年汽車銷量下降到46.24萬輛,江淮汽車出現虧損。2019年銷售進一步下滑至42.12萬輛,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三年為負。

整個汽車行業銷量崩潰,公司銷量也難掩下滑趨勢。江淮汽車若想改命,此時與大眾的深入合作就顯得格外重要。

江淮汽車對合資公司的禅讓,以及大眾迫切想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有所突破,成就了江淮大眾今天的地位。

此外,大眾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特斯拉在中國的地位讓大眾覺得自己的奶酪被觸碰。這也是讓大眾下狠手的重要原因。

「外資混改」要再造中國造車「航母」?

江淮汽車是國内知名的老牌車企,公司集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產品有商用車、乘用車及動力總成。

多年來,公司也開創一系列知名品牌,「瑞風」、「和悅」、「星銳」、「帥鈴」、「駿鈴」等。

但江淮在國内廣而告之的身份是國内傳統輕卡龍頭廠商,江淮輕卡市佔率保持全國第二。

在地攤經濟大熱的當下,低端車市場,輕卡成為熱銷車型。2020年6月11日,中汽協發佈2020年5月貨車產銷數據。

5月,貨車四類車型的銷量均增速迅猛,其中輕卡銷售21.5萬輛,同比增長43.4%,均刷新5月份銷量的歷史新高。

主力產品回暖下,江淮汽車本身還是有一定市場和潛力的。這也正是江淮與上汽、一汽不同的特質。

中金公司對這對CP的合作充滿暢享,認為未來雙方合作不只於乘用車,合作或延展至皮卡及商用車。

江淮在商用車及皮卡領域擁有較強優勢,2019年公司輕卡、輕客、皮卡、重卡市佔率分别為9.8%、3.0%、4.7%、2.5%。

而大眾在商用車佈局較弱,但本次增資後或將持有安徽康明斯6.3%股份,江淮或能為大眾在華商用車和皮卡領域佈局提供包括整車製造、零部件生產、市場與渠道等多維度保障。

此外,中金另一個樂觀暢享認為,未來大眾或重啓西亞特和「MEB Entry」引入江淮大眾,成為南北大眾後第三極。

西亞特近年來全球銷量持續上升,2019年全球零售銷量達到57.4 萬輛,稅後淨利潤同比增長17.5%,但從未引入國内南北大眾。

中金認為此次大眾獲得江淮大眾控股權後,或將更有動力將西亞特引入合資公司,與大眾旗下捷達和斯柯達一道,進一步滲透中低端車市場。

西亞特還有望借以MEBEntry 平台在國内推出小型電動車型,成為南北大眾電動車型的較好補充(上汽大眾的ID 系列,一汽大眾的奧迪e-tron 系列)。

中長期看,新能源才是未來,江淮汽車也必須和強有力的夥伴一起佈局新戰略。

如果說華晨寶馬股比放開是利益重新分配,那江淮大眾股比放開則是一場引入外資的混改,疊加大眾入江汽控股,這或許會開啓國有車企混改新序幕。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4月15日
一季度盈利預降80%之後,比亞迪為何大漲?
4月14日
國產Model 3產銷逆市攀升刷新記錄 特斯拉概念股受益集體大漲
4月9日
促汽車消費政策不斷加碼 武漢「解封」助力市場恢復汽車股普漲
2月20日
圍城中的特斯拉
2月19日
特斯拉欲棄钴從鋰 驚動相關產業鏈幾家歡喜幾家愁
2月17日
車企陸續復工加速回歸正常 港A兩地汽車股全線大漲
2月14日
一月汽車銷售數據惡化,群眾表示疫情過後要買車
2月11日
疫情讓汽車銷量遭遇「開年黑」 比亞迪著手跨界產口罩和消毒液
2月8日
暴漲之後,國内特斯拉概念股能從「買賣」中獲益多少?
2月6日
特斯拉盈利!不懼疫情,寧德時代領銜,新能源汽車吹響上漲號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