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利潤率收縮,台積電何以獨領風騷?
原創

日期:2024年1月19日 下午7:08作者:毛婷編輯:Anna

半導體代工廠台積電(TSM.US)新鮮出爐的2023年第4季業績顯示,其新台幣季度收入同比大致持平(或按季增長14.41%),至6,255.29億元;季度毛利率按年下降9.18個百分點(或按季下降1.22個百分點),至53.04%;季度經營利潤率則按年下降10.36個百分點(或按季下降0.12個百分點),至41.60%;季度股東應佔淨利潤按年下降19.33%,至2,387.12億新台幣。

見下圖,儘管季度收入維持高位水平,但2023年第4季的毛利率及經營利潤率均較上年同期及上個季度收縮。

利潤率收縮,台積電何以獨領風騷?

從2023年全年業績來看,台積電的收入按年下降4.51%,至2.16萬億新台幣;全年毛利率按年下降5.2個百分點,至54.36%;經營利潤率按年下降6.9個百分點,至42.63%,見下圖。

利潤率收縮,台積電何以獨領風騷?

從上圖可見,其最新的季度收入維持高位水平,但是不論從毛利率還是經營利潤率來看,按年及按季均有所下降,既然如此,為何在公佈業績後,台積電的單日股價卻按年大漲近10%?並帶領AI芯片概念股英偉達(NVDA.US)超微半導體(AMD.US)市值再創新高。

財華社認為原因有:1)利潤率下降在預期之中;2)3納米進程的貢獻將大增,2納米產品的進展也十分順利;3)繼續保持技術優勢,在AI的強勁發展中,未來前景靓麗。

利潤率下降的原因

晶圓代工廠的成本大頭為折舊費用,這是因為晶圓代工廠前期需要進行巨額資本投資來擴充產能與進行產品研發,當最新技術節點產能投產並帶來收入時,這些資本化投入將開始以折舊及攤銷的形式業績化,從而影響其業績表現。

以3納米產品為例,由於前期研發及產能建設所投入的資本支出巨大,到3納米產品投產交付後,這些資本化支出將分期攤銷到業績中,折舊及攤銷為相對固定的支出,但是在投產初期,新產品的產量有一個爬升的過程,前期的產量/交付量相對較低,也因此確認的收入也相對較低,較低的收入加上較高的折舊及攤銷支出,是3納米產品前期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原因。

為了鞏固其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儘管2023年收入基數下降,台積電仍繼續擴大在3納米和2納米的研發投資,因此2023年經營利潤率下降了6.9個百分點,至42.6%。

台積電從2023年開始交付3納米產品,而且3納米產品佔收入的比重在最近的兩個季度大幅攀升,到2023年第4季,佔比達到了15%,這是其毛利率有所下降的原因,見下圖。

利潤率收縮,台積電何以獨領風騷?

由於生成式AI在2023年的迅猛發展,全球科技巨頭以及產業市場都在關注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3納米產品的進展,對其毛利率因為3納米收入佔比提高而受到負面影響早有預期,也因此並沒有對這份業績太感意外。

3納米進展順利,2納米也快將推出

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指,台積電的3納米技術是PPA(性能、功耗和面積)及晶體管技術中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其N3成功進入量產,並在2023年下半年實現強勁增長,佔2023年晶圓總收入的6%。

N3E進一步在N3的基礎提高了性能、功率和產量。N3E已於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量產。在智能手機和高性能計算應用客戶強勁需求的支持下,台積電預計3納米技術的收入到2024年將增長兩倍以上,佔其晶圓總收入的15%左右。此外,該公司還將繼續提供進一步增強的N3技術,包括N3P和N3X。

AI技術的演變將使用更復雜的AI模型,因為訓練和推理所需的計算量將持續增加。所以,AI模型需要得到更強大的半導體硬件所支持,而這些硬件需要使用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這意味著台積電技術優勢的價值在持續上升,管理層有信心台積電可取得AI半導體細分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不過相對於N3,市場更關注的是台積電的2納米工藝。

台積電的CEO魏哲家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幾乎所有的AI創新者都在與台積電合作。其2納米工藝將採用窄片晶體管結構,預計到2025年推出時將成為業界密度和能效最先進的半導體技術。目前,其N2技術開發進展順利,設備性能良好。

按計劃,台積電的N2將於2025年量產,產量攀升的情況將與N3相似。作為N2技術平台的一部分,台積電還開發了帶有後置電源導軌的N2,基於性能、成本和成熟度考慮,該解決方案更適合特定的高性能計算應用。

配備後置動力導軌的N2將於2025年下半年上市,並於2026年投產。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N2及其衍生產品或進一步擴大其技術領先地位,並使台積電能夠在未來抓住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增長機會。

前景樂觀

魏哲家在業績發佈會上提到,對於全球半導體行業來說,2023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也見證了以台積電為關鍵推動者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應用的崛起。

2023年,全球宏觀經濟狀況呈弱,通脹高企,歐美顯著加息,延長了全球半導體庫存調整周期。半導體行業(扣除記憶儲存)全年下降約2%,而晶圓代工產業則按年下降大約13%。台積電的收入按年下降8.7%(按美元計)。

儘管存在這些短期挑戰,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優勢使其得以在2023年跑赢晶圓代工同行,並把握住了AI和高性能計算相關的增長機會。預計到2024年,晶圓廠半導體庫存將恢復到健康水平,超過2023年。但是,宏觀經濟疲弱和地緣不確定性持續,或進一步對消費情緒和市場需求帶來壓力。

