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熱門搜尋:

華為新機發佈引關注,半導體板塊大漲,行業困境反轉將至?
原創

日期:2023年8月30日 下午7:22作者:飛魚編輯:Terry

8月30日,半導體板塊指數大漲3.46%,其中,利揚芯片(688135.SH)漲19.99%,佰維存儲(688525.SH)漲11.64%,寒武紀(688256.SH)漲9.52%,艾為電子(688798.SH)、中微公司(688012.SH)、芯原股份(688521.SH)、長光華芯(688048.SH)均強勢上漲。

低迷已久的半導體概念股突然大漲,是受哪些消息面刺激?此次板塊大漲,是否意味著半導體產業鏈行情觸底反彈號角吹響了呢?

華為Mate 60 Pro突擊開賣,被搶購一空

消息面,8月29日,華為商城發佈了致用戶的一封信。信中表示華為Mate系列手機累計發貨達到了一億台。同時,為了表達感謝,華為推出了「HUAWEI Mate 60 Pro先鋒計劃」,讓部分消費者提前體驗史上最強大的Mate手機。

其中,Mate 60 Pro12+512GB版本定價為6999元,卡位高端層級。據悉,在沒有地面網絡情況下,Mate 60 Pro支持撥打和接聽衛星電話,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這也成為該款手機最大賣點之一。

當大家都在期待「2023科技春晚」大戲之時,華為Mate 60卻突然提前銷售,並瞬間售罄,不少人表示「根本搶不到」。

有觀點指出,Mate 60系列產品發佈有望帶動國產安卓手機高端品牌崛起,Mate 60 Pro發佈或將引領國内高端手機發展趨勢,有望加速帶動中國智能手機回暖,加速產業鏈上下遊景氣度恢復,尤其是拉動國產半導體供應鏈的復蘇預期。

一款智能手機中芯片眾多,主要包括AP處理器芯片、BP基帶芯片、攝像頭芯片、存儲芯片、射頻芯片,BMS芯片、音頻馬達驅動芯片、顯示觸控芯片、指紋識别芯片等等。智能手機作為芯片下遊應用的大頭,有望拉動行業景氣度復蘇,繼續加速國產替代的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手機未開發佈會,很多信息刻意沒有披露,主打一個低調,這一切似乎都是有意為之。

機構觀點方面,華泰證券認為,之前華為新機引領了多攝化和潛望式長焦攝像頭的趨勢,推進了反向充電、無線充電和有線快充等功能滲透。此次Mate 60 Pro支持衛星通話,在照相方面持續升級(Xmage影像),後攝主攝5000萬像素超光變攝像頭(F1.4~F4.0,OIS)+1200萬廣角(F2.2)+4800萬長焦(F3.0,OIS),支持前置3D人臉解鎖,50w無線充電和88w有線快充。對此,華泰證券認為,Mate 60的發佈有利於整體手機規格提升,推動手機產業鏈零部件升級,相關產業鏈包括衛星通話、光學、充電電源管理等。

半年度業績低迷

今年以來,整體消費電子終端需求低迷,Canalys發佈的研究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5.28億部,同比下降12%;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1.32億部,同比下滑8%。

在消費電子市場萎靡、面板需求不振等因素疊加下,供應鏈備貨較為謹慎,導致原本作為A股市場香馍馍的半導體板塊迷霧重重,被消極情緒籠罩。國内絕大多數半導體廠商進入陣痛期,紛紛宣佈減產砍單,行業景氣度低迷,下行周期明顯。

在此背景下,不少公司中報業績不濟。根據同花順i問財數據統計,截至發稿,共有185家半導體公司公佈其半年度業績,其中有131家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出現下滑,佔比超過7成。另外,有不少公司出現首虧,其中不乏士蘭微(600460.SH)這樣的龍頭。

士蘭微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虧損4121.89萬元,同比下滑106.8%,除了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產價格下跌,行業下行是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下遊普通消費電子市場景氣度相對較低,造成部分產品出貨量明顯減少、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對公司的銷售和利潤增長造成一定壓力。」

國内CIS芯片設計的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今年上半年雖然盈利,但大幅下滑態勢無異於「暴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8.58億元,同比下降19.99%;歸母淨利潤為1.53億元,同比下降93.25%。

