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間,電科院(300215.SH)發佈公告稱,四名董監高人員以個人原因為由辭職,其中包括公司的董事長宋靜波、總經理李傑、財務總監劉明珍、獨立董事馬勇在内的四位高管集體辭職,而原本上述董事及高管原定在2024年11月28日任期屆滿。
這一舉動可能意味著,自去年年末以來備受關注的電科院内部爭鬥事件開始出現逐步平息的迹象,未來可能會迎來結局。
父子反目,股東分歧,内鬥大戲上演
故事得從頭說起。
據悉,1999年,電科院改制,胡德霖由於資歷豐富,被任命為蘇州電器科學研究所(電科院子公司前身)所長。2009年7月,電科院股改,胡德霖任董事長。到2011年5月,電科院登陸創業板,成功上市,胡德霖為實控人。
在胡德霖的帶領下,電科院成為我國高低壓電器檢測領域的領軍企業,主要從事各類輸配電設備、高壓電器等電器領域的檢測、研究等,也是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成員。
在管理方面,胡德霖有意識地培養兒子接班,其子胡醇2002年便進入電科院工作,此後歷任監事、董事、副總經理等職務,可以說跟隨公司一路發展壯大,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
2019年11月,胡醇接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開始步入權力的中心。胡德霖仍是公司實控人,而胡醇作為一致行動人,兩人分别持有電科院24.54%、10.30%的股份,合計持有34.84%,為公司大股東。
時至2021年10月,胡德霖與胡醇簽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胡德霖同意在委託期限内,將其持有的公司1.8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4.54%)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胡醇使用。
至此,可以說「父慈子孝」,一片祥和。如果上述協議順利落地,胡醇或將大權獨攬,接過上市公司發展的接力棒,畢竟管理層年輕化也是大勢所趨。
然而,就在2022年12月,事態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電科院發佈公告稱,此前委託表決權的身體健康影響因素已排除,胡德霖決定解除協議,終止與胡醇的表決權委託關系。電科院的權力交接突然終止,這也直接導致和諧局面被打破,矛盾迅速升級。
2023年1月,電科院董事會召開臨時緊急會議,稱胡醇因個人原因不適合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公司董事會決定免去其職務。也就是這時候,在胡德霖授意下,上述提到的宋靜波與李傑分别被任命為董事長及總經理,取代了自己親兒子的地位。
被罷免後,父子二人對簿公堂。
胡醇將胡德霖及電科院告上法庭,要求撤銷上述會議決議。而電科院也於2月將胡醇告上法庭,理由是歸還公司公章、法人章及合同章等。鬧到這一步,胡氏父子已經徹底撕破臉皮。
隨後的劇情超出所有人的意外。6月26日,電科院發佈公告,其創始人胡德霖因病去世,享年72歲。鬧了大半年,沒成想天人永别。功勳人物的離去對於電科院來說是一大遺憾。
但事實上,5月3日胡德霖就已經與世長辭,但6月21日其家屬才通知電科院,上市公司訃告為何遲遲發佈訃告,投資者不得而知。
形勢的天平開始向胡醇傾斜,今年7月,電科院公告,胡德霖配偶李崇珠通過繼承遺產,獲得電科院1.79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3.55%,胡醇則通過母親所持股份的表決權委託,實際控制表決權比例達33.85%,母子聯手,終於迎來實控人變更時刻。
但上市公司内部並未重回平靜。目前公司5%以上持股股東,除了胡醇及李崇珠外,僅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測試技術有限公司一家,持股佔比為25.09%。在此前控制器「鬥爭」中,中檢測試似乎站到了胡德霖一邊。如今胡醇獲取33.85%的表決權,中檢測試的態度也較為微妙。
近日,伴隨著多名董事會成員的辭職,電科院重回輿論焦點,後續公司董事會席位或將迎來重大變更,其中胡醇是否能在提名人選上進一步鞏固自身實控人權力或將迎來答案。
内耗拖累業績,公司由盈轉虧
A股市場上,「上陣父子兵」不在少數,但是胡德霖卻與其子胡醇上演著父子反目成仇的悲情一幕,令人唏噓。
父子矛盾的背後,或許是存在經營理念上的根本分歧,胡醇曾表示,父親是野蠻發展、粗放的經營理念,將盈利放在第一位;而他的經營理念是合法合規,規範治理,可以犧牲部分經濟收入,但不能承擔法律風險。
這番話術是否給自己貼金,我們不得而知,但公司内鬥的不斷升級,確實影響到了電科院的業績表現。
此前電科院業績一路向好,但自胡醇擔任電科院董事長一年後,公司業績大幅下滑,2020年財報顯示,電科院營收、歸母淨利潤雙雙下跌了12.90%和47.98%。2021年1月份,胡德霖重新執掌電科院,出任董事長,公司也迎來業績回升,當年公司的營收和規模淨利潤同比增長22.83%、122.43%。
2022年以來,電科院的業績再次過山車,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分别下滑24.28%、82.81%,時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延續下滑態勢,並且由盈轉虧,陷入泥潭。
與此同時,電科院的股價表現低迷,自2021年年末至今,公司股價持續下挫,期間累計最大跌幅超過50%,成交量亦日漸萎縮,投資者選擇用腳投票。
尾語:
電科院的劇情,不免讓人想到雙匯發展母公司萬洲國際的權力内鬥。同樣是父子反目,後者的大瓜似乎更為勁爆,可謂比香港TVB劇集更精彩的豪門恩怨。
從一些迹象來看,電科院本次的權力鬥爭或將迎來尾聲,未來如何發展,值得投資者關注,不管怎樣,作為上市公司,想辦法為投資者、股東創造可持續的回報才是其最重要的職責。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