台積電預計,在AI相關需求的背景下,3納米技術的持續強勁增長,加上市場對5納米技術的強勁需求,2024年將是其健康增長的一年。

考慮到2023年的深度庫存調整以及較低的基數,台積電的管理層預計202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扣除記憶芯片)按年增幅將達到10%以上,而晶圓代工產業增幅預計約有20%。台積電得益於技術領先優勢和更廣闊的客戶基礎,有信心跑赢晶圓代工同行,該公司預計其於2024年的各個季度均可實現增長,而全年收入(按美元計)將有20%-25%的增幅。

該公司預計,其2024年第1季將受到智能手機季節因素的影響,但被高性能計算(HPC)相關需求部分抵消。從當前業務展望來看,該公司預計第1季收入將介於180億-188億美元之間,按中位數計下降6.2%。假設匯率為1美元對31.1新台幣,毛利率將介於52%-54%之間,經營利潤率介於40%-42%之間。

2024年全年展望來看,正面因素包括2024年的產能使用率將隨著業務復蘇而上升,但預計N3將攤薄其毛利率,負面影響大約為3-4個百分點,因N3於2024年的收入貢獻將遠高於2023年。

此外,台積電表示制定了一項戰略,以便讓其部分N3產能能夠使用N5的工具。中長期而言,這一計劃將可提高資本效率,但短期會產生成本,同時也會消耗資源。這一轉換的大部分影響將在2024年下半年顯現,預計會對其2024年下半年毛利率帶來1-2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不過這僅為一次性短期影響,中長期而言,這一調整可帶來資本增益,所帶來的收益將遠高於短期一次性影響。更長遠而言,N3的稀釋影響將逐漸下降,因為未來幾年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

此外,匯率變動是台積電無法掌控的問題,或將影響到其2024年的業績表現。長遠而言,不考慮匯率的影響,基於其全球生產佈局擴張計劃,台積電預計其長遠毛利率可達53%及以上。

2024年資本開支預算與折舊方面。2023年,台積電的資本開支為304億美元,低於其指引的大約320億美元,考慮到短期不確定性,台積電會繼續收緊資本開支。2024年,其預計資本開支介於280億-320億美元之間。其中有70%-80%將分配到先進工藝,大約10%-20%用於特殊工藝,而大約10%將用於先進封裝、測試、光罩制造等。2024年的折舊開支預計會按年增加近30%,主要因為3納米工藝的產量攀升。台積電強調,其長遠的資本開支計劃將始終與未來數年的增長機會掛鈎。

除了上述先進節點的貢獻外,台積電也提到了成熟節點的業務安排。

當前台積電總收入的70%左右來自16納米及更先進的節點。隨著未來幾年3納米和2納米技術的貢獻不斷增加,成熟節點佔總收入的比重將進一步縮減至20%。台積電對於成熟工藝的策略是與戰略合作夥伴密切配合開發特殊工藝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需求,並為客戶創造更長遠的差異化價值。重點是建立特殊工藝的高效產能,而不僅僅是名義上的產能。通過差異化專業技術的開發部署,將成熟節點的盈利能力拉近到接近其平均毛利率水平。

展望未來,該公司預計28納米將是其嵌入式存儲器應用的最佳點,28納米的長期結構性需求將得到多種特殊工藝的支持。

台積電目前正在日本建造一家特殊工藝工廠,將採用12和16納米以及22和28納米工藝技術,或於2024年第四季度進行量產。亞利桑那州的工廠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量產N4。專注於汽車和工業應用的德國德累斯頓特殊工藝工廠,計劃於今年第4季起開工建設。此外,台積電正擴大其台南科技園的3納米產能,並準備在2025年開始量產N2,並計劃在新竹和高雄科技園區建設多個2納米晶圓廠。台中科學園的產能建設審批程序也正在進行中。

結論

值得留意的是,英特爾(INTC.US)新回歸的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調整發展戰略,以把握AI發展的契機,開始發力芯片制造,提出了「5N4Y(Five Nodes in Four Years)」,即四年追五個節點計劃,要在2026年趕超代工大佬台積電。

既是客戶又是競爭對手的英特爾,聲稱其PPA(功耗、性能和面積)超越台積電的2納米,且成本更低,對此,魏哲家承認,英特爾的最新技術與台積電的N3P非常相似,不過英特爾的這一最新技術要到2025年才投產,屆時台積電的相應產品已踏入量產第三年,具有時間優勢。此外,IDM(半導體垂直整合制造)通常為自己的產品優化技術,而台積電這樣的代工廠,則為客戶的產品優化工藝。

無論如何,台積電應仍是英偉達和AMD等AI芯片巨頭的主要代工廠,而英偉達和AMD的AI芯片正獲得一眾科技巨頭的訂單,例如剛剛Facebook的母公司Meta(META.US)宣佈,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英偉達採購35萬顆H100 GPU芯片。在生成式AI的強勁增長帶動下,作為AI芯片的上遊代工服務供應商,台積電的優勢或將得到體現。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1月19日
三大指數再度調整,傳媒、遊戲板塊卷土重來!
1月19日
一年賣出7000多輛!燃料電池車風口已至,億華通將扭轉困局?
1月18日
市場跌跌不休,熱衷「炒股」的雲南白藥決定金盆洗手!
1月18日
滬指「深V反轉」,收復2800點,光伏、AI集體反彈!
1月17日
創業板跌3%,創近4年新低,跨境電商概念活躍!
1月17日
【解讀】日經ETF遭資金瘋搶,還能買嗎?
1月17日
電解槽設備迎「氫風」!綠氫產業發展提速,電解槽企業卷瘋了?
1月16日
連年巨虧,銷量墊底,北汽藍谷將何去何從?
1月16日
半導體設備業績喜人,北方華創2023年淨利最高預增76%!
1月16日
三大指數探底回升,旅遊、餐飲股仍活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