具體來看,韋爾股份第二季度公司的歸母淨利潤為負,虧損超4500萬元。這也是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來首次Q2淨利潤錄得虧損。財華社此前曾策劃《韋爾股份一度觸及跌停,千億芯片巨頭業績也暴雷?》,對公司境況進行報道。

士蘭微、韋爾股份作為國内芯片設計企業的翹楚,模式並不相同,前者為IDM模式,受上下遊廠商的制約小,各環節具有較強的協同效應,後者為Fabless模式,專注於設計,設備和固定成本較低。兩家公司均錄得虧損,也算是反映當下芯片設計企業境況的一個縮影。

此外,捷捷微電(300623.SZ)、卓勝微(300782.SZ)、兆易創新(603986.SH)等芯片設計企業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降幅均在50%以上,業績表現可謂慘淡。

華為新機發佈引關注,半導體板塊大漲,行業困境反轉將至?

封測賽道也是難兄難弟,通富微電(002156.SZ)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為-1.70至-1.9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由盈轉虧。龍頭長電科技(600584.SH)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96億元,同比下滑67.89%,華天科技(002185.SZ)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6287.86萬元,同比下滑87.77%,公司表示行業處於下行周期,導致訂單減少,產能利用率降低。

半導體設備一枝獨秀

不同於芯片設計、封測等多個環節的「秋風蕭瑟」,但半導體設備環節的業績卻「一枝獨秀」。

作為領軍企業的北方華創(002371.SZ)近日公佈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27億元,同比增長54.79%;實現歸母淨利潤達17.9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8.43%,超市場預期。

北方華創此前在5月31日披露的紀要中透露,公司在手訂單充足,2023年新增訂單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0%。

此外,中微公司(688012.SH)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0.03億元,同比增加114.40%,盛美上海(688082.SH)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85.74%,華海清科(688120.SH)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達3.74億元,同比增長101.44%。

在國内半導體產業高山難越之際,設備廠商卻集體迎來曙光,業績表現也算是為當前沉悶的半導體市場增添了幾分色彩。這背後的動力主要是,在當前科技封鎖的背景下,晶圓廠擴產不止,設備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根據芯謀研究的數據,2020年-2023年間,中國大陸的晶圓廠採購中,國產設備廠商的銷售額從9.9億美元增長至33億美元,市場佔比從7%增加至11%,市場佔比快速提高。從中長期來看,半導體自主可控勢在必行,設備國產化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結語——

半導體屬於典型的強周期性的行業,且細分賽道眾多,包括設計、制造、封測、設備、材料等等,不一而足,總的來說,除了設備公司外,不少公司還位於周期底部,處於艱難的出清階段。

雖然目前汽車電子市場發展迅猛,但汽車應用在半導體市場中佔比還不高,而智能手機景氣度受阻,其滲透率觸及天花板,上遊芯片供應商們的日子自然不算好過。

好的現象是,隨著華為高端機重出江湖,小米也不斷強調「死磕」高端化,國内科技產業正迎難而上,這對未來半導體產業的國產替代仍有提振效應。此外,AI技術狂飙突進也帶來紅利,存儲芯片需求增長,行業景氣度迎來拐點,目前半導體整體估值水平偏低,板塊佈局的機遇或正在逐步顯現。

財華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華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如有意願轉載,請發郵件至content@finet.com.hk,獲得書面確認及授權後,方可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財華智庫網(https://www.finet.com.cn)

現代電視 (https://www.fintv.hk)

相關文章

8月30日
三大指數維持震蕩格局,半導體板塊王者歸來!
8月29日
【觀察】天能動力打造儲能引擎,產業鏈中下遊業績爆發
8月29日
内卷之下業績慘淡,「掃地僧」科沃斯兩日逆勢暴跌近18%!
8月29日
三大指數集體走強,減速器板塊集體大漲!
8月28日
天降利好的券商股竟高開砸盤,說好的「牛歸速回」呢?
8月28日
A股三大指數高開低走,地產、券商漲幅居前!
8月28日
「歷史級」利好難阻「高開低走」劇本上演?券商對後市這樣看
8月25日
日本核污水事件持續發酵,哪些行業將從此改變?
8月25日
三大指數集體下挫,地產、銀行出面「護盤」!
8月25日
聯影醫療業績穩健增長,為何股價卻遭重錘?
Baidu
map