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的信科移動(688387.SH)今年6月表示,目前,通信學術界、產業界以及標準組織已開始啓動6G願景、需求和技術上的研究,6G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3GPP 6G技術預研與國際標準化預計2025年後啓動,2030年前後實現商用。
信科移動的這一預言,或將大幅提前到來。
據媒體報道,中興通訊(00763.HK)(000063.SZ)副總裁王欣晖9月20日透露稱,「再過一個半月,可以搜索兩個關鍵詞,一個是‘3GPP’,一個是‘6G’,會看到好消息。」
王欣晖表示,「除了我們外,還有全世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正在一起做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現在還不能說,大家到時候就知道好消息是什麽。」
中興通訊突然放出重磅信號後,其A股股價於9月20日早盤一度漲超1.5%,最終收漲0.34%;H股股價則收漲0.43%。
6G 呼之欲出?
6G的問世,3GPP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成立於1998年12月,是一個由全球電信標準化組織共同組建的技術機構,為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國際通信標準組織。目前,3GPP合作夥伴有七個電信標準開發組織,分别為中國的CCSA、北美的ATIS、歐洲的ETSI、日本的ARIB、印度的TSDSI、韓國的TTA以及日本的TTC。
3GPP的成立,旨在為多種無線電接入技術(如GSM、UMTS、LTE等)和相關服務提供完整的技術規範,以實現互操作性和全球互聯。
在全球5G和5.5G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商業化的推進過程中,3GPP功不可沒。如今,在發展6G的進程上,3GPP亦在多方努力。
於2022年5月,3GPP SA1第98e次會議上,由中國電信(00728.HK)(601728.SH)牽頭,中國信科、中國移動(00941.HK)(600941.SH)、中國聯通(00762.HK)(600050.SH)、中興通訊、中國信通院等單位共同合作,獲得中、歐、美、印等國家地區的20餘家公司和政府機構支持的「R19 Study on satellite access-Phase 3(SAT-Ph3衛星接入研究階段三,R19)」通過立項審議。
中國信通院對此表示,這標志著中國科技型企業在5G/6G衛星國際標準化領域首次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提升了我國科技型企業在衛星通信標準領域的影響力,為相關技術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於今年6月,ITU發佈了《IMT面向2030及未來發展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同時工信部也發佈了6G頻譜規劃,打響了6G「發令槍」。
國家亦十分重視6G的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均對6G作出了相關規劃,包括「前瞻佈局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等。
上天入地下海的6G
當前,4G與5G陸地移動通信系統存在很明顯的局限性。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李德仁近日表示,目前全球移動通信服務的人口覆蓋率約為70%,但受制於經濟成本、技術等因素,僅覆蓋了20%的陸地面積、小於6%的地球表面積。
6G並不是5G的簡單升級,而是跨越式提升,做到萬物的智聯。憑借著將實現十至百倍提升的性能,6G將可建立起空、天、地、海泛在移動通信網,實現全球泛在覆蓋的高速寬帶通信。
根據《6G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白皮書,從典型場景看,6G將在5G三大場景基礎上不斷擴展,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拓展移動通信能力邊界,引入無線感知和人工智能等全新能力維度,創新構建「超級無線寬帶、超大規模連接、極其可靠通信、普惠智能服務、通信感知融合」等五大典型場景,全面引領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面對6G技術創新的諸多挑戰,運營商和通信設備企業也在積極探索。
中國移動自2018年就啓動了6G的研發,目前承擔著科技部「國家重點專項」6G課題10項,攻關新型網絡架構、平台化服務網絡、智簡無線網絡、協作通感等10餘項6G標志性技術。
中國移動計劃2026年到2030年,主要圍繞6G標準制定、產業推進、商業模式探索以及應用培育等方面展開工作。
於今年7月,作為5G先鋒的中興通訊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已啓動6G關鍵技術研究,與業界同行開展交流合作,多項6G潛在候選技術已成功完成IMT-2030(6G)推進組組織的原型驗證測試。同時,從關鍵技術上看,6G和5G之間存在很強的繼承關系,因此公司長期以來在5G和5G-Advanced上形成的技術優勢很大程度上可延續到6G。」
華為亦在6G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和經驗,近日,華為率先完成5G-A全部功能測試用例,5G-A作為5G到6G的過渡技術,網絡性能較5G有較大提升。6G方面,華為高級副總裁兼運營商BG總裁李鵬表示,華為已經與運營商合作完成了6G赫茲技術驗證,隨著Sub100G全頻譜的走向,6G技術正逐漸進入一個新風口。
近期,機構對6G概念股的關注度開始上升。同花順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有16只A股市場的6G概念股獲得機構密集調研。而年初至今,A股多家6G概念股股價大幅上漲,漲幅超過40%的股票達14家。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